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生活君 微信號 shshj6666
三代同堂8個人
蝸居在9平米的陋室里?
這樣的景象估計會讓
很多年輕人匪夷所思
是的,僅僅十幾年前
在上海,這樣的景象還很常見!
下面,小阿姨就帶大家看看
塵封二十年的上海蝸居畫面
太過真實,請備好紙巾~~
2013年夏
楊浦區定海街道公助一村
老鄰居都即將搬家分別
大家聚在一起吃最後的「告別宴」
舉杯共同祝福
這份與「窮街」的情結讓大家難以忘懷
楊建正攝於2013年
已經拆遷的楊浦區定海街道
兩戶人家的陽台近在咫尺
種楠攝於2006年
豫園地區侯家路
直不起腰的閣樓是老朱的臥室兼書房
楊建正攝於2006
上海最大的危棚簡屋集中地
潘家灣潭子灣地區
住著苦惱的一家人
新民印象 紀海鷹 攝
三代同堂老少8人
擠居在9平方米的陋室內
紀海鷹攝於1998年
被稱作「一線天」的弄堂
兩人「狹路相逢」只得貼牆而過
陳泰明攝於1998年
迷你「天橋桌」
陸傑 攝於1982年
如今身為上海師範大學
攝影專業教研室主任的周明
曾從1992年開始
騎著「永久」牌自行車
逛遍當時的上海中心城區
5年時間
走訪超過1000戶人家
拍攝了上千張照片
命名為「上海蝸居」
從曹家渡的一幢高樓俯瞰
住在張園的一戶人家
逼仄的房間裡
掛著親人的照片和年曆
在樓梯下搭建廚房
開出的兩個口用來傳菜
天氣好的時候
大家趕緊在弄堂里晾曬衣被
有時還要爭搶「地盤」
閣樓的空間有些緊迫
屋頂傾斜下來
最矮的地方人很難站直身子
剛下完雨,屋頂漏水
歪著身子才能不碰到頭
還有一隻能捉老鼠的貓
老南市的一個弄堂
北京西路上的一處石庫門
坐在浴缸上吃飯的女主人
陳設地滿滿當當的住所
睡一屋的一家三兄弟
老西門附近的一戶人家夏天午睡
新娘的婚房
積水的房子
老南市一個弄堂
老南市一個弄堂
開窗看見一小片天
打撲克牌的男人們
側身相遇
透過窗戶接水
外灘源的一棟樓
此圖和以上照片為周明拍攝
弄堂里一排洗衣機
天好家家洗衣服
屋外洗頭的女孩
許多老弄堂的家庭里沒有水龍頭
洗刷的水斗一字排列在弄堂居室的一側
也形成了老弄堂特有風景
搬場
住個面積小、住個人頭多
碰上三伏天,大家熱煞
於是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個人家
一到吃夜飯前後
就儕情願到大弄堂里、小馬路上乘乘風涼
晚飯後
男女老少竹榻藤椅齊上陣
占據好的位子
拿把扇子帶壺涼茶
開始吹牛嘎三胡
所謂好位子:
一是有穿堂風,二是有路燈
汏浴
一早起來先生煤球爐
一般家裡人不多
二三個人、或新婚兩個人
都用痰盂比較多
倒起來方便
男人倒也不像拎馬桶那麼尷尬
「老底子」弄堂里
上面掛著五顏六色晾曬的衣褲床單
風吹過時嘩嘩作響
當時大家調侃稱其為「萬國旗」
上海越來越好,人們生活越來越幸福
逼仄狹小的住房一去不返
每每回憶過往
總有種說不出的悵惘
看一看周圍越來越好的環境
一種幸福和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你也住過這樣的蝸居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