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皇室禮服大揭秘!穿和服洋服意義大不同?顏色又有何深意?

2019-10-14     木葉日本

今年5月1日,新天皇即位舉辦「即位後朝見儀式」時,皇室成員的穿著受到矚目。

有人提出疑問「日本皇室好像一直穿西式禮服,如此重大的場合為什麼不穿傳統和服?」

這真是一個值得八一八的好問題。

去年恰是日本明治維新150周年紀念。在那個動盪的變革時代初期,組成新政府的各方勢力還保留著各自原有的著裝習慣。統一服裝成了統一人心的第一步。同時為了推進現代化進程,明治政府在制度、文化等許多方面積極向歐洲靠攏。

於是,在幾經修改後,確立了祭禮時穿和服,其他正式場合均著洋裝的方針。

同樣是描繪明治天皇在上野觀看賽馬,後期浮世繪中皇室女性著裝已經從和服變為洋裝

這一方針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新天皇即位有一系列儀式,文章開頭提到的「即位後朝見儀式」是穿西式禮服,而即位儀式中最重要的「即位禮正殿儀式」、以及祈禱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大嘗祭」則是穿和服。

上面兩張圖是1990年上皇明仁和上皇后美智子參加「即位禮正殿儀式」時的照片。天皇著束帶黃櫨染御袍戴立纓御冠。皇后穿的則是十二單,據說這一身重達15公斤,要身穿十二單完成整個儀式對體力要求很高。

*新天皇德仁的「即位禮正殿儀式」將於今年10月22日舉行。並且從令和開始,允許皇室成員著洋裝出席。

大嘗祭的裝束則是純白的,象徵乾淨、神聖。

除此之外,皇室成員結婚也有諸多儀式。其中在宮中三殿繞行鞠躬的「結婚之儀」也要穿和服。

1993年,天皇德仁和皇后雅子成婚

而在明治19年,宮內省將皇室女性成員出席正式場合的西式禮服,根據重要等級分為大禮服(マント・ド・クール|manteau de cour)、中禮服(ローブ・デコルテ|robe décolletée)、小禮服(ローブ・ミーデコルテ|robe medecolletee)和通常禮服(ローブ・モンタント|robe montante)。均以法國宮廷為模板。

明治天皇的妻子昭憲皇太后是日本史上首位穿洋裝的皇后。

大禮服的典型特徵是長裙擺,昭憲皇太后的大禮服裙擺更是精緻。

因為大禮服裙擺太長,穿的人很難自己走路,所以日本皇室中還有名為「御裳俸持者」的職位,是指專門為穿大禮服的女性捧裙擺的華族少年。

1947年,基於舊皇室典範規定皇室事務細則的皇室令被廢除。太過奢華的大禮服基本退出歷史舞台。原本和小禮服一樣在晚餐會時穿的中禮服取代了大禮服,成為正式場合最高級別的禮服。文章開頭第一張圖片中,皇室女性成員所穿的就是中禮服。

再如,美智子上皇后及雅子皇后作為太子妃嫁入皇室時穿的也是中禮服。

又如,真子內親王和佳子內親王20歲成年被授予寶冠大綬章時穿的也是中禮服。

順帶一提,佩戴白色領結的黑色燕尾服是皇室男性成員最高級別的西式禮服。

為了和白色領結相呼應,皇室女性一般會選擇白色或接近白色的中禮服。但中禮服本身並不是只有白色。

中禮服原本是晚宴服,強調肉體美。露出頸部和胸口的V型領是中禮服的特點,但由於日本皇室女性如今在晚宴之外的許多場合都會穿中禮服,再加上體型和社會環境等情況的不同,所以V型領大多較為收斂。

而皇室女性在參加一般參賀、參拜伊勢神宮和明治神宮等皇室常規活動時,會選擇穿ローブ・モンタント,即明治時代的通常禮服。

通常禮服基本不露出肌膚,領口較高且下擺較長。一般會和帽子、手套、扇子、手包等進行搭配。通常禮服的顏色就相對豐富。

不過設計還是主張簡潔大方。

而在一般的外事訪問、社交宴會、慈善活動等場合是不需要穿禮服的,著裝正式得體即可,穿和服或是洋裝都可以。

根據具體場合及活動內容變化。

不過全員出席的活動,還是會統一一下著裝。

如果活動內容是親近大自然,也會穿得輕便些。

當然不管小輩們怎麼穿,美智子上皇后的時尚領袖地位牢固難以動搖。

皇室穿衣得體不出錯是最重要的,而在這個基礎上穿出精神穿出個性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同時也是最可貴的。

本文來自:https://jp.hjenglish.com/new/p128656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ZDRzm0BMH2_cNUgr6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