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節奏、摳細節、講好故事——網絡電影《巨鱷島》製片幕後全解析

2020-03-02   導演幫

近期,影院復工成為社交媒體的熱點話題,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發布「關於電影院復工準備工作的建議」,北京市電影局也聯合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了《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北京市電影行業復工防疫指引(1.0版)》。

雖然官方進入準備階段,但結合輿論方向看,建議和指引的發布時機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一方面疫情遠未到可以放鬆警惕的地步,觀眾恐怕不敢踏入影院。另一方面,即使影院復工,但缺少吸引觀眾的片源,影院反倒會提升運營成本。

因此短期看,走進影院暫還不是可行的選擇。

在這一背景下,無論點開視頻網站還是短視頻平台,網絡電影似乎經常出現在推薦頁。精準的營銷讓很多非網絡電影受眾也為電影貢獻了流量。不過院線的缺失對網絡電影是機遇也是挑戰,伴隨流量提升,網絡電影的口碑呈現下降趨勢,與頭部院線電影較大的差距,仍是網絡電影需要應對的問題。

因此,在網絡電影發展的關鍵節點,導演幫將對話一線網絡電影製作團隊,解讀網絡電影的內容與市場趨勢,為網絡電影的發展解疑。

春節期間收穫千萬級分帳的巨獸災難電影《巨鱷島》進入了我們的視線。據新片場影業總裁牟雪與製片人穆鯤透露,雖然是頭部網絡電影,但《巨鱷島》在創作時仍有很多無奈。

成本是網絡電影的「阿喀琉斯之踵」

巨獸類電影作為災難片的分支,因宏大的場面與緊張的氣氛長期受到觀眾追捧。但過往技術能力的欠缺,導致國產巨獸類電影始終未能找到可行的拍攝方法,長期以來,這一類型也成為了國產電影的「荒土」。

頭部電影考慮到成本與審查問題,不敢在此豪賭,政策相對寬鬆的網絡電影卻在其中找到了製作的方法,目前位列網絡電影分帳票房首位的《大蛇》、分帳票房突破2500萬的《水怪》,均是對巨獸類電影的嘗試。

市場的空缺,讓新片場影業嗅到了機會。不過有限的成本與大量需要製作的特效,成了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穆鯤決定放棄手機、電視這類播放平台不易看到的細節,在大場景上下功夫,尤其在劇本敲定前,要將所有需要的特效用畫本的方式體現。做好前期準備

首先,有針對性的消耗成本可以壓縮總量,其次,避免拍攝後增加特效的情況,也有利於計算與控制成本。

解決了成本問題,2019年4月,《巨鱷島》在海南某島開拍,因為選景在沒有人工痕跡的原始森林,穆鯤很快遇到了第二個難題。

一方面4月的原始森林除了炎熱外,還有隨處可見的蛇與毒蟲,這對團隊的人身健康造成了威脅。另一方面,原始森林中拍攝的配套服務很難到位,也對拍攝產生了影響。

其實在選景時穆鯤也考慮到了這些問題。但在提前做溝通協調時,因為當地對生態環境的重視,最終拍攝時劇組也只能最小範圍的內使用驅蟲藥來防範生物威脅。

因此,就目前網絡電影的製作看,即便分帳天花板有所上升,但成本依舊是精品化要面對的阻力。網絡電影若想在有限的成本中獲得最大的分帳收益,還需要在故事與創意上做文章。

網絡電影要拼劇本、拼節奏

經過接近一年的製作,2020年2月4日,《巨鱷島》在視頻網站上線。首日,作品收穫了61.5萬的觀影人次,分帳票房達到153.7萬(數據來自貓眼)。

在牟雪看來,雖然是巨獸類電影,但《巨鱷島》之所以取得了不錯的分帳成績,故事與節奏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首先在故事上,電影要講的是情。

日常生活中,叛逆的女兒不理解父親的行為和想法。當遇到大災難後,對於父親而言,無論怎樣你都是我的孩子,我都會用盡全力來保護你。這一切被女兒看在眼裡,她和父親的隔閡與矛盾,自然會慢慢消解。

除了女兒的成長,《巨鱷島》中父親也在和女兒的相互扶持中學會了表達愛的方式。據穆鯤透露,電影中的情感,是吸引羅嘉良出演的重要原因:「雖然故事中的父親是矛盾的,但他對女兒的愛是支撐他戰勝困難的關鍵。羅嘉良老師看到劇本後非常喜歡,加上他的形象氣質都很符合角色的設定,所以男主角也很快確定了。」

情感是電影的核心。此次《巨鱷島》的「快節奏」就受到了諸多的好評。之所以會如此處理,製作團隊對觀眾觀看習慣以及同類作品的調查起到了關鍵作用。通過大數據分析,穆鯤找出同類題材網絡電影的觀眾在觀影時會跳過哪些戲份、是否會倍速播放等數據。

穆鯤表示:「看到數據後,我們嘗試將『文戲』放在『武戲』中,一是可以加快節奏,二是可以幫助網友理解劇情。同時,雖然極端環境在製造緊張感時有優勢,但想要做好卻並不容易,只有加速情節推進,通過一環扣一環的『武戲』讓觀眾有持續觀影慾望,才能真正傳遞出電影想要表達的情感。」

在技術、成本和院線電影相差巨大的情況下,《巨鱷島》用了一個巧勁兒。雖然疫情中院線觀眾的湧入,使電影的特效與劇情BUG遭到了很多吐槽,《巨鱷島》針對網絡電影受眾發力,也無法獲得分眾用戶的青睞。但在牟雪看來,對於現階段的網絡電影而言,與其在觀眾不易關注的細節上多花錢,不如將預算更多地放在劇本里。

「成本上達不到院線級別,還要吸引更多觀眾,需要在故事和節奏上更下功夫。」

網絡電影不一定比院線電影差

或許是受限於成本,雖然找到了一定的方法,但從故事與特效看,《巨鱷島》等網絡電影仍不能與頭部院線電影相比較。尤其是對於觀眾而言,艱苦的創作條件並不能左右他對影片本身的評價,觀看兩類電影消耗的時間相差不多,對內容的要求自然也不會有太大差別。

在分帳規則越發詳盡的情況下,觀眾是否選擇觀看,又會看多長時間,都會影響到電影的分帳票房,所以未來網絡電影想要繼續發展,還需要在貼合觀眾喜好與提升製作水準兩方面下功夫。

不過伴隨頭部網絡電影製作公司的形成與分帳票房天花板的提高,目前網絡電影已經致力於摘掉粗製濫造的「帽子」。在牟雪看來,由於網絡電影製作周期相對較固定,平台也在穩定培育和支持網絡電影行業,相信網絡電影的品質會繼續快速提升。無論是網絡電影還是院線電影都是電影,未來網絡或者院線可能只是一個發行渠道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