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不踏實,要被折磨瘋了!3個睡眠引導技巧讓你家寶寶睡更好

2021-05-21   兒科醫生魚小南

原標題:寶寶睡不踏實,要被折磨瘋了!3個睡眠引導技巧讓你家寶寶睡更好

昨天小南下班到家,娃已熟睡,難得的自由時間,不躺著刷一下手機太對不起自己了,結果一刷就看到了朋友的「吐槽」:

「抱睡2小時,放下10分鐘不到就醒了,只好又抱起來,再放下,再醒……如此循環,直至崩潰。」

「我在想,是不是家裡4個大人配1個寶寶的搭配太奢侈了,寵得一塌糊塗,根本捨不得寶寶哭,不是這個抱,就是那個抱,從出生開始就是抱睡,唯一慶幸的是人多,可以輪流分擔壓力。」

末了,還不忘發個「英雄帖」:累覺不愛,誰能支支招?

這種時候,小南肯定挺身而出呀,寶寶的睡眠習慣再不養成,真的就成睡渣啦。

寶寶的睡眠規律:

說睡眠習慣之前呢,老規矩,先說說寶寶的睡眠規律,知己知彼一個先。

說到小寶寶,第一個標籤就是:吃喝拉撒睡。看似天性,其實也是要好好培養一下習慣的。

在寶寶前3個月,睡眠沒有規律,也沒有白天黑夜的概念,爸媽淡定一點,隨他,想睡睡,從4-6個月開始培養寶寶自主入睡。

為什麼是這個時候?有數據有真相——至少有50%的4個月大寶能自己入睡,5個月大寶的比例上升到了75%,6個月大寶的比例則為100%。

不過自主入睡不等於一夜睡到大天亮,想想我們自己,有時候也會因為各種原因半夜醒來。

寶寶的睡眠周期只會更短,可能部分清醒,迷迷糊糊哭兩聲,爸媽一般不用處理,他們還沒醒呢,過會就會睡過去,你一哄一抱的,反而會讓寶寶徹底清醒。當寶寶徹底清醒了,爸媽傻(困)眼(死)了。

一般來說,6個月大寶寶夜間可能會有9次左右的短暫醒來,到1歲也還會有1-2次,次數有點頻繁哦,爸媽如果自己睡過去了那最好,不用去管他。

要是爸媽被驚醒了呢?(一般來說,寶寶有點風吹草動,秒醒的是媽媽,全家睡眠質量最好的是嬰兒他爹),憋住,暗中觀察先,沒啥情況就讓寶寶自己睡過去吧。

不然你去抱或者火急火燎地喂奶,好了,以後寶寶就會條件反射,夜裡醒來就要抱或者要吃奶,累死老母親還是其次,寶寶的睡眠質量根本沒法保證,睡眠習慣更沒法養成了。

所以,最好從3個月開始,就不要讓寶寶含著奶頭入睡了,如果寶寶吃著吃著睡著了,媽媽可以輕輕按一下他的下巴把奶頭拔出來,然後火速把寶寶放倒讓他自己入睡。

寶寶睡眠習慣如何養成:

爸媽知道了不該做的事情,那麼,該做點什麼呢?

跟著小南一步步來,現學現用:

建立規律作息——就是讓寶寶有規律地每天經歷同一件事情,能讓他形成條件反射,知道接下來要幹嘛了(還能幹嘛,當然是好睡覺了)。

比如,每天的睡前儀式不要少,比如洗澡、換尿不濕、喝奶、講故事等等,具體做點啥要根據你家寶寶的實際情況來,只要能讓他安靜下來就行,這樣寶寶就會更放鬆,一放鬆你懂的,人就容易犯困。

千萬不要讓寶寶越玩越high,不然還怎麼入睡?

還要在寶寶睡覺的床上進行,不然在客廳或哪裡睡著了,小南就問你「敢不敢」動?很多爸媽說:不敢動,不敢動,一動就醒。

還最好是在他有點困但還醒的時候做,不然困過頭了寶寶肯定還會high上很久才睡。

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環境稍微安靜點,光線稍微暗一點,溫度調節好,不要太冷也不要太熱,還要整點寶寶熟悉的玩具或小被子。

像小南家的娃,就愛抱著他自己的小被子睡覺,有時候醒來,看到是熟悉的環境熟悉的配方,就會又睡過去,根本不需要去哄去抱。

不指望一蹴而就——如果一次就能成功,睡眠問題也不會是永恆的難題了,所以心態上淡定一點,給自己也給寶寶一點時間,天使寶寶遲早會來你家的。

爸媽可以多嘗試幾次,寶寶哭鬧時輕輕拍拍他先,還可以重複一遍流程:

先等幾分鐘再去安慰(爸媽和長輩們摒勞,「殘忍」地聽寶寶哭一會),比如抱一抱、喂個奶之類的,不過這種安慰的時效性極其短,當你放下後,寶寶又會嗷嗷哭甚至哭得更大聲。

可以把等待時間再拉長一點,多等5-10分鐘再去哄,你會發現,寶寶嗷嗷哭的時間和力度都已經減弱了。

等待時間再久一點點,寶寶看到你時會很開心,自然就哭得少了。

如果你家寶寶已經6個月以上了,而且一切健康,那么爸媽可以更簡單直接一點,讓寶寶放鬆後,就把他放床上不管了。

對了,第一天嘗試時,可以從周末開始,不然崩潰率太高了,很容易影響到第二天工作的。

一般來說,只要堅持住,十天半個月的就能有效果,爸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