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本是餐飲及相關第三產業的旺季,沒想到突然來襲的新冠疫情,讓各行各業都按下了「暫停鍵」,特別是準備大幹一場的餐飲業,損失慘重。
近日,達城羅浮廣場、升華廣場、通川區餐飲協會100餘家會員共同倡議,呼籲美團、餓了麼公司及平台充分體諒餐飲企業當前的艱難,適當降低平台佣金至12%,緩解企業擔負的重壓,更好地推動民營經濟及第三產業快速復甦、發展。
協會、商家 認為外賣平台佣金高
「疫情期間,招不到人,也找不到車,有自己公眾號的大型餐飲店就發動員工,自行配送自救,但中小型餐飲店,就只能依賴美團、餓了麼這些快遞平台配送,緩解疫情期間經營壓力。但美團、餓了麼平台佣金仍然高達18%—24%,非常不利於利潤微薄的餐飲業復甦發展。」通川區餐飲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1月23日疫情爆發到各行各業逐漸復工復產,餐飲業遭受了巨大損失,大型餐飲業有的高達近400萬元,小型餐飲店至少也有近10萬元左右。目前疫情還沒有完全解除,餐飲業也正處於復甦階段,中小型餐飲業銷售仍主要依賴於美團、餓了麼平台。但面對高昂的佣金,最令人擔憂的是,低利潤甚至無利潤的情況下,原材料品質將直接影響食品安全等系列問題。
達州一本土大型火鍋店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在主城區有三家店,由於美團、餓了麼每單提取的佣金太高,他們一直都沒有參與,而是運用自己的公眾號推銷。「疫情期間,從正月初二開始,就有客戶通過我們的公眾號、朋友圈及朋友圈的朋友圈訂餐,然後我們自己配送給客戶。」該店負責人還告訴記者,火鍋的純利潤較低,如果通過美團、餓了麼平台配送,再提取23%左右的佣金,既要保證品質,又要有利潤根本不可能,所以店家要想有利潤,那就只能降低成本,受傷的只能是消費者。
餓了麼答覆稱
餐飲業虧損因素多
對此,記者聯繫了美團外賣達州片區負責人,電話撥通後該負責人一直沒有接聽,通過反覆幾次撥打,該負責人最終接聽,記者表明身份後,該負責人卻稱「打錯電話」,然後掛斷。
餓了麼外賣達州片區負責人鄧海波則告訴記者:「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經營成本,餓了麼在疫情前後對餐飲業商家的佣金提取額度並沒有變化,每單仍是21%,絕大部分用於騎手及後台維護人員工資,只是內部分配上作出了一些調整,如每單給騎手增加1元。」
對於羅浮廣場、升華廣場及通川區餐飲協會的倡議書,該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餓了麼達州平台1月份虧損20多萬元,2月份虧損10多萬元,3月份隨著復工復產虧損降到兩三萬元左右,所以不僅是餐飲業在遭受疫情重創虧損,我們也虧損嚴重,更何況造成餐飲業虧損嚴重的因素還有房租、人工工資等等多方面因素。」
市商務局
盡全力幫助餐飲業復甦發展
「疫情防控還沒有完全解除,各行各業正在復甦、謀發展。」對於羅浮廣場、升華廣場及通川區餐飲協會100餘家會員共同發出的呼籲,達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羅浮廣場、升華廣場及通川區餐飲協會與美團、餓了麼還處於企業間的協商階段,並沒有訴求到市商務局。「如果他們能夠協商當然很好,如果不能,市商務局將盡全力幫助本地餐飲業復甦發展,向美團、餓了麼公司及平台爭取餐飲企業利益。」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