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生命在於「調養」,而非盲目「運動」!
都說生命在於運動!這話不假。身體的功能就是運動,動則生陽,想讓身體健康,就要參與身體的運動,否則身體不僅會逐漸變胖,進一步引發各種疾病。當人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後,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體育健身運動中。可是,近幾年來,運動引起的傷害也越來越多了。身體原本的問題沒得到改善,新的毛病又緊跟而來。主要表現在「盲目運動,模仿運動」。
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以及根據自身身體條件調養身體很重要。
楊某經常在辦公室坐著,很少活動,身體也逐漸肥胖。後來見小區里有很多人跳廣場舞,晚上下班後,也加入了廣場舞隊伍。開始興致很高,身體也越來越輕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她總感覺膝關節疼痛,做下蹲動作困難。到醫院一檢查,原來是膝關節受損。
董某練習瑜伽有一段時間了,成了某瑜伽館的老會員,很多高難度瑜伽體式對她來講,也能掌握。一次上會員課,老師教大家做的體式強度比較大,保持時間也比較長。上課期間做了一個坐立側屈式,保持了一段時間後,便直接進入單腿坐立前屈式。小董脊柱一轉,突然感覺腰椎區域疼痛加重。後來去醫院檢查,腰肌扭傷了。
董某不解,瑜伽動作比較緩慢,本想通過瑜伽練習改善身體,咋還受傷了呢?
類似這樣的案例很多,比如運動不當造成的肌肉拉傷、韌帶撕裂、半月板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等。不是都說身體在於運動嗎?那怎樣才是比較安全的運動方式呢?
下面這句話要記清楚嘍:高質量的健康生命在於調養!
如何調養呢?
調養是更廣義的身體修煉,其中包括合理的運動、飲食的調整、心的修養。
一、合理健康的運動
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要選擇適合個人身體的運動方式。
我們很容易隨同身體的慣性進行練習,比如本身骨盆和脊柱是傾斜的,脊柱椎體之間已經出現了不正常的排列,做某些動作的時候,很容易順著已經傾斜的角度進行練習。殊不知,這樣會加重脊柱扭轉和傾斜的角度,在某種外力衝擊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現腰椎和椎間盤的損傷,以及腰肌扭傷。
或者本身膝關節就不穩定,有膝反屈,在做反覆下蹲和起身的姿勢中,很容易造成髕骨和股骨髁的磨損。
騎自行車運動,本想強化腿部肌肉,如果膝關節習慣性內扣,容易造成膝關節內側鵝足肌腱受損。
做蹲起練習,想要強化臀肌,卻因為雙膝內扣姿勢,容易扭傷膝蓋。
做瑜伽體式的扭轉或前屈體式,本以為動作緩慢,是比較安全的運動方式,可是因為本身脊柱有傾斜或旋轉問題,加上練習不得當,有可能損傷腰肌。
運動確實能幫助我們強化身體,可是運動不得當,卻很容易損傷身體。那麼我們有必要思考的問題是:還要不要運動健身呢?
答案是:當然以及必須嘍!還有比運動更能幫助我們的身體提高免疫力、增加肺活量、讓肌肉強壯的方法嗎?
我們缺乏的不是運動方式,而是適合自己的正確的運動方式。如果運動者能得到正確的指導,不僅會更多地避免運動傷害,還能更有效地改善身體。前不久,就有人跟我講過,練習了一段時間的瑜伽體式,身體不僅沒得到改善,還出現了更多的問題,肩膀越來越厚,脊柱越來越傾斜,駝背以及肱骨內旋現象加重·······她開始糾結到底要不要堅持瑜伽練習了!
所以隨著健身運動的普及推廣,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健身隊伍中,暴露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了。這也需要大家更多地學習科學健身,尊重個人身體,不盲目模仿和追捧,健身事業需要被嚴肅認真對待。我們的身體需要通過「健康運動」得到調整,個人通過「正確指導」得到養護。每個人的身體在需要被開發潛能的同時,也需要得到關愛和保護,健康在於調養而非盲目運動。
二、合理營養飲食
很多人為了減重,盲目減少食物攝入量,過度節食,造成營養不良,影響身體健康。
或者運動過後,快速飲食或過飽飲食,增加腸胃負擔,並快速補充身體內的熱量,即便運動量不小,可是身體減重效果不理想。
另外因為長期不健康飲食造成的身體疾病也越來越多了。
長期食用以下食物會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
1、油炸類食品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致癌。
2、腌制類食品導致高血壓,腎負擔過重,鼻咽癌;影響黏膜系統,易得潰瘍和發炎。
3、加工類食品(肉乾、肉鬆、香腸、蜜餞果脯等)因含有防腐劑和亞硝酸鹽容易致癌,加重肝臟負擔。
4、汽水可樂類食品因為含有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含糖量過高,容易肥胖。
5、方便麵以及膨化食品以及罐頭類食品因為含有防腐劑、香精,會導致肝功受損。
6、燒烤類食品容易致癌,加上孜然、辣椒等過多調料容易損傷胃粘膜。
飲食習慣的調整是有必要的,病從口入,飲食的調整能改善和預防某些疾病。
首先要學會斷除不良飲食習慣,狠狠心,少吃或不吃不健康食物。
多吃新鮮水果蔬菜,五穀雜糧,清淡食物,新鮮肉類,且不貪食,不過快飲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飽,做到適可而止。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需要毅力和決心的。
另外要學會細嚼慢咽。
我們經常不由自主吃多吃快,覺察到吃飽的時候,已經吃撐了,經常這樣飲食其實很容易傷腸胃的。腸胃好,才能讓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殘渣排泄出身體。飲食速度慢下來,不僅助消化,養腸胃,還會改善容易急躁的脾氣。
我們太容易被情緒左右,情緒失控,急躁,會導致腸胃分泌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損傷胃粘膜,形成胃潰瘍。
飲食能反應一個人的修養,指的是自我行為修正,養一身體正氣。修氣得以修心,修心得以修身,養氣得以養心,養心得以養身。
三、內心的自修自覺
一個人的內在修為不僅反應在談吐舉止上,也反應在內心的厚度上。
首先是自我行為的覺察和修正。
身體運動的時候,不用蠻力,卻也不放棄,能時刻自覺到身體的狀態,做出符合身體條件的動作,培養對自己身體負責而不放縱,便能做到管理自我。要懂得健身所帶來的效果不是幾日之功,也沒有捷徑可走,運動是美好的,也是持久的。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彰顯生命的能量和奇蹟。
然而很多人在運動上的阻力是「堅定和堅持」,不想開始,或者一開始就想快速結束。所以,要做就堅定地做,一開始就不要放棄,這便是運動的美德,是對自己的全心負責,運動是要用心的。
其次是為人處事的修養。
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社會關係中,在我們生死之間,各種關係會不斷地變化,親子關係、社會關係、夫妻關係等等。在關係中,我們即是個體的自己,卻又通過關係認識自我和完整自我。然而很多人糾結困惑於各種關係中,內心無法安心和放鬆,並一再遭遇痛苦和失落的無助感。如此便時常寢食不安,憂慮過度,身體便會跟著受苦,便容易得病,情緒又會因身體的不適而一再失控。我們從關係中品嘗到了痛苦,也要從關係中修養身心。
此時一個人的修養表現在心懷善念,如沐春風待人;尊重和保護自己,有善良但要得體,為人落落大方,不卑不亢。這樣方能時刻管理自己的情緒,懂得在關係中面對的是誰,要做的是什麼事情,而不會因為自己的情緒管理不善,而肆意妄為地放縱自我,氣大傷身,負面情緒襲擊臟腑,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四、和世界相處的方式
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的,不僅包含身體,更確切地說是各種生活習慣和行為修養會在身體上有所表現。一個人是通過服務社會,而創造個人的價值。內心豐富有愛,會讓生命更具動力和張力。你活出高質量的自己,才會更高質量地服務於社會。你想更多地通過自己幫助別人,就要不停地通過學習讓自己更優秀,通過身體鍛鍊讓自己更有工作的能力。
一個人的魅力不僅體現在容貌上,還體現在內心的厚度上。一個人的活力不僅體現在身體上,還體現在具備創造性的思維上。
我們從出生到這個世界上開始,便和身體、飲食、各種關係打交道。想獲得高質量的健康生命,要通過身體、飲食、情緒進行整體調養和訓練。還要從知識上提高自己的格局,從更高的位置看世界,順應時代發展,和世界和諧共處。在工作生活實踐中獲得智慧,能發揮自我價值,服務於這個社會,身心與自然和諧。
做到為自己負責,為身邊的人負責,從現在開始規劃身體的運動,並堅持身體訓練;規劃飲食,讓腸胃等臟腑得到調養,並更大程度地預防和改善某些疾病的發生;學習成長,內在豐富,在關係中修養,通過情緒認知自己,正德正行,內心便會少些恐懼,多些真誠,友愛之心,方能匹配高質量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