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政劍指「離婚潮」!高層發話,下半年樓市有了「定海神針」

2020-07-29   藍白觀樓市

原標題:國家新政劍指「離婚潮」!高層發話,下半年樓市有了「定海神針」

最近房地產市場的消息太多了,已經到了目不暇接的程度。

短短1個月時間,上半年還蔓延搶房、地王的城市,紛紛祭出「大招」。

7月2日,東莞發通知房價3個月漲幅不得超10%。同日,杭州實行房屋限售、限制搖號。7月6日,寧波限購擴大至市五區。

7月15日,深圳發通知,買房須落戶滿3年、且滿足3年社保或個稅期限證明。

7月25日凌晨零點,東莞住建局聯合11個部門發布通知:外地人停售三套房,住房3年限售,這是自7月2日後,1個月內東莞再次升級樓市調控措施。

這下一來,全國投機客都「寢食難安」了!

道理很簡單:全國的投機資金,都在往一二線城市跑,珠三角、長三角、新一線城市、沿海熱點城市,強省會城市,人口流入越多的地方,上半年房價漲幅、樓市亂象就越多。

從成交量數據就能看出,樓市裡的「熱錢」最喜歡去哪裡。

在剛剛過去的6月,上半月南京、深圳、杭州、青島等受監測的13個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為41663套。與5月上半月相比,13個重點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增幅達到了19.5%。

若以每個月的上半月成交量來看,當期13城二手房成交量創下2016年10月以來的3年多新高。

也就是說,過去3年以來,還從沒有像今年這樣,投機客大肆出動,掃貨「一二線房產」的現象發生!

如今,隨著各個城市收緊調控,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投機資金,恐怕真的是吃不香、睡不好了。

要知道,對於那些把「買房當做生意」的人來說,想維持資金流運轉,就必須要具備兩個條件:高槓桿、高流動性。

只有購房槓桿高,首付低,撬動巨大的房產市值後,短期房價上漲後迅速出手,用「短平快」的方式把房產變現,把這種方法應用在更多的房產、更多的城市,財富效應在房價上漲期才能做到最大化。

可我們現在看杭州、深圳、寧波、東莞升級的政策:限購直接把投機需求打掉,社保和個稅的硬性條件很多人無法滿足,落戶時間也是一條硬門檻,限售時間延長直接鎖死「房產流動性」,增加還貸的本息支出,從購房、持有到賣房,這三個環節下來,投機客非被扒掉一層皮不可。

除了密集升級的限購、限售措施外,國家新政劍指「離婚潮」,也是目前樓市調控的重點。

在7月15日深圳公布的調控新政里,除了上文提到的社保和落戶要求外,也專門對「離婚購房」做出了規定。

新規指出:夫妻離異的,任何一方自夫妻離異之日起3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

而此前的相關規定為,購房人離婚2年內申請住房貸款,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七成,但離婚前無房無貸仍按三成執行,僅有1套房按五成執行。

對比來看,「假離婚買房」的監管變得更為嚴格,直接把離婚後快速購房的「漏洞」給封住了。

無獨有偶,7月23日凌晨,南京七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提出:夫妻離異的,任何一方自離異之日起2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

這些政策的出台,是有背景的。

據每日經濟新聞5月份援引深圳特區報的報道,有不少市民反映,羅湖區民政局離婚辦理業務預約爆滿,多次預約不上。

查詢廣東省婚姻登記網上預約系統的結果顯示,自5月份至6月中旬,深圳市各區的離婚剩餘預約量均為0。

數據顯示,2020年4月深圳結婚登記總量為4160+27(涉外)對,離婚量為3514+10(涉外)對。

一般來說,歷年離婚總量不會超過結婚總量的三分之一,可在4月深圳的離婚總量已經達到了結婚總量的84%!

注意這個時間點,4-6月份,恰恰是深圳、東莞、杭州等地房價漲幅最快的時間段,這個階段離婚人數大幅增加,並非民政部門復工晚的原因,而是深圳落戶門檻極低、單身(離異)人士能多出1套購房名額的原因。

因此,深圳、南京發布專門針對「假離婚買房」的政策,就是為了徹底堵住投機客的「退路」,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跟進。

在各個城市緊鑼密鼓的對樓市「開刀」的同時,高層也發話了。

7月24日,據新華社消息,高層召開了房地產工作座談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瀋陽、成都、寧波、長沙等10個城市負責人參加座談會。

會議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高度重視當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時刻繃緊房地產調控這根弦,堅定不移推進落實好長效機制。

這場會議,可以看做是2020下半年房地產市場的「定海神針」。

接下來,所有城市都會「繃緊房地產調控這根弦」,只要任何地方出現房價炒作的苗頭,就會被迅速撲滅。

尤其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熱門城市,2020年剩下的時間裡,沒有房價繼續走強的可能性,大機率會維持高位橫盤。

對樓市來說,更應該接受一個事實:「冒頭就打」、「一打一個準」,將會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