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課題組於2019年10月中下旬對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萬餘戶城鎮居民調查顯示,2019年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為317.9萬元,北京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約892.8萬元,是新疆的7倍。
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317.9萬元
家庭資產以實物為主,住房占比近七成,住房擁有率達96.0%
金融資產占比較低,僅為20.4%,更偏好無風險金融資產
中青年群體負債壓力大,債務風險較高
老年群體投資銀行理財、資管、信託等金融產品較多,風險較大
剛需型房貸家庭的債務風險突出
該課題組是在2019年10月中下旬,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對3萬餘戶城鎮居民家庭開展了資產負債情況調查。
家庭總資產均值為317.9萬元
調查數據顯示,城鎮居民家庭總資產均值為317.9萬元,中位數為163.0萬元。均值與中位數之間相差154.9萬元,表明居民家庭資產分布不均。
將家庭總資產由低到高分為六組,最低20%家庭所擁有的資產僅占全部樣本家庭資產的2.6%,而總資產最高20%家庭的總資產占比為63.0%,其中最高10%家庭的總資產占比為47.5%。
此外,調查報告顯示,區域間的家庭資產分布差異顯著,經濟發達地區的居民家庭資產水平高。
41.5%家庭有兩套及以上的住房
調查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戶均253.0萬元,占家庭總資產的八成。
我國城鎮居民家庭的實物資產中,74.2%為住房資產,戶均住房資產187.8萬元。居民住房資產占家庭總資產的比重為59.1%。我國城鎮居民家庭的住房擁有率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為58.4%,有兩套住房的占比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為10.5%,戶均擁有住房1.5套。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此前指出,我國居民財富過於集中在房地產,金融資產只占30%,股票和基金、保險和養老金比例偏低,這幾類資產合計僅占居民總資產的8%,而韓、日、美這一比例分別為20%、30%和56%。
在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的情況下,剛需型房貸家庭的債務風險突出。
受調查家庭中,43.4%的家庭有住房貸款。有房貸家庭的資產負債率、金融資產負債率和月償債收入比分別為16.5%、101.5%和29.0%,債務風險明顯高於平均水平。其中剛需型房貸家庭的債務風險尤其突出,這三項指標分別為24.2%、151.3%和33.0%,均為所有群體中的最高值。
房貸是家庭負債的基本構成
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城鎮居民家庭運用槓桿現象較為普遍。受調查家庭中,有負債的家庭占比為56.5%。有負債的家庭中,戶均家庭總負債為51.2萬元。
從負債來源看,城鎮居民家庭的負債以銀行貸款為主。有負債的居民家庭中,戶均銀行貸款49.6萬元,占家庭總負債的96.8%。銀行體系外的負債占比低,僅為3.2%,其中民間借貸和網際網路金融產品貸款的戶均負債額分別為1.2萬元和0.1萬元,占家庭總負債的比重分別為2.4%和0.2%。
從負債用途看,房貸是家庭負債的基本構成。
調查顯示,75.9%的居民家庭將負債用於購房,24.8%的居民家庭用於日常消費,12.8%的居民家庭用於買車或車位,9.6%的居民家庭用於裝修或購買家電,9.3%的居民家庭用於實體經營,9.0%的居民家庭用於教育,3.9%的居民家庭用於醫療,2.3%的居民家庭用於金融投資。
從償債能力看,調查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償債能力總體較強。城鎮居民家庭償債收入比平均為18.4%,其中房貸償債收入比為9.1%。但工薪階層債務償還壓力明顯。分職業看,戶主為企業一般員工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家庭月償債收入比相對高,分別為22.5%和19.9%,均高於平均償債收入比。
更偏好無風險金融資產
受調查家庭中,有99.7%的家庭擁有金融資產,戶均金融資產64.9萬元,占家庭總資產的20.4%。
調查顯示,居民投資偏穩健,家庭無風險金融資產持有率高。無風險金融資產的持有率高於風險金融資產的持有率,受調查家庭中無風險金融資產的持有率為99.6%,戶均35.2萬元;風險金融資產的持有率為59.6%,戶均50.1萬元。
高資產、高學歷家庭參與風險金融市場的意願更強,金融資產表現形式更加多元化。從學歷水平看,學歷越高的家庭金融資產表現形式越多元化。隨著戶主學歷水平的提高,家庭持有活期與定期存款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持有銀行理財產品、網際網路金融及股票、基金等金融資產的比例有所上升。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稱,在剔除新漲價因素後,發現實際上自2001年開始,居民就更傾向於增加對金融資產的配置。如果將2007年、2014年的兩輪大牛市因素剔除掉,居民在過去20年間始終在不斷的增配金融資產。
中青年群體負債壓力較大
雖然我國城鎮居民家庭償債能力總體較強,但仍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比如,中青年群體負債壓力較大,債務風險相對較高。戶主年齡在26~35歲的居民家庭債務參與率、戶均債務規模、資產負債率、債務收入比都要高於其他家庭。中青年家庭由於面臨購房、成家生子、子女教育等多方面的支出壓力,負債現象更為普遍,債務負擔相對較重,償債壓力相對較大。
另外,老年群體投資銀行理財、資管、信託等金融產品較多,風險較大。調查顯示,戶主年齡為65歲及以上居民家庭投資銀行理財、資管、信託產品的均值為23.9萬元,是總體平均水平的1.4倍,占其家庭金融資產的比重為34.8%,遠高於其他年齡段水平。
調研發現,儘管資管新規出台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部分銀行代理銷售的第三方投資理財產品風險較高,但仍有不少居民認為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本金不會損失,實際投資風險與居民投資安全性預期存在較大差距。65歲以上的老年群體處於收入來源減少的人生階段,將大量資金投資銀行理財、資管、信託等金融產品,增加了投資及養老的不確定因素。
部分低資產家庭資不抵債,違約風險高。受調查家庭中,總資產低於10萬元的共有792戶,這些家庭的資產負債率為30.7%,遠高於其他家庭,其中有106戶家庭的資產負債率超過了100%。這106戶家庭多數無房無車,僅有少量存款,戶主主要從事個體經營或其他職業,沒有穩定收入,負債卻相對較高,一旦遇到意外情況,違約風險較高。
來源 | 川報觀察
編輯 | 陳玉洪
責編 | 潘丹
值班編委 | 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