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還一事無成?不妨從這幾個方面來改變現狀

2019-08-28     沐丞的自由生活

文/沐丞

真正的一事無成一定因為自己的懶惰,一切歸罪於家庭環境、社會公平、教育資源等,都是找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我有一個同事,只有高中學歷,但是依然憑藉自己的技術進入了BAT,現在跳槽到我們公司,拿著比那些高學歷的人才高一倍甚至還多的工資。我想這跟他不斷精進自己的能力和技術是分不開的。以這樣低的學歷,獲得面試機會,並能通過大公司重重考核,肯定是付出了不少努力。

所以,如果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提升自己。

一、學歷。學歷低的一定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學歷,想盡一切辦法,不要在自己還年輕的時候就讓自己一輩子停留在低學歷的背景中。上面提到的那個高中學歷的同事,他就在上班時間考取了自考本科,且不管有用沒用,至少能給用人單位看到是一個不斷學習的人。

二、技能。如果有工作的就要利用工作的機會提升自己的技能,就看比自己優秀的人會什麼,不要總是抱著打工者的心態,那一份工資做一份事情,這樣只會被同齡人甩在身後。不僅僅是崗位的技能,還要看看上下游的工作,要做技能的拓展,還有諸如英語、演講、寫作這些底層的能力。如果你工作都沒有,那就想辦法擁有自己心儀的工作所必備的技能,而不是看自己只能做什麼。

三、愛好。培養一個健康的愛好,這個愛好可以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可以是有創造性的、強健身體的、提升精神水平文化修養的、甚至是可以賺錢變現的。一定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娛樂休閒上。正如傅首爾在奇葩說里的觀點,你要不是娛樂生活搞得好,你也不會那麼普通。你都感覺到自己一事無成了,還是每天刷劇打遊戲,你只會從一事無成的年輕人變成一事無成的中年人。

四、理財。理財就是理人生,學會一些理財的基本知識並加以實踐就是告別一事無成的最好的起點。理財並不等於發財,而是更好的規劃自己的財物資產,培養更健康的消費觀,從而過上更理想的人生。

很多女性也過早放棄了自己的人生,20、30、40歲都是一些關鍵的節點。

20歲的女性是剛走入職場的新人,這個時候個人資產本身就非常少,根本就不需要考慮資產配置的問題。這個時候最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讓自己升值,最好的辦法就是投資自己。在工作方面要積累經驗,提升工作崗位相關的技能,學習前沿的知識。除此之外還要培養自己的外語、演講、寫作這類基礎能力。不用想著節省存錢,而是要儘量把錢花掉,並且花到個人提升上。在職場初期如果沒打好基礎,到中年時也只能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者了。

30歲的女性將面臨兩個重要的選擇,一是繼續在職場中突破獲得晉升,二是考慮逐漸回歸家庭。30歲的女性來到生育年齡的末期,如果籌劃生孩子,那麼備孕、懷孕、哺乳幾個階段可能長達2~3年,這個時候很難再有工作上的全力以赴。但是如果選擇繼續突破工作,那麼將面臨越來越大的生育年齡,在各方面的壓力也會陡增。不管怎麼樣,這個時候的女性都不容易。因為已經工作了10年左右,一般來說都是小有積蓄,這個時候的確要開始思考資產配置,經濟獨立是現代女性的一個重要指標,不應該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另一半身上。所以必要的固定儲蓄、短期理財、少量的投資、保險等都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配置起來,要做到即使是失去工作在短時間內也不會發生經濟危機。

40歲的女性可能已經面臨職場的末期,要麼是進入女性比例很少的管理層,要麼可能變成沒有競爭力的中年打工者,這個結局其實取決於20歲和30歲這兩個階段的決定。大部分這個年齡段的職場女性已經不會將職場作為自己的主戰場,而是開始已經回歸家庭,開始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其實這樣的風險是比較大的,因為一方面家庭的收入少了一份,家庭的經濟健壯性受影響,一方面自己沒有了收入,家庭地位可能會受影響。一旦家庭的經濟支柱出了意外,整個家庭可能會面臨危機。這個年齡段的女性要合理分配家庭的收入和支出,做好家庭的財務管理,要規劃好家庭的日常支出,子女教育以及雙方父母的養老、自己的養老等,切不可因為自己的老公收入高就把自己變成了《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

作者簡介:簡書、今日頭條簽約作者,LinkedIn專欄作者,隨手記等各大財經類平台特邀理財作者。已出版個人理財書籍《理財要趁早》、《輕鬆做財女》、《理財趁年輕——願你過上想要的生活》,職場勵志書籍《努力,是為了可以選擇》、《職場精進之路——從巨嬰到大咖》、《畢業五年,拼什麼成為5%的人》等。微信公眾號:沐丞的自由生活(ID:mucheng-lif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AVh6GwBJleJMoPM-m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