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過的偶像一個個消失,只劉德華永存

2019-07-26     拿趣看

「民間特首」

港人一直有個gag:「民間特首」劉德華。

雖然這只是一個源自《金雞2》的玩笑,但這麼多年來,在港人心中,劉德華確實是「完美偶像」的代表——他勤奮,努力,健康,向上,全能,無敵。

香港娛樂產業如潮汐般起伏,但劉華一直是精神領袖般的存在。他就像獅子山,只要他還在唱還在演,香港娛樂圈就「唔使驚」,同理港人的生活。

勞模劉華

1982年,劉德華在第十期TVB藝員訓練班畢業。

有著英俊外表和一身正氣的他,在藝訓班的一眾師兄弟中已經很受矚目,於是畢業沒多久就被TVB力捧,在李添勝的警匪片《獵鷹》里C位出道,飾演一名熱血青年警察,立地圈粉。

第二年,他跟來自第八期藝訓班的湯鎮業,第九期的苗僑偉、黃日華,以及第十一期藝訓班的小師弟梁朝偉一道,被邵逸夫爵士欽點為「TVB五虎將」,出演了《鹿鼎記》《神鵰俠侶》等大IP。

IP劇從古到今也是捧人利器,「五虎將」當年在港家喻戶曉,其中風頭最健的還要數形象最英偉的劉華。

當時的香港電影也在台灣資金之下發展極快,幾乎在TVB劇中小有名氣的藝人都會被電影公司「挖角」,於是在藝訓班師兄周潤發的推薦下,劉德華很快得到進入電影圈的機會。

1988年至1992年也是他電影最高產的時期,五年時間參演了超過50部作品。

那時江湖片盛行,劉德華塑造了多個成長於草根、身在黑社會卻有情有義的角色,「情深爛仔」和「悲劇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

永盛電影公司的向氏兄弟當年是香港商業片的絕對大佬,而敬業的華仔和美艷的之之(關之琳)就是他們最喜歡使用的「金童玉女」組合,凡是向氏兄弟開的戲,片場一定有劉德華的身影。

劉德華的「賭俠」、周潤發的「賭神」和周星馳的「財聖」並列為港產賭片三大代表角色。

演戲之餘,劉德華還遇到了他的音樂伯樂林子祥。

兩人在1985年合演《投奔怒海》期間成為朋友,有天收工後林子祥招呼大家一起唱K,初入電影圈的劉德華就在林子祥前露了一把歌喉,讓林子祥驚艷不已。

但畢竟歌唱技巧和專業歌手有差距,劉德華的歌手之路初期並不被看好,但是配合電影里的「深情浪子」服用,粉絲們依然很買帳。

成名曲《一起走過的日子》,就是他和吳倩蓮主演的電影《至尊無上II之永霸天下》里的主題曲,而他和吳倩蓮又是《天若有情》里的苦情CP……

當年的少女都有一個坐華DEE電單車后座的夢吧

這張專輯也讓劉德華成功打進香港樂壇,成為新晉偶像歌手。1992年,偶像造星熱潮在香港達到巔峰,港媒將當年發展最亮眼的四位小生——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封為「四大天王」。

但是劉德華的電影春天來得很晚。

直到1999年之前,他的演技都被批評,很多人認為他「處理性格和情感沒有深度,角色類型化」。

按他的說法,「角色類型化」是因為他的天幕公司當時投資好幾部電影都劉健明、《大隻佬》中的了因和尚,還有《桃姐》里極具生活質感的普通人,先後三次拿到了金像獎影帝。

拍了140多部電影,劉德華自然被稱「勞模」,他身兼出品人、監製、主演,拍危險動作也是親自上陣。

去年墮馬後,他休息了一年多,一復工又回復勞模本色, 連連接了《掃毒2》《拆彈專家2》,又緊鑼密鼓做年尾的演唱會。

連另一位勞模張學友都說,當他想休息的時候,就會看到劉德華在前面跑。

義蓋雲天

與銀幕形象相反,劉德華不是一個完美情人。

他公開承認過的緋聞,除了太太朱麗倩,也就是1983年去台灣拍戲時認識的藝人喻可欣。

兩人的戀情維持三年後分手,但分手之後的二十年,喻可欣不時會「想當年」,甚至寫了一本「小黃文」,大爆以前和劉德華的激情時刻。

當時不少華仔的粉絲看不過眼,紛紛聲討喻可欣,甚至趕到她的簽售會上扔雞蛋抗議。

倒是劉德華處理得非常淡定,只回應過一次「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既然是事實,就沒有必要再去說什麼」——既大方承認了戀情,又成功止住了話題。

和他合作了十多部電影的好CP關之琳,也曾公開贊他「很帥」、「讓人很有安全感,是絕種好男人」,贊對方是她的「最佳情人」。

傳說梅艷芳一直默默暗戀劉德華,還曾說過「嫁人要嫁劉德華」這樣的話。

但其實她也多次澄清過,她對劉德華是「欣賞」,因為他無時無刻都有一股積極努力的人生態度,不過阿梅真的說過:「希望男友像他」。

雖然華仔並非完美情人,但對於阿梅來說,劉德華是一位很可靠的朋友。

她得知自己患癌之後,一直刻意隱瞞病情,意志消沉,只在向劉德華打電話訴苦時透露了自己的情況。劉德華立即趕往阿梅家,花了整晚時間開解,勸她接受治療。

梅艷芳開始接受治療之後,也是劉德華拍戲到半夜還不忘打電話叫她吃藥。

當年的「無線雪藏」事件,也和他的「義氣」有關。

五虎走紅後,劉德華和無線續約沒談攏,而新藝城和嘉禾又提出想簽他和梁朝偉,劉德華就想帶著其餘三虎一起跳槽進軍影壇,可惜電影公司對其他人並沒興趣。劉德華就很剛地表示「要簽一起簽」。

最後兩頭失,電影公司的簽約沒完成,無線也直接將他雪藏。

劉德華和四虎將關係一直不錯

類似的「義氣」故事還有很多:資助藍潔瑛、借錢給遭遇金融風暴的張衛健、提攜林家棟、投資寧浩等新影人……

他跟張衛健說:學到就要教人,賺到就要給人。

值得一提的是,他幫助朋友的方式也是潤物細無聲那種,沒有高高在上的「施捨感」,讓人覺得十分熨帖。

比如黃秋生想創辦劇團,家中經濟卻出現了問題,劉德華知道後,故意說自己也想搞劇團,就跟黃秋生一起組建了「神戲劇場」。

黃秋生在劇場公演謝幕時當眾感謝劉德華,劉德華則感謝觀眾「有你們我才能把錢收回來」,情商超高

寵粉狂魔

當這位優質偶像的粉絲,自然也是幸福的。

有一次他在成都開唱,一位歌迷突破保安封鎖衝到舞台,被保安暴力圍毆,劉德華先是大聲喝止保安,還立刻跳下舞台,沖入人群為歌迷解圍。

此舉令全場6萬多觀眾感動喝彩,網友也紛紛形容劉德華「華DEE上身」。

他也是香港明星中少有的認認真真做「fans club」的一個,他的寵粉方式就是給予粉絲最獨家的待遇。

「華仔天地」網站早在1988年就成立,劉德華在裡面稱粉絲為「家人」,每年他生日幾乎都是和「家人」一起過。粉絲們說,在這裡會看到很多面的他,他的第一手動態往往也是在粉絲會首發。

他偶像生涯的最大危機應該算是2009年被媒體踢爆「隱婚」那次。

面對鋪天蓋地的新聞,他選擇在「華仔天地」回應,給粉絲一個道歉;2011年朱麗倩懷孕、生女,他第一時間報喜的地方也是「華仔天地」。

平日很少在公眾前露臉的父母、妻女,他也會帶來和粉絲見面,與粉絲親如家人。

今年年中盛傳朱麗倩懷二胎,劉德華沒有官方澄清,卻帶著朱麗倩和劉向蕙在粉絲會上否認,「沒有懷孕,我也很希望新聞說的是真,每天晚上我都很努力。」

五十年如一日的優質形象,令他一度成為香港精神代言人,連遊客都會說他的著名廣告詞:「今時今日這樣的服務態度不夠的」。

我覺得,「民間特首」這個梗雖然是玩笑,也算是港人對一個優質藝人的最高褒獎。

假裝完美的世界

可是,這個世界又怎麼會有十分完美的人呢?

劉德華無論多努力維持自己的完美,也不可能做到最好。

比如他太想維護自己「完美情人」的形象,所以一直沒有公開和朱麗倩的戀情,哪怕兩人已經交往近20年。

這也成為劉德華爭議最大的事件之一,被網友嘲笑為」大話天王「。

這幾年劉德華拍了不少爛片,像是《天機:富春山居圖》、《俠盜聯盟》、《澳門風雲》系列,被人嘲「接片沒底線」、「晚節不保」。

他每次都會給一個體面的回應,像回應《富》會說「我覺得中國要有一部特工電影「,而杜琪峰卻一語中說是他不夠自私,太講人情和義氣造成的結果。

像《俠盜聯盟》,其實也是馮德倫的男主馮紹峰臨時因傷無法進組,身為投資人的劉德華才來硬扛的。

雖然很講義氣,但他也很「軸」,明知道和無線鬧僵可能會被雪藏,但他就是不妥協,高層覺得他太固執,他還敢回懟高層自己就是屬牛的,是「牛脾氣」。

話說劉德華跟商台也鬧很僵,因為有次他穿唐裝出來唱《中國人》,結果被商台的人diss他「又穿長衫出來唱歌了」,聽到這些說法,他感到很生氣。

所以他決定不出席商台的「叱吒樂壇」頒獎禮,而一向標榜專業態度的商台也真的沒給劉德華發獎了。

對粉絲出名好,但即使他小心翼翼維護粉絲關係,也曾鬧出過極具悲情色彩的「楊麗娟追星事件」。

當年楊父因為他未與女兒單獨見面就大罵他沒人性,以死威脅,楊麗娟甚至到現在都還認為是劉德華的錯。

道理上劉德華沒錯,但鬧出人命還是因他而起,他堅持不見楊麗娟的做法在當年也引起不少爭議。

只能說,劉德華很想自己是完美的,但這個世界實在太不完美,而他年紀越大,就更難去維持完美。

就像那個被中途腰斬的演唱會,他明知道自身狀況不佳,卻去繼續推進演唱會,但又因為實在唱不下去了,道歉鞠躬叫停。

按照現在的藝人做法,他們有100種公關應對手法。

比如提前宣布取消,再想辦法善後、補救;

或許像鄭秀文,扛著咳嗽喉嚨痛,沙著聲音哭著唱完,末了忍受網民戲謔說「走音演唱會」。

或者假唱?……被戳破後再誠誠懇懇道個歉。

其實她是半開麥

但劉德華選擇了最軸也最冒險的方法,做出了「最短演唱會」。

自從「人設」概念流行後,不少偶像身上總有五花八門的人設,「吃貨」、「老幹部」、「文藝青年」、「逗比」、「好爸爸」、「獨立女王」……

這兩年我們也目睹過不少人設翻車事件了,但是不重要,他們可以立刻換一個人設繼續圈粉圈流量。

我們可以嘲劉德華過氣,嘲他的做派做作……但是一個能堅持五十年不變的「優質偶像」人設,我想那已經不僅是人設了,那早成為一種深入骨髓的精神追求和真實的正能量。

結語:

劉德華其實是一代香港演藝明星的縮影——他們把演藝當作是一輩子的事業,做明星是高度職業化和榜樣化的。

他們雖然也是從偶像走過來的,也一如股票的行情,漲跌總有時,但是他們又不完全被這些不確定的東西控制著。

他們或許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哪些是長盛不衰的賣點,也會在唱歌跳舞等業務能力以外,適時地製造話題熱度。

但只有一樣東西是永恆的。

那就是作家林奕華曾經總結過的——把自身變成一種精神圖騰。

林青霞、周潤發、鍾楚紅、張曼玉等巨星其實都是這樣的,他們骨子裡明明白白,人都會老,所有面上的才華都會年久失修,那不如真正地做自己,凝練成一種讓人印象深刻的人格魅力。

劉德華當然也是這種,也許他的歌藝、演技都是有爭議的,但是他兢兢業業、認真耕耘演藝人生的品質,早已超越了這一切。

這也是直到今天,粉絲依舊認可他的理由,也是為什麼大家會說劉德華最適合當「特首」。

香港老牌藝人就是秉持著這樣的信條——演藝人生就是恪守一個屬於自己的職業人格,然後一路走下去。

而演藝圈的殘忍真相永遠是,沒有誰會永遠大紅,被所有人喜愛。

走到最後,「被信任」才是一個藝人的最高殊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86zLWwB8g2yegNDCE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