東京:超50萬外國人居住,中國人占4成

2019-09-05     木葉日本

2013年左右,走在東京街上的外國人開始變得顯眼起來。有人認為這是因為2020年東京將舉辦奧運會,但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雖然東京奧運會有向世界宣傳東京的效果,但現在,奧運會明明沒有在舉行,東京街頭卻滿是外國人。

日本暫居外國人數量是30年前的3倍

會有人覺得外國人數量增加主要是街上閒逛的遊客多了,實際上暫居者也增加了。根據東京都發表的數據看,截止2018年4月日本暫居外國人有52萬2897人,突破了50萬大關。這個數字與30年前1988年的17萬1276人相比,擴大了3倍。

周所周知,東京都的人口現在也在持續增加。2018年4月人口數是1366萬7501人,和上年同月相比增加了0.7%。人口增長數是9萬7841人。而實際上其中外國人暫居者的增加數達到了3萬2240人,竟然相當於增長總數的約33%。

新大久保被稱為「伊斯蘭胡同」

日本暫居外國人的國籍最近也發生了變化。30年前占近4成左右的韓國・朝鮮人的比例下降,如今在17%左右。相應地占到4成的變成了中國人。另外近年顯著增加的有菲律賓人、越南人、印度人等。

他們都住在哪兒呢。大多數韓國人住在曾一度被稱為韓國城的新宿區新大久保附近,不過目前的新大久保不僅有韓國人,伊斯蘭教的居住者也在增加。新大久保站附近增加了販賣伊斯蘭教居住者所需的清真食材的店鋪,開始被大家稱為伊斯蘭胡同。

高田馬場成為緬甸暫居者互相交換信息的場所

同屬於新宿區,高田馬場一帶目前居住了2189位緬甸人。暫居東京都內的緬甸人約有9700人,所以集中在高田馬場的緬甸人大約占了4分之1。關於為什麼他們都集中在高田馬場這一問題有多種說法,據說主要是緬甸佛教僧侶在從高田馬場乘坐西武新宿線兩站到達的中井站附近建立了可以入住的寺院。目前高田馬場建立了日本緬甸・文化交流中心,為暫居的緬甸人提供生活幫助、日語指導等,街上開了很多緬甸料理店,逐漸成為了緬甸暫居者互相交換信息的場所。

金融從業者、IT技術人員・・・印度人的聚集地・西葛西

印度人大多居住在江戶川區西葛西一帶,西葛西街上到處都是印度料理店。住在這條街上的印度人文化水平相當高。他們之中有很多在大手町、日本橋的金融機關等單位工作的金融從業者和IT技術人員,他們聚集在靠東西線可以直達的西葛西。很多印度人接受了高等數學教育,在金融界以及IT業界人才輩出。西葛西的街區里有一座名為ISKCON New Gaya Japan的印度教寺院,也有印度人的學校,印度人人數已經達到2000人。

成為「中國城」的池袋北口

池袋北口的中國城化非常明顯。1980年以後來到日本,聚集在此的中國人被稱為新華僑。聚集在橫濱、神戶、長崎等地的中國人被稱為老華僑,是不同年代的人。

池袋的中餐館

另外菲律賓人聚集在足立區竹之冢、形成了「小・馬尼拉」。

除此之外,住在新宿區神樂坂的法國人和涉谷區代代木上原成了土耳其街也成為話題,不過這兩處的人數並不多。神樂坂有名為アンスティチュ・フランセ東京(舊東京日法學院)的語言學校,同時也是法國政府的正式機構,大街上有很多法式餐廳,所以有法國人聚集。而代代木上原有名為東京清真寺的伊斯蘭教清真寺,因很多日本暫住的土耳其人前來宣禮而出名,但還沒有到被稱為外國街的程度。

「混沌都市」東京的魅力

人口增長速度不斷上升的日本暫居外國人,他們應該都喜歡著東京的某個地方吧。想到了很多理由,但最大的理由恐怕是東京聚集了來自日本各地,有著各種各樣想法的人,某種意義上是日本的「混沌都市」吧。

象徵「混沌都市」的新宿

鐵路發達也是他們喜愛東京的一大理由。雖然東京有著複雜的交通線路網,但只要夠熟悉即使不買車,不論是哪兒都能乘坐電車、公交,自由地出行。

新宿區大約一半的新成人是外國人

不能否認,外國人已經作為生活的一部分開始逐漸融入東京。因為外國街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和日本人不同,所以為了避免生活上的糾紛,日本人大都對它敬而遠之。但人們也必須面對已經有超過50萬外國人居住在東京的現實。至於新宿區、豐島區的外國新成人人數分別占兩地2018年新成人總數的45.8%和38.3%。此外,很多日本人都不知道新宿區的大久保和豐島區的池袋一部分地區計入20歲人口的大半是外國人這一令人震驚的實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3-nAm0BJleJMoPMPlI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