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
每一代人都會被上一代嫌棄,不能吃苦耐勞,類似於「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這樣的思想在媒體的通稿中比比皆是。
這些話的含金量姑且不論,至少這個道理,在演藝圈中還是能夠成立的。就拿以前鼎盛時期的TVB來說,作為亞洲一霸,三班倒的日子早已成為日常,而一年幾部戲的高頻率在當年的藝人生涯中也是屢見不鮮。
那時的藝人還不能直接跟粉絲建立聯繫,哪怕如日中天如劉德華,TVB高層說雪藏他還是可以毫無阻礙地封殺了他。這一方面說明當年演藝公司的勢力之大,一方面也反襯出當年的大明星勢力之弱。
今天自然好了,哪一個偶像不是自己粉絲捧在心頭的愛,極端的粉絲更是容不得別人說偶像半句壞話,殊不知有一種毀人於無形的方式,俗稱」捧殺「。
雖然小鮮肉的日子比起當年來好多了,但是如今隨處可見的演出機會,也讓很多藝人越來越不珍惜自己的舞台生涯。歌手的假唱、抄襲如今已經是家常便飯,演員的摳圖式演技、搞笑式咆哮也早已淪為笑梗。
在這個黃金遍地的時代,一個藝人如何能夠保持長盛不衰,在演藝圈持久地做下去呢?
如果要選一個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人,那非劉德華莫屬了。
下面我們細數一下,從小鮮肉轉型到大眾認可的實力派,需要修煉那些武功?
藝人
首先自然是藝人的本職工作。
劉德華從來不是以天賦聞名,而是以刻苦努力贏得讚賞。
哪怕是劉德華自己,也曾經出過一首歌,名為《笨小孩》,暗喻自己,同時鼓勵一切跟自己有相似處境的人。
當年在四大天王中,他被媒體諷刺沒有出眾的特長,於是他拚命苦練,無論是演員還是歌手身份都沒有放棄過,他沒有梁朝偉那樣出眾的天賦演技,沒有張學友那樣的高超技巧,但他憑藉著自己不放棄不認輸的香港精神,硬是出了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唱了一首首街傳巷聞、膾炙人口的金曲。
沒有天賦,那就靠努力來給自己尋找機會,每次進步一點點,總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這種不放棄的品質,對於一棵演藝圈的常青樹來說,太重要了,這是每一個終將遭遇起起伏伏的職業生涯的藝人們,必須修煉的內功之一。
胸襟
其次是虛心求教的精神,有容乃大的胸襟。
提到劉德華的演技轉變,必須提到香港影壇的另一號大佬 —— 杜琪峰。作為銀河映像的掌舵人,他連同其他香港演藝人士,為我們奉獻了港片精彩的黃金時代,哪怕現在港片日漸衰弱,他仍舊堅持著港片味道,繼續拍攝著心目中的電影。
兩人合作得親密無間,但是最開始,直爽的杜琪峰卻十分看不起這個一味」耍帥扮酷'的當紅炸子雞,
其實劉德華從來都十分努力,但當年他作為演員的那一條線,卻始終達不到嚴苛的導演杜琪峰的要求。
於是,在數以百人的片場中,經常能看到脾氣火爆的杜琪峰對劉德華開頭大罵的場景,其中的尷尬羞愧,光是普通人都未必受得了,更何況是有頭有臉、人盡皆知的劉德華。
劉德華自然也會惱怒,但他沒有甩臉子給其他人看,而是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用更高的實力讓那些說他的人閉嘴。
終於,在一次又一次的磨合中,通過與杜琪峰的合作,劉德華作為演員的那一根神經逐漸開竅,並先後憑藉《暗戰》和《大塊頭有大智慧》這兩部二人合作的電影斬獲影帝。
杜琪峰也坦言,身為演員,劉德華一直在進步。
一個大眾熟知的鮮肉,逆襲成為影帝,其中的艱辛曲折不足道也。但劉德華這份能夠容忍他人,虛心向他人學習的品質,也是幫助他更上一個台階的原因。
人品
最後,自然跟他的人品有關,畢竟娛樂圈來來往往其實也不過那些人,而劉德華能夠做到讓所有人滿意,如果沒有數十年如一日的自律,是做不到的。
包括對粉絲們,劉德華從來都是真愛,他曾經在舞台上說:
其實演唱會呢沒有電影廣告賺錢的啊,有時候可能還會賠錢。但是我還要經常開,就是為了能看看你們!
這種用真心換取真心的行為,讓他在人浮於事,虛與委蛇的演藝圈中,偶像的人格立現。難怪從70後到00後,都有劉德華的粉絲,他們彼此成就,彼此鼓勵,他們是我眼中最良好的粉絲和偶像的互動關係之一。
這其中既離不開劉德華的自律和對粉絲的諄諄教誨,也離不開粉絲們的衷心熱愛。
結尾
他是最頂級的偶像,但他卻從不拿自己當偶像,他的骨子裡刻著的,是人人平等的信條,最後引用一則事例結尾:
劉德華有次拍攝歌曲的MV有個鏡頭,要拍他跌倒,頭撞地。劉德華跟導演說這個鏡頭會受傷。
導演說:這個鏡頭很重要不能少,沒關係我們有替身。劉德華說的是: 重點不是有沒有替身,這誰來拍都一樣,會受傷。 替身也會受傷。然後他沒有用替身,自己上去拍,結果頭撞腫。這是明明道理上可以用的替身,但他沒有用,因為他覺得大家都一樣受傷。
這樣的偶像,誰愛上都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