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吃了家裡存放3年的這個東西,面部癱軟到緊急送入ICU

2020-04-18   每日商報

3月6日下午5點半,無法自主呼吸,全身僅兩根手指能輕微動彈的郭女士被緊急送進河南省人民醫院中心ICU二病區。

郭女士家屬回憶,3月1日,她突然出現了胸悶、氣短、腹痛的症狀。起初家人以為是感冒了,但是吃過藥後,情況非但沒有好轉,還持續加重。

郭女士是特殊的「下行性」軟癱。通俗地說,就是從眼瞼下垂、復視-構音障礙、吞咽困難-抬頭無力-呼吸肌-四肢,自面部向身體迅速進展的無力癱瘓。

專家團隊又將郭女士的血液樣本送檢,檢測出E型肉毒陽性。這時家屬才想起來,郭女士將已經存放了3年之久的腌黃瓜吃完了。而這些腌黃瓜,可能已經被肉毒桿菌污染。

在接受肉毒素抗毒素單價A、B、E三型藥物治療並積極配合康復治療後,郭女士的病情明顯好轉。4月1日,她平安出院回家。

小貼士:世界上最毒的毒素就在身邊

肉毒素(又稱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桿菌在缺氧條件下產生的一種細菌外毒素,以A、B、E型最為常見。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毒性最強的毒素之一,不到0.000001克就可以致人死亡。

肉毒桿菌無孔不入,很容易從蔬菜、水果和海鮮的表面分離出來。在家庭自製發酵豆類、穀類製品,如腌肉、腌菜、豆瓣醬、臭豆腐,或不新鮮剩菜剩飯等食物中,都可能尋覓到它的蹤影。

據悉,不同國家或地區居民自製的食物不同,引起中毒的食物也不同。例如,日本90%以上的肉毒桿菌食物中毒由家庭自製的魚和魚類製品引起,而歐洲各國的中毒食物多為火腿、臘腸及其他肉類製品,美國則主要為家庭自製的蔬菜、水果罐頭、水產品及肉和乳製品。

如何預防肉毒杆的中毒呢?專家提醒:家庭製作發酵食品時要對原料進行蒸煮處理,加熱溫度為100℃,並持續10~20分鐘。對加工後的食品要妥善保存。加工後的食品要迅速冷卻並在低溫環境儲存,避免在較高溫度或缺氧條件下存放,以防毒素的產生。

來源:綜合都市現場、河南民生頻道、網絡

值班編輯:陳敏

下載每日商報APP客戶端「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