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高的雕像,不是美國的自由女神像,也不是巴西的基督山,而是高達240米(主體182米)的印度團結雕像,足足比自由女神高了一倍還多。有趣的是,印度修建這座大約80層樓高的雕像,還是以民間籌款為主的。
帕特爾雕像從選址到完工,一共花了57個月和500多億盧比,除了民間籌款將近250億外,印度民眾還籌集了5000噸鋼、1萬噸水泥等建材。也可以這麼說,印度修建這座全球最高的雕像,主要靠的還是民間的力量。
雕像選址在塔維德水庫下游的一座小島上,為免水庫泄洪時被淹,直接把小島削平後澆築了10米高的水泥地基,再從岸邊修橋連通。雕像主體使用的水泥混凝土達到21萬立方米,鋼材使用量超過2.5萬噸。
從建築難度來看,這座雕像沒什麼出奇之處,但架不住印度人追求「世界第一」的渴望。再加上帕特爾在印度的地位實在太高,因而在全國徵選最頂級的250名工程師和3500名工人,是印度建築史上陣容最強大的一次。
然而,當所有基礎與內部工程結束的時候,印度人才發現遇到難題:按照設計師的要求,雕像外部由565塊特製的反光大青銅板與6000片微型板拼接而成,但印度人找遍全國乃至向英國求救都沒有相關的技術與模型。
為什麼一定要青銅焊接?為了讓青銅雕像更有立體感,印度要求設計師設計一整套燈光投影藝術,可如果不用這層特殊的反光塗料和特製青銅的話,那燈光藝術表演會大打折扣。而這項關鍵技術只有中國江西的一家公司才有,最終不得不低頭求助。
說這項合約很「屈辱」的話,估計印度人會很有感觸,因為這家公司提出的要求是:每一面大銅板上必須有「中國製造」的字樣,否則就不接這個活兒!雙方談判談了幾個月,直到印度人拖不起時間才最終簽字,工程方得以按時完工。
試想一下,印度建一個全球最大的雕塑,最外面那層卻寫著中國製造,這種感受讓印度工程師抓耳撓腮好不自在。為了掩人耳目,還特地要求青銅板由海路抵達印度後,只能在夜間卸貨再連夜送到工地車間進行最後焊接。
所以,印度人在網上各種惡搞自由女神像和基督山,甚至有人說自由女神與基督山疊一起也沒帕特爾雕像高。唯獨不敢拿中國雕像對比,對建築工藝更是閉口不談,有了「世界第一」卻不敢對比,這也是夠委屈的了。
隨著工期的一步步緊縮,這家公司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其中有施工尺寸與設計不符的質量問題,也有青銅板太重、鋼構強度不足等選材原因。好在問題發現的早,在中國人的幫助下,這座雕像總算如期又保質的完工了。
帕特爾雕像建成後,很快就引起印度人的瘋狂追捧,每天遊客接待量都在5000人以上,想排隊上雕像雙眼觀景台和博物館參觀的人,都得提前好幾天預約。可惜的是,印度政府幾次向聯合國申請世界遺產都被拒絕了,理由是此類建築不具備資格。
有一點必須肯定的是,這座雕像的燈光技術確實很先進,利用遠處的雷射追源拼接照射,惡劣天氣可自動補光、依然清晰可見,是印度人仲夏夜生活的熱門選擇。但設計思路與技術卻來自德國與美國,與印度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