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卷腹動作練完後,腰痛加重?搞清這五點原因,安全練習腹肌

2020-04-24   大漠身心療愈瑜伽

做完卷腹動作,腰痛?

本想通過練習卷腹動作強化腰腹核心力量,塑造小蠻腰,最好練出馬甲線。但是沒成想,練習了一段時間,小蠻腰沒出來,腰痛反而加重了。

到底哪裡做錯了呢?

今天我們解析卷腹動作的練習要點!

首先了解卷腹動作啟動哪裡的肌肉?

卷腹動作主要練習的是:腹橫肌、腹直肌、腹內外斜肌!


腹肌位於胸部之下到肚臍之間的肚皮下。當它們收縮時,可以使軀幹彎曲及旋轉。腹部肌肉對於腰椎的穩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並控制脊柱的彈性。

我們作為站立行走的動物,靠雙腿交替行走,很容易引發骨盆的傾斜,還因為地心引力作用,容易導致臟器移位,尤其女性產後,腹肌容易鬆弛。所以我們練習腹部肌肉力量確實很有必要和很重要。但是如果練習不正確,又會引發其它的不適現象,最常見的就是:腰痛。


腰痛的原因,主要因為這幾點原因:

一、仰臥姿勢中,骨盆處於前傾位,腰椎過度前曲。

在這種姿勢中,腰部兩側豎脊肌過緊,導致腰椎抬離地面。

這意味著骨盆處於前傾位,髂腰肌比較緊,導致腰椎縮短。

那麼在做卷腹動作時,髂腰肌腰區段肌肉實際沒放鬆。

在身體抬起和落下的過程中,腰椎反覆擠壓、伸長運動。身體落下來時,腰離開地面懸空,身體抬起來時,又落回地面。在整個過程中,腰肌代償了腹肌反覆收縮,腰不痛才怪。

調整方法:

1、仰臥,曲腿,雙腳踩實地面,雙手放在小腹兩側。深吸氣,腹部向外推。

2、緩慢吐氣,雙手按壓腹部向內收。腹部向下推向腰椎,腰椎伸展沉向地面。

3、在啟動腹部內收的條件下,腰椎貼實地面,保持腰椎的穩定。


二、仰臥姿勢時,腰椎處於傾斜的狀態。

當我們處在一個自覺很舒服的仰臥姿勢中的時候,可能骨盆和脊柱處在一種側傾的狀態中,脊柱也出現了旋轉。

如上圖:髖向右側移,胸椎向左側移,右側髂前上棘偏高,脊柱向左後側旋轉。

隨著脊柱旋轉,左側腰部更容易貼實在地面上。

而右側腰相比左側腰容易抬高,略微懸空。(分別把雙手放在腰部下面,會有明顯對比。)

脊柱出現旋轉,於是在身體向上抬起時,右側腰肌容易先啟動。起身後,上身偏移向髖部右側,脊柱還向相反方向旋轉。

身體反覆抬起、落下過程中,會導致腰椎兩側的肌肉不對稱運動。練完後,造成腰部區域酸痛。

調整方法:

仰臥,雙腿彎曲,雙腳踩實地面向下推,雙手測量一下左右髂前上棘的高度。然後雙手卡住骨盆,把偏高的髂前上棘向下推,讓兩側高度一致。並調整左右腰部都貼實在地面上,同樣藉助呼吸,隨呼氣收腹,延展腰椎。骨盆和脊柱儘量躺在一條直線位置中。

三、在做卷腹動作時,不可讓臀部做為支點,做身體起落的練習。

否則鍛鍊的是屈髖肌(髂腰肌、股直肌、闊筋膜張肌、縫匠肌)。


上圖:臀部為支點,做的是仰臥起坐練習


上圖:臀部為支點,其實啟動了髖屈肌收縮。

調整方法:

卷腹動作,要練習到腹肌,先把腳趾張開翹起來,雙腳腳底向下推地面。

這樣,骨盆略後傾,啟動臀肌,能使腰肌放鬆,腰背部為支點,收縮腹肌,做卷腹動作。


上圖:卷腹動作,啟動到腹肌


上圖:腹部肌肉


四、注意呼吸的運用,隨呼氣,腹部內收的同時,起身向上。

腹部內核心包括:腹橫肌、盆底肌、橫膈膜、多裂肌。它們就像一個圓筒,穩定骨盆脊柱。


呼氣收腹時,腹內壓力加大,腰椎得到穩定支撐,在這時起身,更有效地強化腹部肌肉力量,並保護腰椎。


卷腹起身時,儘量放鬆雙肩,避免肩頸過度用力。

雙手臂可以互相交叉抱對側肩膀。或者雙手放在耳邊,在肩下沉的姿勢中做卷腹練習。

上圖:手抱肩,脖頸放鬆

上圖:啟動腹肌起身,肩下沉


如果沒有啟動腹肌,過多地伸展脖頸,聳肩起身,肩頸肌肉會代償腹肌發力,就會給頸椎施加過多的壓力。甚至雙手用力抱住後腦勺,試著抬起身體,練完會感覺頭暈、肩頸酸痛。

練習時動作放慢,別太著急,啟動腹肌做練習。

總結:

1、卷腹動作要避免腰部肌肉過緊,和代償腹肌發力,所以要調整和脊柱中正位。

2、啟動腹肌練習,雙腳要踩實地面,啟動臀肌,延展腰椎。

3、腹肌練習不可以做仰臥起坐,不可以把臀部做為支點,否則練習的是髖屈肌。

4、結合呼氣起身,能保護腰椎,啟動內核心。

5、肩頸放鬆,不可讓肩膀過度用力起身。要量力而行,不可強迫身體,跟著呼吸做不可太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