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猛如虎」的非典是如何消失的?防控措施有何「借鑑」之處?

2020-01-28     音為音緣

二零零三年,非典肆虐全球,在中國非典的全稱是非典型肺炎,英文名稱SARS。非典的在2002年首發於廣東,後來逐漸蔓延發展成全球性傳染病,因為非典發病猛、死亡率高,在當時導致社會極度恐慌,再加上越來越多的醫療人員和患者的死亡,以及謠言橫行,非典被推到風口浪尖。

那麼,如此嚴重的非典,是怎麼消失的呢?從首例非典開始,廣東就高度重視,並向全球發出警告,國際衛生組織接收警告後,也密切觀察,因為廣東是很多省市人員前去務工的地方,所以這些務工人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非典帶回了家鄉,各地都出現了非典病例,且在非典爆發初期由於不清楚其特性,導致大陸和台灣有多個醫院出現集體感染的現象,導致不少醫療人員也因此殉職。

隨後,在中國醫療人員、國際衛生組織以及各國的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對感染者進行有效的隔離治療,大大降低了非典的死亡率,在這次感染中,感染病例最多的不是首發地廣東,而是首都北京,人數達到兩千人之多,曾被國際衛生組織列為疫區。

非典主要集中在北京、廣東和香港,在中國內陸地區稍好,非典病例並不多,而且死亡率也不高。後來,通過消滅現有傳染源,隔離治療非典患者的方式,有效的控制了非典感染。在加上國家旅遊局和世界衛生組織的警告下,降低了疫區出入人員數量,有效的控制了疫情的擴散。

在此基礎上,國家科研工作者和醫療人員,以及世界各國的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非典患者逐漸減少,非典傳染源也逐漸被消滅。最終,非典的存活患者全部治癒,抗爭了一年的非典消失,成為歷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Fkw7G8BjYh_GJGVbRt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