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活態度丨看完《何以為家》,你的心中是否也有一個挪威?

2019-07-05     北歐生活日誌

白鷺:一個寂靜的夜晚,看完《何以為家》,心情猶如一片夜色,看似寧靜,實則暗潮洶湧,我們不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們只是生活在和平的國家。

鼓起勇氣看了《何以為家》

果真是每一秒都在暴擊人性

全片的節奏不快,緩緩展現的

是旁觀者的身份用「去窺探」一個人的生活

然而不知覺的把自己帶入了

看見了世界上不那麼美好的一面

影片背景

12歲的贊恩,出生在敘利亞

為躲避國內戰火

跟隨父母逃到黎巴嫩

成為一名難民

開篇就是主角要起訴父母

「我要起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來到這個世界上嗎

我想,如果可以選擇的話

大概很多人不願意來到世界上

世界沒有想像的那麼美好

生活沒有書中的那麼圓滿

贊恩說「我想讓那些不能照顧

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

否則長大之後能回憶的是什麼

是侮辱暴力或者是毆打嗎

是鎖鏈、水管、皮帶……

我以為我們能做個好人

被人喜歡和愛,但真主不希望我們這樣

他讓我們像地毯一樣被踐踏」

這不是我們的過錯

每個人來到這世上

誰也不想過狗屎一樣的生活

都想要平安喜樂的過完一生

可是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和贊恩一樣

過著不比鞋子值錢的日子

「我想能枕著枕頭睡覺」

這是贊恩最大的願望

在贊恩的家裡

一張狹小的床上擠滿了他的兄弟姐妹

抽煙,偷東西,制毒,亂罵

養女兒是為了賣了賺錢

養兒子是為了幹活賺錢

這是一個12歲少年的生活

說是在地獄也不為過了

贊恩遇到了想要逃離黎巴嫩的梅森

他知道了世界上有一個叫瑞典的地方

梅森說

「那裡有給敘利亞難民居住的地方

我會有一個自己的房間

別人進來的時候需要先敲門

我想開就開,不想開就不開

沒有一個小孩是慘死的」

贊恩也想去這樣的地方、去瑞典

為了去瑞典,逃離黎巴嫩

他開始用不正當的方法賺錢

曾經他不屑的制毒成了他賺錢的方法

是什麼把一個本該有著燦爛笑臉的少年

變成了為了生活而勇敢拼搏的小大人

我想用贊恩的台詞說最為合適

「這是個什麼破國家」

影片雖只有2小時

但我卻仿佛看到了贊恩的整個童年

一分一秒都是內心暴擊

髒話是他的日常用語

似乎只有這樣

才能與周圍險惡的世界周旋

求生的技能,好的壞的

他比大人都熟練

被迫過早進入大人世界

眼睛裡是滿滿的無助與絕望

拼盡全力要保護妹妹

與離開母親的約納斯相依為命

對於勇敢對抗生活的贊恩

你很難說出願歲月靜好

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負重前行

比受苦本身更讓人無法接受的

是受苦卻沒理由

生活給了贊恩足夠的經驗

這不是什麼好事

意味著他要承受的更多

看到妹妹月經初潮

他想到的第一件事

是不能告訴父母

這是只有親眼見過悲劇的人才會有的反應

教妹妹處理血漬

給她偷衛生巾

怕她會被父母賣掉

悄悄收拾好衣服

偷了食物,和大巴司機商量好價錢

準備帶妹妹逃離這個家

然而還是晚了一步

一個孩子獨自面對成人世界

讓畫面有著天真與現實的強烈反差

成人世界根本沒有他容身的位置

迫於生計,掙扎後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這故事離我們並不遠

多少人,還不知道生命的意義為何

就開始創造新的生命

父母沒能給這些孩子的

在這些無知的孩子變成父母后

依然無力給予

飾演贊恩的小男孩

因為這部電影有了合法身份

在聯合國難民署約劇組的幫助下

全家移民挪威,贊恩也進入了校園

我以前對於歐洲已開發國家接受難民

表示很不理解,為什麼要攬事上身

然而北歐的同學卻很自然的認為

當有人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

而且我們有能力幫助他人時

我們有義務幫助他們

創造一個生命並不偉大,只是本能

人性與良知

才能賦予生命真正的意義

北歐以及中歐的一些國家

還在無條件的接納難民

這就是人性在散發光輝的時刻

不知道梅森有沒有

在瑞典擁有自己的房間

不知道單親媽媽

是否能多點時間陪孩子

我們只知道贊恩

如今已經在挪威求學

一切順利

我多希望世界上能

多幾個瑞典

多幾個挪威

多幾個德國

能給這些受戰亂逼迫求生的孩子

一個溫暖安全的成長環境

如贊恩所願

成為一個好人

被很多人喜愛

如此簡單而已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配圖/白鷺

文字/白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0BRmwB8g2yegND_I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