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你會想到什麼?正襟危坐於廟堂之上,還是埋頭苦研於實驗室之中?
你能想像身為一位院士,腳下踩著黃土,手裡拿著土豆,為鄉親們「代言」做直播嗎?
4月7日下午,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蒿枝壩村,就上演了如此特別的一幕。
「挑土豆,芽眼要淺、皮要光滑發亮。這樣的土豆做醋溜土豆絲、土豆燒牛肉、黃燜土豆都很好吃。」拼多多的助農直播里,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正在教廣大網友挑選土豆,甚至還親自下廚為網友當場示範。
他頭戴一頂草帽,身著一件很普通的汗衫,乍一看還以為是個老農。可就是這位不起眼的老人,為瀾滄脫貧做出了巨大貢獻。
5年前,中國工程院結對幫扶雲南深度貧困縣瀾滄,當時剛滿60歲的朱有勇自告奮勇,「我年輕,我來干!」
當他走進瀾滄的鄉村時,一些村民還是住著茅草房,有的農戶全部家當就是一間瓦房、幾件鍋碗瓢盆。當時朱有勇只說了一句話,這地方不該這麼窮,我們虧欠農民太多,是我們來晚了。
在瀾滄的5年,朱有勇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情況選擇冬季土豆作為重點農產品,帶領團隊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作。他還親自牽頭,請來雲南農大的教授和拼多多的講師,向當地農民開展農業培訓、電商培訓,不僅教農民如何科學種植,還教他們如何把農貨賣出去。
因此這次朱有勇在拼多多助農直播的亮相,其實是「水到渠成」。「大家買一斤,就是為瀾滄扶貧出一份力,希望大家都來支持瀾滄扶貧產業。」廣大網友紛紛點贊,54萬人湧進直播間,全國各地的訂單飛至沓來,一小時就把當天挖的25噸土豆拼光。
其實就在一周前,朱有勇的好友、雲南農業大學現任校長盛軍,也出現在了直播間。盛軍向雲南農大3萬名學生髮出號召,「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通過直播等新技術,真正為農民創造收益」。
在盛軍看來,智慧型手機、直播電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已經不是新鮮事物,但不少農民朋友還沒有享受到時代紅利。雲南是中國特色農業的主產區,何為不能完全走向全國?因此他希望農大師生們走上田間地頭,幫助農民在拼多多等電商及網際網路平台開設直播間,幫助家鄉農產品走出大山。
所以說,別以為專家教授們就只會坐在辦公室里。從朱有勇院士、盛軍校長的事例可以看到,他們永遠心繫著廣大人民,只要國家和人民需要,他們就會義無反顧的走上扶貧前線,身先士卒,將希望播種在廣袤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