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平:應該自信,斷不可自大

2020-03-26     徐老游

徐世平:應該自信,斷不可自大


以下文章來源於重讀歷史 ,作者徐世平

重讀歷史

從特定的角度讀中國的歷史

今天,不少人在轉兩張來自義大利的照片。

照片沒啥特別,也沒什麼視覺的衝擊力。標題文字卻是抓眼球的,「義大利升起中國國旗」、」義大利扯下歐盟旗幟,升起五星紅旗「,等等,以此說明,中國人在義大利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不過,許多信息,似乎都缺了「5W」,時間地點人物等等,語焉不詳。查了半天,讀了無數篇相關的文章,我才弄明白了,原來是一位義大利人,在一個自家公司(風車製造商)的門前旗杆上升起了五星紅旗。顯然,這就是一件偶發的小事,結果被中國的媒體(包括自媒體)集體放大了,似乎想以此說明中國的大國風範、展示強大的中國力量。

如今,網絡上各種演繹充斥。主要是說,歐美國家都有大量懸掛旗幟的習俗,以示他們的忠誠度、歸屬和認同感。義大利用中國國旗取代歐盟旗幟,就是想表示對歐盟不作為的憤慨和對中國的衷心感謝。有意思的是,圖片中的主人公,似乎並沒說什麼話,也沒見有什麼人採訪他。他的動機,究竟如何,估計大家也都是猜的。

疫情當前,義大利正經受巨大磨難。中國政府和人民,表現出應有的擔當,伸出了援助之手。在我看來,這就是國際合作的精神,也是人道主義的精神。中國所做的一切,我認為都是應該的,完全用不著去刻意宣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也是中國人的傳統道德觀念之一。再說了,患難見真情,中國人雪中送碳,也體現了一種感恩思想,畢竟,當年義大利人也幫助過我們。

其實,中國人不僅幫助了義大利,還幫助了歐洲的許多國家。官方的說法,中國已向84個國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於是,衷心感謝我們的報道,近期鋪天蓋地。這一切,確實是事實,媒體想報道,也沒關係,就事論事,客觀報道就好了。任何放大和撥高的言論,似乎不太合適,應該謹慎小心才是。凡真心做好事者,一般都是謙遜低調的,否則,人家就會懷疑你的動機。

現在,類似的刻意撥高的新聞報道,還是比較多的。不久前,我們就聽到過義大利街頭大唱中國國歌的報道,當時心裡也覺得怪怪的。最後有人說,這事有點不靠譜。前兩天,我還看到有媒體報道美國《外交政策》刊發的12位全球頂尖專家觀點的文章,標題也是特別扎眼的,「全球化開始從以美國為中心,走向以中國為中心」。

結果,有細心人去查了,這個觀點,只是其中一位新加坡專家說的,並不代表其他專家的意見。其實,這家雜誌的報道主題是「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將永久改變世界」,專家的觀點,也都是不同的,除了這位新加坡專家的意見,還有諸如「我們所認知的全球化的終結」、「世界將不如現在開放、繁榮和自由」,等等。

總而言之,全球專家對世界的未來,既表現出擔憂,也表達出希望。中國今後會不會成為世界的中心,也就是觀點之一,說說罷了。當然了,這件事,也不是我們自己拿來說說就可以實現的,這裡既有複雜的國際因素,也取決於中國的改革進步和大國擔當。T型台中央,聚光燈下,可能會面對更多的挑戰。這種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自誇,而是冷靜,一種異乎異常的冷靜。

中國人現在特別自信,尤其在抗擊新冠病毒取得階段性成果的時候,中國人似乎也有資本自信。但是,也有一句忠告:


我們可以自信,斷不可以自大。



關注徐老游

跟著老徐看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6AMGnEBiuFnsJQV3l4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