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鯊魚眼裡,吃魚翅的人類到底有多殘忍?(菲李漫畫)

2019-05-22     菲李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陰影中,都有一部叫做《大白鯊》的電影,兇猛殘暴的鯊魚藏匿於水中,然後突然對海里的人發起進攻,三下五除二就將人撕成碎片。

於是在很多小孩子的印象里,鯊魚=壞蛋,是天性愛吃人的怪獸,而那些最後殺死鯊魚的人,就是最受歡迎的英雄。

研究表明,鯊魚一點也不喜歡吃人肉,因為人肉無法提供鯊魚想要的高脂肪,說白了對鯊魚來說,人肉超級難吃的!

此外,鯊魚其實對人血也沒啥興趣,真正更能吸引它的往往是魚血,簡單來說,在鯊魚眼裡——


但這還不是最毀三觀的地方,與電影里的鯊魚瘋狂虐殺人類不同,現實中其實很少發生鯊魚傷人事件,有的也往往是誤傷。相反的,鯊魚往往是人類的獵物。


魚翅,或許是世界上最具爭議的食物之一了。

中國人大概在明朝時期開始食用魚翅,據《本草綱目》有文字記錄:

其實一開始,魚翅只是古代沿海漁民偶爾會吃的東西,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它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徵,一種絕世的美味,鮑參翅肚被認為是四種高檔次的美食。

不過雖然不少中國人愛吃魚翅,但要論最愛的魚翅的,還得是日本人。日本人吃魚翅的歷史不比中國晚,甚至發展出了非常可怕的魚翅文化。

在日本,有比較低檔的散翅,也有高檔的排翅,這樣區分的目的是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吃到魚翅,因此在日本,上至高級消費場所,下至家庭聚會,你都能看到魚翅的身影。

這樣巨大的需求促使日本成為世界上捕殺鯊魚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並且和其他國家不太一樣的是,日本人不喜歡吃鯊魚的其他部位。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將捕捉到的鯊魚割掉背鰭後,就會將失去背鰭的鯊魚丟棄掉,任其自生自滅。

鯊魚沒有了背鰭,就等於人沒有了雙腿,它無法再游泳,而海水裡的鹽分就像在它們的傷口上撒鹽,更可怕的是此時它還沒法馬上死去。

這些鯊魚只能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無法動彈,承受著無窮無盡的痛苦,慢慢撐到海底,然後悲慘地死去。

日前有媒體報道,英國巴里港海灘上出現了大批星鯊屍體,這些鯊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全部被人割去了背鰭,整個場面非常讓人痛心。

我們無法知道是哪些人捕殺了這些鯊魚,但可以肯定的是:


而這份血腥與痛苦換來的,不過是部分人的一時口舌之快。看看那些被曬在屋頂的密密麻麻的背鰭,你能想像背後是多少具鯊魚的屍體麼?

或許有人說,鯊魚這種危險的動物,被殺光了也就殺光了,沒什麼可惜的。

要知道自然界進化演變了千萬年,才慢慢具備了如今比較平衡的生態系統,當一種物種出現變化,就可能導致整個生態鏈崩塌。

舉個例子,當年渡渡鳥被人類滅絕之後,一種需要渡渡鳥傳播種子的大顱欖樹也在十幾年內消失,而這其中,或許還有各種昆蟲、菌類的消失。

特別是像鯊魚這樣處於生態鏈頂端的生物,一旦消失,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而最讓人無奈的是,魚翅這種食物並不是非吃不可,還需要靠其他食材的味道來掩蓋它的腥味,比它美味的食物多的是。

而且魚翅本身並沒有多少營養,它所謂的營養其實是跟它搭配的火腿、雞湯等食物一起製造出來的,換句話說,把魚翅換成粉絲,或許影響也不大。

講道理,魚翅就跟燕窩一樣,真說營養也不比雞蛋、牛奶高到哪去,而且死貴不說,還傷害了無數鯊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MpCmwBmyVoG_1ZKIV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