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拍到武漢疫情結束的那天!| 戰疫·程逸飛 1

2020-02-18   導演幫


幸好他堅守武漢,記錄抗擊疫情的每一天!

現如今,一片濃濃陰雲籠罩在內地影視圈頭 上。

影院紛紛歇業,影視項目紛紛停擺,從業人員紛紛「失業」。縱使橫店勉強復工,但是面對著層層審查,劇組想開工,難!

這就是影視圈目前遇到的困境,一個斷崖式寒冬。不論是公司還是員工,都為前途焦慮不已。

在目前這個人人自危的氛圍下,影視圈仿佛在疫情面前沒有絲毫還手之力。難道電影人就真的如此不堪一擊?

影視人的責任是通過作品反映當下,在這全國上下抗擊疫情之時,電影人難道只能窩在家裡「雲加油」?其實不然,已經有導演拿著攝影機衝到武漢抗疫一線,他們用自己的鏡頭記錄著在「封城」狀態下的武漢以及武漢人,如何與病毒作鬥爭,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貢獻一份力。

在偶然的機會下,導演幫得知有這麼一位導演,正在武漢冒著生命危險拍攝抗擊疫情紀錄片。

他叫程逸飛,是一位工作、生活在武漢的導演。

程逸飛平時就關心公益,他已經堅持12年參與「粉紅絲帶」公益視頻的製作,還為此入選過中國慈善千人計劃。

當聽到武漢出現疫情的時候,他第一時間衝到第一線進行拍攝,年少時患過肺炎的經歷讓他對這次疫情感同身受。

所以不難理解,他為什麼會親自扛起攝影機走上武漢的街頭,記錄著這座城市與新冠肺炎的殊死搏鬥。

紀錄片的名字叫做《武漢日記》,到目前為止,程逸飛已經拍了25天。只要身體扛得住,他希望可以拍到疫情結束。

在《武漢日記》中記錄了很多人,有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有在路上維持治安的民警、有開著私家車送物資的志願者,也有捐款過千萬的愛心企業家,甚至還有一位給同學送東西的小朋友。

程逸飛拍攝《武漢日記》的目的,是想讓大家通過影像的方式觸摸到一個最真實的武漢,武漢人是如何在疫情中生活,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改變。這種方式比起新聞報道更加直觀、更加真切、更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

除此之外,他更想通過《武漢日記》傳遞一種愛,對自己的愛、對家人的愛、對社會的愛、對祖國的愛。唯有愛能給身處危局的我們帶來一絲希望,也唯有希望才能讓我們共渡難關。

在紀錄片中呈現的人物,都是程逸飛冒著被病毒感染的風險拍到的。這些看似平凡的人,正在做著不平凡的事情,正是他們拼盡全力保證武漢不被新冠肺炎擊倒。

目前武漢的形勢依舊很緊張,武漢乃至全國的抗「疫」路還很長。在這樣的危急時刻,作為一家自媒體,導演幫始終關注著這場疫情,同時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出一份力。我們想想通過文章,讓讀者知道還有這樣有勇氣、有責任心的導演正在武漢戰鬥。

像程逸飛這樣的導演,以及他正在做的事值得被記住,我們現在正需要《武漢日記》這樣的紀錄片。就在幾天前,一位微信好友跟程逸飛講,每天看他更新的抗「疫」紀錄片,讓每天都在恐慌中度過的這位朋友,感受到了愛的動力,不再恐慌。

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連續報道這位戰鬥在武漢的導演程逸飛,以及他的抗「疫」紀錄片《武漢日記》。

我們不僅希望可以讓讀者可以從中獲得愛的力量以及生活的勇氣。同時,也希望給目前愁雲慘澹的影視行業打一劑「強心針」,我們沒有被擊垮,也不能被擊垮。在這場抗「疫」之戰中,影視從業者能做的貢獻還有很多,我們還沒有脆弱到不堪一擊的地步。

即便沒有身處前線,我們影視從業者一樣跟前方的白衣戰士們站在一起,共渡難關,共同打贏這場苦戰!

武漢加油,我們一直與武漢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