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威靈仙,11種病證皆可治

2019-12-12     悅讀中醫

小 編 導 讀

威靈仙,為毛茛科多年生攀援性灌木植物威靈仙的根。本品祛風除濕,通絡止痛,許多人對它的認識因此局限在此,一提到威靈仙,大概只能想到它可治療風濕痹痛。然究其臨床應用,頗為廣泛。一起來看一下它還有哪些妙用吧。



1.痹證

痹者,閉阻不通之義。痹證,乃風寒濕三氣侵襲人體,流注經絡,使氣血循行不暢所致。《本草正義》謂本品治風寒濕三氣之留凝墜絡,關節不利諸病;《本草經疏》則稱其主諸風而為風藥之宣導善走者也;《廣西中草藥》指其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止痛。故我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在濕熱痹中佐用之療效亦佳。如痹證較久,與活血祛瘀藥同用;頑痹者,常與補肝腎、蟲類搜剔之藥共施,其止痛之功更著。

2.中風

李士材謂威靈仙能搜逐諸風,《本草備要》指本品治中風,故我常將本品用於中風證。臨床上,中風證常見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如苔白膩,脈浮滑者,系初中在經,風痰阻絡所致者,我常在牽正散中加入本品,療效更佳;如系中風後遺症,而辨證屬氣血不足,痰瘀阻絡所致者,則常在補陽還五湯中加入本品。臨床體會,其與地龍配伍,活血通絡作用更好,肢體功能恢復更快。

3.咳喘

《本草圖解》謂威靈仙消痰水,李東垣指岀本品能消胸中痰唾,說明本品有祛痰滌飲止咳之功。考《本草綱目》治停痰宿飲,喘咳嘔逆,嘔不入食者,以威靈仙(焙)、半夏(薑汁浸焙)為末,用皂角水熬膏,丸綠豆大,每服7~10丸,薑湯下,每日3服,1個月為驗,忌茶麵。因此,我在臨床上治療咳嗽,喘累而痰涎多者,常應用本品,療效頗佳。

圖片來源:《中藥飲片圖鑑》

4.肝脾腫大

肝脾腫大屬中醫積聚範疇。多由七情鬱結,氣滯血瘀;或飲食內傷,痰滯交阻;或寒熱失調,正虛邪結而成。《開寶本草》謂本品治症瘕痃癖氣塊;《本草圖解》雲其破堅積;查《普濟方》化鐵散和《幼科指掌》威靈仙丸,均有用本品治痞積、癖積的記載。我悟及於此,臨床常用本品配伍治療肝脾腫大,效果較好。

5.諸痛

《本草備要》指出,威靈仙能宣通五臟,通行十二經絡,治痛風頭風頑痹一切冷痛。《雷公炮製藥性解》雲威靈仙可升可降,為陰中之陽,故於經絡無所不入。因此,我於臨床上,泛用本品治療「不通」引起的許多痛證。如與川芎配伍,治療頭痛;與瓜蔞殼、鬱金配伍,治療胸痛;與香附配伍,治療脘痛;與台烏、白芍配伍,治療腹痛;與桂枝、薑黃配伍,治療慢性膽囊炎之脅痛;與葛根配伍,治療頸項強痛;與薑黃配伍,治療肩痛;與桑寄生、續斷配伍,治療腰痛等,療效堪稱滿意。

6.膽結石,尿路結石

《上海中醫雜誌》1983年5期報道,用威靈仙90g,金錢草50g,每日1劑,連服3次,治療尿路結石。藥後小便出現米粒大砂石數粒,血尿即止,無不良反應。該文還用上方治療腎結石、膽結石,亦收到較好療效。據《本草圖介》雲,本品有破堅積之功。因此我用其治療膽石症,臨床亦收到排石之效。

7.痢疾

《仁齋直指方》曰:「痢出積滯,不論色之赤白,脈之大小,皆通利之,以無積不能痢也。」《證治準繩》曰:「凡治痢必先逐去積滯。」本品宣通走竄,李東垣謂其能推新舊積滯,《開寶本草》稱其去腹內冷滯。故我常於白頭翁湯中配伍本品治療痢疾。臨床觀察,對消除里急後重感,控制腹瀉,效果優於單用白頭翁湯。同時,本品性溫,尚可緩白頭翁湯苦寒沉凝傷中之弊。

圖片來源:《金世元中藥材傳統鑑別經驗》

8.水腫

水腫的產生,與肺、脾、腎功能失調和三焦決瀆不暢有關。《開寶本草》謂本品能宣通五臟,則當使肺能宣發,脾能轉輸,腎主二便通調,三焦決瀆有權,故有消腫之效。又,《本草備要》謂其治浮腫;《雷公炮製藥性解》謂其治兩足腫滿;《廣西中草藥》謂其治浮腫,小便不利。我在臨床上,常應用本品治療風水,效果滿意。

9.婦科疾病

本品味辛性溫,辛能宣通,溫可去寒;又能利尿除濕。故我常用於寒凝氣滯之痛經、經閉,以及寒濕下注之白帶。臨床觀察,療效滿意。

10.五官病症

據文獻報道,本品在五官科的應用頗廣。如以鮮威靈仙洗凈搗汁,將消毒棉捻成條狀,一端浸藥汁後塞入患側鼻孔達上鼻道,治療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會厭炎;或洗凈搗爛塞患側鼻孔,治角膜潰瘍,每日3~4次。

牙痛,取鮮威靈仙、毛茛等量,洗凈搗汁,每100mL藥汁中加入95%乙醇20mL以防腐。用棉蘸藥水搽患齒處。注意不能多搽,避免起皰。

治療麥粒腫、結膜炎,取威靈仙鮮葉搗爛,搓成小團如黃豆大,置患眼對側內關穴上,以膠布覆蓋固定,再揉按穴位處半分鐘。約40分鐘後,局部有輕度辣感,即可將膠布和藥去掉。注意防治局部感染。每天1~2次,3天後始效。

治療腮腺炎。以鮮威靈仙根洗凈搗爛敷患處,或醋密閉浸泡3日,取浸液塗患處,或醋調敷。每2~3小時更換1次。1~3天症狀可消失。

本品治療骨鯁,療效滿意。用法是取威靈仙30g,加水2碗,煎成1碗,在半小時至一小時慢慢咽完,1日內可咽服1~2劑。亦可將威靈仙16g,和適量米醋,煎取藥液緩緩咽服。其治療效果與異物大小、梗阻部位和異物插入軟組織深淺有關。

11.絲蟲病

取鮮威靈仙根500g切碎,煎煮半小時後過濾取汁適量,與紅糖500g、白酒100g攪勻,再熬10分鐘左右。分10次服完,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5天。小兒用量酌減。

中醫學有「杏林」之稱,於杏林中問道五十餘年,這位老中醫知道的可不止這一點點知識,更多的收穫與感悟被記錄在了這本書中——

《杏林問道——老中醫五十年行醫感悟》

本書對作者50多年中醫生涯的收穫和感悟進行了較全面的介紹。在醫經研讀、學術探討和臨證心得中,尤對中醫水血相關學說進行了多角度、較系統的研討,並在急症和內、外、婦等科的臨床應用中積累了經驗;對葉天士「絡痛」學說做了發掘性探討和臨床驗證;臨證體悟的幾個小標題更是作者經驗有得之言。發展研討中,作者對現代化的中醫藥、振興中醫的根本途徑、中醫教學、中醫院突出中醫特色以及如何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等做了有益的探討。附錄中通過「我的杏林之路」的回憶,折射出中醫人應崇尚頑強拼搏、奮發創新的時代精神,錘鍊刻苦學習、善於實踐的治學品質和塑造敬業襄業、同舟共濟的人格魅力。本書有較強的可讀性,對讀者多元化的讀書需求提供了選擇。對中醫醫、教、研、管和學,有一定的啟迪和參考作用。(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杏林問道》(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聶天義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nsE_G4BMH2_cNUg3P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