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變得真正低劣時,除了高興別人的不幸外,已無其他樂趣可言

2020-03-27     徐老游

人變得真正低劣時,除了高興別人的不幸外,已無其他樂趣可言

李強好書伴讀 今天

以下文章來源於量子學派 ,作者十七進位


人變得真正低劣時

除了高興別人的不幸,已無其他樂趣可言

文:十七進位 編:先知書店店長、李強


最近聽到一個故事說:有一群小孩以一種幸災樂禍的口氣說:美國疫情很快世界第一了。


這些小孩基本上很少關注社會事件。他們受到的教育都集中在知識層面,儘量遠離現實世界。


但,沒想到竟然一開口就討論萬里之外的美國疫情,而且是以一種「幸災樂禍」的口氣。


看來,這場疫情不僅是身體的免疫測試,也是精神的試劑檢測。這些平時沉默不語的小孩,突然之間變得像鍵盤上的某個陌生人。這樣的人並不少。需得說說,精神上的病毒比身體上的病毒更可怕。


學會「獨立思考」

別跟著別人創造的情緒走


在這個社交時代,很多人在炮製情緒假消息,更多人願意傳播這樣的內容。

這些內容不是在培養「人性之善」,而是在釋放「人性之惡」。


這個時候就要用邏輯去看待新聞,用思辨去閱讀消息。


有一個「莆田系」的人在他運營的幾十個公眾號里發布「世界失控了」「華商太難了」這樣的假消息,手段並不高明,內容和圖片稍加查證就知道是忽悠,這樣一個身處二線城市的普通人,他在掌握世界華人的命運,竟然還有很多人關注他的號。



這裡有幾個問題要思考下:


第一他為什麼要編造這樣的內容;第二為什麼有人相信這樣的內容。


他編造這樣的內容是因為有很多人喜歡類似內容,人性弱點之一就是喜歡看別人笑話來提升自己幸福感,尤其是那些出國華僑的笑話,然後分享轉發。


一部分人相信這些內容是因為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看到「北美留學生XX」「掌上歐洲XX」這樣的號,以為對方在記錄這個城市,渾然不知這個號可能是身在中國城鄉結合部的摳腳大漢。


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人,他們「有意無意」的相信這些謠言並轉發,這些人並不真正關心疫情,只是用他人的不幸來撫慰自己的卑微。


這樣的情緒化內容,充斥著幸災樂禍,極容易得到傳播,並形成一種強大聲勢。


這個時候,獨立思考就特別重要。


應該具備什麼樣的「世界觀」


「獨立思考」之前,要有一個健康的「世界觀」。


因為疫情的關係,同學媽媽在考慮要不要讓在美國讀書的同學姐姐回來。


這個問題,本來很簡單,現在因為疫情變得複雜。


有個小姐姐從義大利回國,被隔離在酒店,因為要礦泉水與工作人員吵了起來,引發輿論。


網絡上流傳「建設祖國你不行,萬里投毒第一名」類似聲音,就是說海外華人不應該在危險時候回來,中國疫情才好一些,你們這些人又回來搗亂。



武漢疫情告急時,來自海外華人的援助並不少。


在這裡,我們不去批評這個小姐姐,因為很多人已經批評過了,在這裡,我們要客觀的談一談個人的「世界觀」問題。


1.對這個世界要多點博愛,少點仇恨。都是第一次做人,誰也不欠誰。

2.和全世界攜手,共享信息和科學,才有可能對抗病毒。

3.沒有哪個國家是一座孤島,其它國家受傷一定會影響到自己。

4.越開放越強大。物理上可以暫時隔離,但精神上一定要面向世界。

5.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嘲笑它國疫情蔓延,就是對災難和逝者的褻瀆。

6.和平和發展是主題,別人為挑起事端,國家與國家之間不是「零和遊戲」。


現在海外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沉渣泛起,仇華情緒上升,民粹席捲世界。在與全世界交往時,一個普通公民也要姿態溫和謙虛有禮,這是文明世界的品質,也許因為一個善意的小動作,可能讓全世界感受到華人的溫暖。


愛一個人要落到實處

不要流於虛無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這是一個人的樸素情感,無需贅言。但祖國、人民是一個抽象概念,是一個不可數名詞。


不但小孩觸摸不到,大人很多時候也會覺得空洞。


好的教育,是在讓自己愛這些抽象名詞之前,首先教會愛身邊一個個真實的人。只有愛身邊一個個真實的人,才有可能最後去愛這個整體。


疫情期間,幫媽媽洗碗,幫忙做飯、擇菜,自己洗衣服,為她減輕一點負擔,這就是愛。當有小弟弟小妹妹提問時,耐心幫忙解答,這就是愛。


如果連幫助媽媽的心都沒有,連最親的人都不知道怎樣去愛,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就是一種口號,一種虛無和喊著口號的「愛」。


在中國激烈燃燒的那段歲月,很多人「心懷大愛」,然後連自己父母都揍,這種天天喊著愛國的人真的有「愛」?


如果不愛身邊的人,就不可能愛更多的人。


現在要做事情,就是努力學習,口號只會讓愛國變得廉價。


真誠,不要做一個「假笑」的孩子


疫情期間有一個小朋友唱了一首《方艙醫院真神奇》的歌,受到很多人質疑。


這是一個純粹的教育問題,因為這個小朋友才11歲。


當然,這件事情不是小孩的問題,是大人的問題。


有人批評說現在疫情期間,這樣的歌有讚美災難之嫌。


有人批評這首歌的內容與現實不符,沒有深入生活。


這些可能都不是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應該在於,這個唱歌的小朋友的笑是裝出來的,是一種職業笑容,是一種皮笑肉不笑。


笑容來自於你的內心,這是屬於你最珍貴的權利,你不用去做一個「假笑」的孩子。


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人可以控制你的「笑容」,包括自己的父母。


所有喜怒哀樂,都是最真誠的表達。真,對這個社會來說太重要了。


別輕易相信「陰謀論」


這個話題有點凝重,但還是要講一下。


什麼是陰謀論呢?就是在自己不知道真相的情況下,推斷其它人在使用陰謀詭計。


例如:


有些人認為此次病毒來源於美國的實驗室,它是來謀害中國人的。

有些老外則認為此次病毒來源於中國實驗室,它是來謀害老人的。


這兩種說法都是陰謀論,因為它們都沒有證據,缺乏邏輯,只要思考就會發現很多破綻。


任何專業人士都知道RNA病毒變異性太強,最終會反噬所有人。如果是誰製造了病毒,難道這基本的知識他不知道嗎?


如果一定要這麼想,那在這裡我們要注意一個法律詞語叫「舉證責任」,也就是說「誰主張誰舉證」,意思是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收集或提供證據的義務,否則就是信口開河。


如果沒有足夠證據,不要揣度他人惡意,就算小孩子也不可以,這叫「誅心之論」。


所以,這應該是由科學家來討論的科學問題。


全世界有不少人喜歡陰謀論,因為它會讓頭腦簡單的人覺得自己不簡單。


如果長大後深刻一點更好,但如果不能,就簡單一點,沒必要沉迷「陰謀論」而覺得自己不簡單。


陰謀論對誰都沒有好處,它會讓自己變得陰鬱,讓人與人之間產生隔閡,甚至讓國家之間產生仇恨。


解決主要問題,別「鑽牛角尖」


如果只有6歲,可以鑽任何牛角尖。但如果成人了,就開始要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例如:


媽媽問你作業做完沒?你惱羞成怒反問你媽「為什麼這麼大聲,你不是教育我要有禮貌嗎?」


你不去解決作業這個「主要問題」,卻故意轉移話題,然後在這個次要問題上與你媽較勁。


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定要討論也可以,先把作業做完再來討論媽媽為什麼大聲的問題。


同理,這次疫情出現之後,首先要解決的是治病救人,其次是保護更多人,再次是研究疫苗,同時並行的是找出病毒是如何生長起來的,以免未來再犯同樣錯誤。


這個時候把精力集中在病毒名字的爭執上,要麼頭腦糊塗要麼轉移視線。


房子失火了,首先應該滅火,然後隔斷火源避免燒到其它房子,最後再來討論新聞稿里大火的名字。


越是重要的人,越是重要的國家,更應該攜手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打嘴仗。

這個時候忙著打嘴仗的人,維護的不是族群利益,而是在丟自家臉面。


謙虛,別動輒讓人家「抄作業」


抄作業的孩子不是一個好孩子,叫別人抄自己作業的孩子也不是一個好孩子。


如果出於特殊原因,需要讓別人來抄自己的作業。


那麼要問問自己,第一自己的作業做得怎麼樣,第二自己的作業做完了沒?


這次疫情,我們失去了3000多同胞,我們的作業真的做好了嗎?


你如果要讓別人來抄自己的作業,我們不是來比爛的,是來比誰更優秀的。


看看日本、看看新加坡,再看看德國,作業做得不比我們差。


新加坡防疫情況


第二是我們的作業做完了沒?那些重症患者都出院了沒?病毒原理找出來了沒?特效藥有了沒?疫苗現在準備好沒?輸入型病毒該如何來處理?如果冬天復發該怎麼辦?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哪有時間呟喝著讓別人來抄作業。


自己不謙虛,這是因為小時候鼓勵得太多,所以現在越來越得意了。


但現在長大了,要開始學會謙虛,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別動輒叫別人抄自己作業。


學會認錯是一種能力


學會認錯之前要學會接受批評。


小時候聽到的都是讚美、表揚、鼓勵、鮮花、掌聲。


長大之後,要知道很多時候批評可能是一種更大的善意。別習慣了讚美,別人說幾句大實話就怒不可遏……


沒有人不犯錯,一個不犯錯的人不是人。所以犯錯並不可恥,重複犯錯才可恥。


只有承認自己犯錯的人,才不會重複犯錯,才不會犯大錯。只有承認自己犯錯的人,才會得到他人的原諒。一個不認錯的人,最讓人反感。這在全世界都一樣。


小小朋友都愛甩鍋。長大了就不能這樣了,那叫巨嬰。


現在長大了,如果給人帶來麻煩,主動承認錯誤,大家都可理解,這是解決麻煩最有效的方式。


否則,你可能在後面要犯一千個錯誤去彌補最開始的那個錯誤。


強者會主動認錯,因為他控制著局勢。弱者只會嘴硬,因為不知道後果如何。


如何原諒他人,

這是一個複雜命題


孩子可能會說,很簡單,不是從小教育我要寬容大度嗎,我統統原諒。


不是這樣的,善良要有牙齒,原諒也有底線。沒有邊界的原諒讓原諒失去價值。沒有底線的原諒則是在縱容惡。


舉個例子:我們該原諒訓誡警察嗎?


是的,可以原諒,如果他只是在正常執行任務。但我們不能原諒對法律的踐踏。可以原諒個人,但不能原諒這種現象,否則這樣的事情還會發生。


再舉個例子,我們該原諒武漢中心醫院的領導嗎?


我們不能原諒這個人,因為這顯然不是偶然失誤。也不能原諒這後面所隱藏的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如果原諒以後有更多人會受到傷害,這個國家也會蒙受更多損傷。


我們可以把原諒簡化成兩種模型。一種是個體對具象(個體)的原諒,一種是個體對抽象(整體)的原諒。


如果個體所犯錯誤是失誤的、偶然的、輕微的,並且懺悔的,可以原諒。如果不是,則不可原諒。


如果對象是抽象的(整體),例如官僚主義,則不可原諒,原諒抽象就會沒有任何人承擔責任,會縱容它繼續犯下更大的惡。


結 語


一場災難就是一本教科書,所有人都是學生。不僅是小孩,大人也是如此。面對死亡,誰也沒有資格「沾沾自喜」,更不能「幸災樂禍」。武漢和紐約都一樣,那不是一個個數字,而是一個個生命。


病毒是所有人的敵人,今天它在吞噬歐洲,明天就會反噬中國。我們不能被社交媒體時代的情緒主導,因為他們追求的只是流量。


在一個缺乏常識的時代,真實信息、理性聲音、邏輯思考都太少,獨立思考更加重要。


關注徐老游

跟著老徐看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kcWGnEBnkjnB-0zYWi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