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外展上舉困難,做這兩個小動作幫你緩解

2019-11-18   大漠身心療愈瑜伽

手臂上舉困難,肩區疼痛——肩周炎的痛,無人替代的疼!

在瑜伽課堂上這種情況的練習者很多,做手臂體側上舉的姿勢時,舉到一半就因為疼痛無法上舉,只能通過曲肘的姿勢保持。

或者做個別手臂關節的姿勢時,比如牛面式,下側的手臂很難向後伸,還疼痛難耐。

在我們的生活常見這些現象,比如手臂上舉穿衣服時肩膀疼痛,女性梳頭舉臂受限等等,這些是典型的「肩周炎」症狀。

其實肩周炎是一個比較泛泛的名稱,肩周炎是指肩關節周圍出現了炎症,由於疼痛導致了肩關節的活動受限,沒有更具體地指出究竟是哪裡出現了問題。但是通過對肌肉位置和功能的了解,通過對身體的評估,我們可以大概推斷出哪裡出現了問題,以及做出什麼樣的調理練習。

今天我們分享一下引起肩周炎很重要的一塊肌肉——岡上肌

我們先看肩關節的骨骼解剖圖,從圖片中看到肩關節由肱骨頭和肩胛骨關節盂組成,屬於球窩關節。肱骨頭大而圓,關節窩小而淺,所以肩關節的活動性最大,能作屈伸、內收外展、旋轉和環轉運動。但關節囊卻薄弱且鬆弛,所以也是很容易受損的位置。

​岡上肌就位於肩關節最上端,起於岡上窩,止於肱骨大結節。其作用是和其它肌肉一起維持肩關節的穩定,把肱骨頭固定在肩胛骨關節盂窩內,岡上肌收縮能夠使手臂外展,即手臂自體側抬起的動作。

實際上,岡上肌上舉的範圍是有限的,其活動範圍一般在30度左右,想讓手臂更高的舉起來,還需要和三角肌協同用力。比如廚師長期顛勺,為了控制手中的鍋,肩關節在外展30度的角度內活動。還有一部分人群長期手拎重物,電腦前工作時,手放在桌子上,雙手敲鍵盤,做出肩下垂且外展的姿勢,這些人群很容易出現岡上肌受損的肩關節疼痛。

但是在舉臂外展活動中,為什麼會肩關節活動受限,並且出現疼痛呢?

這是由於岡上肌腱位於肩峰與喙肩韌帶狹小的間隙內,而肩峰是肩胛骨肩胛岡外側端,肱骨大結節是肱骨上端外側的骨性隆起。

當肩關節運動時,堅硬的肩峰抵住岡上肌腱和肱骨頭大結節上部,頻繁的關節活動很容易造成岡上肌腱損傷。尤其是肩關節外展,岡上肌腱在肩喙穹下間隙內移動,很容易受到喙肩韌帶和肩峰擠壓和撞擊,會造成岡上肌腱的磨損,並出現炎症。

同時因為岡上肌腱受損,身體自身為了避免疼痛,限制活動,長期收縮,炎症反而會進一步加重。

岡上肌受損的主要表現有:

1、抬肩的活動受到限制,在肩部外展時表現為劇烈疼痛。

2、由於肌腱受損,肩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加重肌肉攣縮,所以肩關節會僵硬,並伴有彈響聲。

3、疼痛弧實驗是很典型的觀察岡上肌腱受損的方法:當手臂外展至60——120度角度時,岡上肌腱被擠壓在肱骨頭與喙肩韌帶之間會引起劇痛。但是在60度以下,和120度以上時,則外展活動正常,且疼痛不明顯。

岡上肌過緊或受損要如何練習呢?

一、拉伸岡上肌

雙肘重疊,右側手肘抵住左側手肘,兩側小臂上下重疊。右手抓住左側大拇指,把左臂向下拉;同時右肘抵住左側小臂向上抬。

小臂要遠離身體前側,與雙肩延長線平行,而且雙肩下沉,不要聳肩。兩個手肘向槓桿一樣,把大拇指向下拉,作用到肩膀上,感覺到左側肩頭有拉伸。

保持呼吸,吸氣,立直脊柱;呼氣,把手向下拉。5-8個呼吸後,放鬆,做2-3組。

二、拉伸岡上肌第二式

患側手臂向後伸,曲肘,試著慢慢地把手向上移動。意識關注在岡上肌位置,體會一點點被拉伸的感覺。如果做這個姿勢困難,可以藉助伸展帶輔助,雙手分別抓住伸展帶兩端,上側手把帶子緩慢地向上提拉,一點點地移動手臂並感受拉伸感強烈的位置。

結合呼吸練習,每次吸氣,稍保持,呼氣,緩慢地把手臂向上移動。

保持5-8個呼吸後,放鬆,反覆2-3組練習。

注意:拉伸岡上肌要輕柔,不可用蠻力,要跟隨自身的感覺,每次移動時,都要覺察身體的疼痛極限點,並結合呼吸停留和保持。

如果疼痛強烈,可以少保持一會兒,放鬆後,再反覆開始。身體的功能是運動,身體的關節和肌肉問題還是要通過運動去改善。

三、脊柱關節正位訓練

身體是一個整體,岡上肌過緊的情況一般會伴隨肱骨內旋、駝背等問題出現,所以平時還要強調脊柱的練習,改善脊柱傾斜等問題。根據評估到的身體現象進行進一步調整和練習,或者找醫生或專業老師給你親自指導,幫你做出更完整的練習方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