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與理想——中國式家庭教育

2019-11-10     楊柳與他的文字

##中國式家庭教育#家庭是社會的單元,當家庭的個性特點得到普及,它便成了社會的一種思維共性,同樣的,社會的背景文化也會極大程度地對家庭教育產生影響。中國式的家庭教育便因其特殊的歷史發展而常帶著幾分務實又理想化的矛盾特色。

說起中國家庭教育的「理想化」,可往上一直追溯到春秋時期,千年前面對禮崩樂壞、社會動盪的局面,孔子主張恢復周禮、遵循宗法制度,將「仁」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一個家庭間相親相愛,則推廣到社會上,可由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發展為君賢臣忠、上下和諧的理想狀態,如此說來,家庭教育在中國的社會活動中占有非同尋常的重要地位。所謂「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古人很早便意識到,不可簡單地將家庭所教育的對象看為延續香火的子孫後代,他們更是社會與民族發展的新生力量,一切道德的根基,要從子輩教育建起。

因而「仁」成為了教育的核心,「禮」作為行為準則,符合「仁」與「禮」的內在與外在的雙重要求,便是符合「義」的道德價值標準。而為了更好地規範社會以趨緊於這種理想狀態,董仲舒提出系統的「三綱五常」,中國式家庭教育因此帶有鮮明而厚重的倫理色彩。

這種教育方式注重人文、重視秩序,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的教育思維在一種相對完善的理論體系下周而復始地運轉,維繫著社會的穩定,而它帶來的弊端也顯而易見:一味地側重綱常禮教、追求理想的仁愛,使得宋明理學片面地重義輕利;思維的僵化和局限也導致了近代中國的落後,在危急存亡之秋,西學的引入便對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思想產生了巨大衝擊——為救亡圖存,「務實」成了近代中國家庭教育乃至社會教育中的當務之急。

腐朽僵化了的「孔家店」或許已被打倒,而在這動盪的思想變革之後,人們卻忘了在心中再豎起一桿象徵理想的旗幟——觀當下社會,家家都有本「小兒難養」的經,但提及「教育」一詞,有多少父母長輩堪稱有幾分不俗心得?多少成人盼著把孩子「拉扯大便算功德圓滿」,但在這養兒的過程中,又有多少言行表率堪稱「教育」?

如今的中國式家庭教育也已自成模式,父母對子女的愛古今中外未曾衰減,可愛的出發點雖未變,愛的步伐卻又走上了極端的「務實化」。當「狼爸」、「狼媽」作為「摧殘式」教育者火在網上時引人熱議時,少有人意識到,教育子女時造成的更深傷害往往是「隨風入夜,淹物無聲」的。望子成龍、手拿棍棒逼迫者有之,而同時還有一類家長,他們採取懷柔政策,每天小心翼翼體察入微,無聲地將務實的期許融入呵護的行動中。面對家長渴求子女「獲取功利」的心,子女最害怕的是無情的棍棒,還是更無顏辜負的熱牛奶、溫咖啡?里爾克說:「憑著這溫柔的姿態,你可以把握整個世界。」中國式家長不知不覺成了其中好手,無論是否使用棍棒,中國式家庭教育,竟變得普遍存在著用愛來互相脅迫、用負罪感來彼此捆綁。

只為考試只為賺錢的教育目的根植在人們心裡,中國的家庭教育模式殘存著父輩對子輩的絕對支配,卻又喪失了以家助國的那份大仁大義。心疼當今受重重壓力逼迫著成長的孩子,卻更心疼他們汲汲營營勞而少功、愛而少得理解的父母,其實這樣的父母不也是極端務實化以至功利化家庭教育的受害者嗎?他們雖然年齡與技能上早就成年,但在道德思考和教育理念上,卻大多沒有脫離「追逐利益」的教育循環而形成較為獨立的深入見解。當教育脫離了推動社會發展這一根本出發點時,教育的結果便也易於蒼白。

「理想化」是中國教育沿襲歷史所獨到的,「務實化」是順應時代加快發展所需要的,這兩者看似矛盾,其留福子孫、造福社會的初衷卻絕未曾矛盾,只是各自的側重點不同。如何平衡行為上的踏實務實與思想上的崇高理想,是每一位長者在教育子孫時所應審慎思考的。家庭教育本就關係受眾的人生髮展,更何況冠以「中國式」的抬頭,為促進社會高效而充滿仁愛地長遠進步,無論父輩子輩,都需共思共勉,把握分寸,別讓務實成了功利、理想成了天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IUjWG4BMH2_cNUgwI2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