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老化的4個表現和11個應對策略

2020-06-20   餐飲創業首選

原標題:品牌老化的4個表現和11個應對策略

文 | 品牌幾何 米可怡

編輯 | 江佩文 校對 | 曹雪雷

若是把品牌比作人,任何一個品牌都會因為時代的變遷,消費渠道的變化,客群的消費意識的改變,以及替代品的層出不窮而讓品牌本身面臨著「老化」和「被自然淘汰」的可能。

因此,「老品牌如何年輕化」和「老品牌如何重新俘獲年輕人的心」已經成了當下營銷界熱議的話題之一。

品牌的老化,可不是單憑存在時間的長短判定的,新品牌也可能老化,檢驗品牌是否老化,有四條最簡單的標準:

1、直接看用戶畫像的年齡數據,如果是對全年齡層的產品,但使用年齡層偏高,那就應該要注意了;

2、 銷售過度依賴營銷,一旦停止廣告,銷售斷崖式下跌,消費者購買主要源於利益驅動;

3、和用戶連結少,互動低,分享低,品牌忠誠度和認可度都不高;

4、看團隊核心領導層的年齡數據,如果核心領導層年齡偏大,且沒有新鮮的思想和力量在團隊中流動。那麼大機率品牌已經或者正在老化;

品牌年輕化一詞的意思不僅僅代表著品牌要擁有年輕人一樣的特質,個性,陽光,積極向上。更應該代表的是摒棄一些過往面臨不同消費群體所塑造的特質,改變特性,改變傳播渠道,改變銷售方式,改變logo外在形象傳達等等,努力去契合當下年輕消費者的精神需求和喜好。

「贏得年輕人贏天下」這句就是很多時候對於品牌為什麼要「年輕化」的最好詮釋。

01

怎麼才能讓品牌年輕化呢?

很多品牌通常會採用沒有品牌策略方向的方式,象徵性的改改logo,升級一下包裝,改成他們認為的年輕人會喜歡的風格,加上生硬造作的社交媒體的傳播。

這種膚淺的品牌年輕化方式,可能不僅會引發年輕人的不適應,還會失去一波有懷舊情節的老客戶,所以品牌的每一次的「年輕化」都需要特別慎重。

還是有不少品牌年輕化的案例的,通過案例來講述更加簡單直白。說老品牌成功年輕化的案例,可能紐巴倫最有說服力。

1906年William J. Riley先生在美國馬拉松之城波士頓成立New Balance,在美國及許多國家被譽為「總統慢跑鞋」,「慢跑鞋之王」。

1989年,New Balance進入中國市場,後來因為競爭被一家本土公司搶注了「紐巴倫」的中文商標,給New Balance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打擊。

直到2003年才開始不溫不火的以新百倫這一中文名稱,重返中國市場。

作為一個老品牌,還在本土市場遭遇過被搶注商標的事情,new balance是怎麼做到品牌年輕化的更新呢?

01、重新定位和制定營銷策略

為了清晰地傳遞品牌信息,New Balance實行產品線減法策略,主打慢跑鞋、復古休閒鞋、英產美產以及童鞋。針對每個系列的產品,都有精準的內容營銷策略。

例如:針對經典入門款三原色系列的鞋子574,推出了系列微視頻:青春永不褪色,意圖用情感營銷的手法,通過講述幾個關於年輕人的賦予了「574」鞋款情感價值,意圖打造這是一款陪伴青春的鞋的感覺。

02、利用年輕人喜歡的渠道進行品牌傳播,再度獲取年輕人的關注

580系列是紐巴倫90年代的標誌鞋,為了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它用「新街頭主義」為噱頭打造品牌傳播的熱點。

更與微信遊戲合作成小遊戲,讓潮人們自己給「580」上色,並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在朋友圈分享作品,成為朋友圈新街頭主義的啟蒙者,在年輕人的圈子裡面自發傳播和討論。

03、利用明星大咖為品牌附加,讓年輕人認可的精神內核

前幾年著名音樂人李宗盛和New Balance合作,親自操刀微電影:致匠心。整個影片以「匠心」的內核,連接了李宗盛自創的手工吉他品牌「Lee Guitars」,和New Balance出自歐美匠人之手的鞋。

借李宗盛口說出了這樣打動人心的話:「一輩子總是還得讓一些善意執念推著往前,我們因此能願意聽從內心的安排,專注做點東西至少對得起光陰歲月,其他的,就留給時間說吧。」

04、和KOL合作,共同產生可議論話題

New Balance曾經和網絡意見領袖顧爺合作過,在他的微信公眾號「顧爺」上發布:「一條NB的廣告」,講述了他對鞋的懷舊之旅。

2013年,New Balance為了推廣自己的574旅行家系列的鞋,請窮游網的人氣博主貓力拍攝了一部以旅行為主題的短片。主題是:「只要出發,你就不會遇見同一個我——New Balance Excellent Maker」。

從這些精心打造的一場場合作傳播來看,New Balance為了讓自己持續保持年輕化,重新占領年輕人心智,占領中國消費者市場,的確是花了不少心思。

無論是從創意文案到營銷策劃,還是從走心視頻到明星微電影,每一次傳播都拉近了品牌與年輕人之間的距離。

所以綜上所述,沒有一個品牌的年輕化是容易的,必須深刻洞察自己的產品和年輕消費者的契合點,從品牌戰略的高度去重新規劃產品和產品的營銷,並且需要長達很多年的持續努力才有效果。

02

如何讓品牌與時俱進,保持年輕化?

01、讓自己擁有獨特的賣點,或超高的顏值

年輕一代在電子產品,紛繁複雜的訊息中長大,他們的情感閾值和對於品牌的感官吸引閾值非常的高,如果一款產品不能在第一時間吸引到他們,基本上也很難留住他們的注意力。

因此,那些能夠「瘋傳」和「流行」的產品,一定是能夠將感官吸引最大化,並且通過活動體驗或環境氛圍給產品加分。讓年輕人對於快樂和刺激的追求得到實現的產品。

比如元氣森林的氣泡水,就是顏值高,0熱量,還好喝,五感刺激有兩感都超預期了。

02、主動賦予產品或品牌社交基因或者談資

中國年輕一代(90後,00後)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他們眼裡,朋友和社交占據了生活的絕大部分,他們也極其在意別人的看法。

如果一個產品可以引發社交,勢必是奠定了網紅和瘋傳流行的基礎。

比如三得利發明了小貓瓶蓋,引發了20多萬人的追捧和評價。

再比如鍾薛高和五芳齋聯合推出了一款粽子味的冰淇淋,特別的味道和奇怪的體驗立刻成為了年輕人討論和追捧的新寵。

03、塑造品牌個性,且符合年輕人的情感需求

品牌的個性上有以下的幾種符合年輕人情感需求的表達,讓年輕人產生最大的認同感。

• 倡導盡情享受青春裡面任意矯情的階段,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年輕這一段時光

• 調性有趣,不循規蹈矩,不安於現狀,活力四射(如可口可樂,雪碧)

• 強調酷感,不好買,或者是某一類人才會用

04、積極進行社會化營銷,製造流行感

流行感是大眾感官評價的標準,基於對人性的認知,不論年輕人還是中年人老年人,對於流行的底層認知是,從眾心理。大家都在嘗試,所以值得一試。

因此網紅品牌或者某個流行產品,一定是善於製造流行感的。

而流行感的製造可以有非常多的形式,例如品牌投放大面積投給KOL進行人際傳播,然後再大量投放到種草渠道,例如小紅書,各種直播平台等。

除此之外,在人際傳播中裂變出很多流行熱點,再加以發酵傳播。通過「短期缺貨」,「加價購買」等飢餓營銷的手段,品牌的流行感馬上就被營造出來了。

05、增強品牌和受眾的互動,製造品牌與客戶溝通渠道和場景

互動性是網絡傳播時代衡量一個品牌是否老化的一個標誌,越年輕化的品牌,越得到年輕人喜歡的品牌和產品越會做「互動」,普通一點的是引發一個小話題,抽取小獎品小禮物等等,高明一點的是製造快閃店,或者讓品牌擬人化,又或是讓產品產生話題,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直接與客戶溝通產生交集。

例如:知乎的代言人劉看山卡通形象的設計,網易雲音樂行雲流水般好文案得到眾多年輕人共鳴,三得利透明奶茶飲料引發的社交大討論等等。

06、利用流量明星,短期迅速占領同類產品高點

在年輕人心裡,愛豆是一種獨特的存在,支持愛豆就是支持他所有的一切,包括產品,預算充足的網紅產品一般會參與到娛樂節目中,或者以某個愛豆的名義迅速出位,預算低的一點則是用到行業的KOL的渠道,在同類產品中儘量的短期內做到影響力第一。

比如鍾薛高和漢口二廠,後期都是通過明星代言和娛樂活動,增加曝光度,火速維持了熱點話題指數。

07、讓品牌為大眾帶來幸福感

年輕人喜歡能夠激發積極情感或者釋放壓力、減輕消極情感的活動。

對於全世界的年輕人來說,享受假期,男歡女愛,嘗試挑戰並小有成就在獲得幸福感的原因中排名前三,與朋友家人聯繫、聽歌、畢業、考取駕照、遇見真愛都是年輕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時刻,網紅品牌和流行品牌,便是那些非常能抓住這些時刻,參與到年輕人生活的品牌。

例如:可口可樂的可以定製的畢業瓶,一生只能擁有一枚的戒指品牌,甚至在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能量回來的「脈動」等等等等。

非常多的品牌都在利用「幸福感」這種情緒被消費者記住和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