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沙縣,吃就行了

2021-01-03   國家地理中文網

原標題:去沙縣,吃就行了

關於福建沙縣小吃有幾個不一定是權威的說法,據說沙縣小吃的品種有240多樣,全縣有半數以上的人口以經營小吃為生;甚至在全中國的大街小巷,沙縣小吃的招牌也司空見慣,如果身為中國人卻沒吃過一次「沙縣小吃」,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如果說最正宗的——你吃過沙縣的沙縣小吃嗎?

攝影、撰文:黃橙

要來沙縣吃沙縣小吃

沙縣的朋友總是對我說,你一定要去沙縣實地品嘗,否則無法領悟沙縣小吃的真正精妙。 在他們看來,沙縣小吃離開沙縣這方水土,已經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純正的原味。他們為我製造了一個懸念,讓我懷想。

沙縣小巷的夜色:沙縣位於福建省中部,西鄰三明,東接南平。

我抵達沙縣,乍看這個縣城,好像沒什麼特色。但來過沙縣的人為什麼一談起這裡就容光煥發,雙眼發亮,尤其口舌生津呢?

歷史悠久的福建沙縣板鴨,宋朝宰相李綱將沙縣板鴨譽為禽肉之上品。

炒木槿花

營養面!

尋香之旅意味著要走很多街巷,很多靈巧的手猶如變魔術一樣將精妙繁複的 扁肉、芋餃、米凍、豆腐丸、泥鰍粉干……端到你面前。我只來了兩天,我無法嘗遍品種繁多的沙縣小吃,然而,唇齒間豐富的味覺告訴我,沙縣人是真的把小吃當作民間藝術,他們不僅創造了匪夷所思的小吃品種,而且天天享受著它們。小吃是他們的至愛;而後。才是謀生的手段。可以說,中國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像沙縣這樣, 與小吃血肉相連的地方

臥虎藏龍的小吃

沙縣扁肉,寒冬來上一碗好頂贊

扁肉是福建叫法,在上海叫餛飩,在四川叫抄手,在廣東叫雲吞。這樣普通的小吃,卻被沙縣人做成別人很難望其項背的經典小吃。其奧妙至少有兩點:一是做肉餡的豬後腿肉必須新鮮到 「刀插進去肉還會跳」;二是豬肉只能用 木棰敲打成肉泥,不能用絞肉機。只有這樣,豬肉變成肉泥卻纖維不斷,沙縣扁肉美妙的Q感即源於此。

捶打一斤豬肉要花費半個多小時的人工,如此艱辛並耐心地做一種小吃,對於沙縣人來說是一種源遠流長的習慣,它比都市人所謂的職業操守更為堅貞。

扁肉餡發出亮麗的光澤

我特別喜歡看拌了少許鹽巴、味精、糖和少許醬油之後的肉泥,那亮麗柔媚的光澤會讓人心生愛意。很難想像如此溫順的肉泥,入水一燙,就成了彈牙的尤物。忽然領悟,沙縣扁肉之名是取其製作之關鍵: 扁打豬肉;而廣東雲吞應是取其在瓷碗里似朵朵飄浮不定的雲彩。

在小吃高手林立的沙縣,寶珠扁肉能成為看家絕活,除了店主的用心,應該還有調味上的獨到之處,但獨門秘技並不便於深入探聽。

廟門扁肉,門面寬闊,名氣比寶珠小吃店還要大。我比較了一下,寶珠與廟門兩家難分伯仲。

沙縣每家小吃店的經營項目大多在10種以上,寶珠小吃店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芋餃和泥鰍粉干;廟門扁肉店則有美味的蔥花拌面,與扁肉成為絕配。

以寶珠小吃店為中心,廟門扁肉在右,佳蘭燒麥在左,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這裡的燒麥以細皮嫩肉聞名,細皮是麵粉與木薯粉混合擀成的,嫩肉里有粉絲、瘦肉、香菇、冬筍等。只見四隻手上下翻飛,包出來的燒麥猶如雪白的果凍一般,煞是可愛。放到蒸籠里蒸熟,再薄薄地刷上豬油,視覺效果極佳,個個晶瑩似玉,吹彈可破;配上一碗燙嘴豆腐,夫復何求。

佳蘭燒麥

其實,燒麥還是有所求的,求的是 豆豉油。只有蘸了它,燒麥的鮮美才能展露無遺。燒麥上桌時,必定有一碟色澤清亮淡紅的豆豉油同行。豆豉油是做豆腐時的一種副產品,味道鮮香微咸,保質期不超過一天,在外地的沙縣小吃店餐桌上,可以說難得一見。終於信了沙縣朋友的話: 沙縣小吃離開沙縣這方水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純正的原味。

甜燒麥和咸燒麥

沙縣還有一種甜燒麥,是夏茂鎮的特產,在縣城逛了許多家小吃店都尋不到。好在沙縣城裡有一個集大成的小吃美食城,是為那些不懂得或懶得尋訪小作坊的賓客開辦的。

在我的印象中,凡是號稱美食城的地方通常沒有美食,但這個觀念在沙縣不大適用。

這裡的廚師都是從民間網羅來的小吃製作高手。我喜歡的甜燒麥就是在這裡品嘗到的。甜燒麥的外皮也是麵粉和木薯粉擀成的,餡料是 白糖、餅丁、紫菜、花生末等,而這樣的搭配如果掌握不好火候,太容易成為笑柄。

在美食城,我還品嘗了幾樣難忘的美食,忍不住要記錄下來: 白切鵝肝(與法國的香煎鵝肝可以媲美)、紅谷豆腐丸湯、米凍、糦粿(與芋餃味道相似,形狀不同)。

紅菇豆腐丸湯

紅菇豆腐丸湯,那種入口即化的舒心啊。

吃得太飽了,沙縣城郊有一座淘金山非常適合消食散步。淘金山這個名字很俗,然而景區一點都不俗,最奇異的莫過於野生千年鐵樹群,火山噴發遺留下的如巨屏層壘的三疊岩,還有八百年名剎和佛光洞。

天然氧吧 淘金山

淘金山千年鐵樹群

在淘金山曲徑上散步時,我還有一個意外的發現,一片高達七八米的苦櫧樹,其中一顆樹上掛著小鐵牌,上面寫著: 「種子含澱粉,味苦,可作米凍。」可以想像,在逝去的貧困歲月里,這樣的樹種給沙縣人帶來何種歡欣與慰藉。

米凍,本來作為主食卻神奇地變成菜肴。

夏茂鎮,沙縣小吃發源地

到了沙縣,夏茂鎮是不能不去的。 它是沙縣小吃的發源地,目前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沙縣小吃店主十有八九都是夏茂鎮人。

夏茂鎮風情

夏茂鎮地處沙縣西北部,毗鄰將樂、順昌、明溪三縣,距沙縣城關四十公里左右。車子快開進夏茂鎮時,迎面一顆古樟樹很是奪人眼球,粗壯的樹幹上綁著好多扎著紅布的許願罐著實讓人驚奇。

夏茂鎮的許願樹

更令我驚訝的是,離古樟樹不遠的小祠堂寫著一副對聯:「漢代司農裔,唐室王侯家。」橫批:「百世流芳」。聽說這是羅氏祠堂,夏茂鎮的羅氏家族僅明清時期就出過一門雙提督、三代九將軍。

夏茂鎮街頭小攤

烈火出美味

在沙縣說起夏茂鎮的牛系列,當眾就有人流口水。 一頭牛能做60多道菜肴。

燙牛肚邊和燙牛百葉

麻辣牛肉乾

此前聽說過燙牛百葉,沒聽過燙牛肚邊;聽說過米漿灌牛腸,沒聽說過米漿灌牛肺;聽說過吹牛皮,沒聽說過洋蔥炒牛皮;牛鞭可燉、可紅燒、可火鍋;牛腩可蔥爆、可水煮、可粉蒸……絞盡腦汁,你對吃的想像力也未必有夏茂鎮人的豐富。

中草藥燉牛鞭

夏茂鎮不僅出美食,還產美酒,夏茂冬酒味道微甜,宛如少女之微笑,容易醉人。在牛系列的異彩紛呈中,冬酒絲絲入扣,拒酒於千里之外的我也難免被「腐蝕」。

夏茂鎮溪灘牧場

如今,沙縣小吃的門店在全中國已超8萬家;但關於沙縣小吃的精髓,或許依然無法真正離開沙縣這方水土。也只有身在沙縣,才能感覺到那個與小吃血肉相連的地方。

購買2021國家地理中文日曆

再「見」月球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