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法院、杭州檢察院的2019年「成績單」來啦

2020-04-26   每日商報

今天上午,在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式上,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斯金錦、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陳海鷹分別作了工作報告。過去一年,我市司法、檢察工作都取得了哪些進展?幫老百姓排除了哪些安全隱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兩份「成績單」。

杭州法院「成績單」

2019年,全市法院收案316310件,辦結 325368件,收結案數均居全省首位;其中市中院收案33848件,辦結33939件。全市法官人均結案395.5件,超全省平均數60件;網際網路法院法官人均結案1181件,居全省第一。

看到了嗎?我們杭州的法官為什麼辦案如此「神速」?其中一件秘密武器一定是網際網路法院。報告中還通報了一組數據:疫情期間,全市法院大力推進「雲上司法」,共網上立案11017件,在線審結2096件,執結12561件,標的66.7億元。

審結職務犯罪案件72件

被告人原為廳局級以上3人

報告顯示,全市共審結涉黑惡案件270件1639人,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469人、財產刑1.2億元,摧毀再犯能力;從建設工程、交通運輸、民間借貸等案件中發現並移送涉黑惡線索412條,涉「保護傘」線索30條。

審結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72件93人,其中被告人原為縣處級14人、廳局級以上3人。

審結一審刑事案件10485件16279人。嚴懲殺人、搶劫、強姦、綁架等暴力犯罪,審結304件348人,其中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62人。審結毒品犯罪案件602件,審結省內首起跨國走私新類型毒品犯罪案,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五年。

在法治政府建設方面,推進全市行政爭議調解中心建設,委託化解率達55%。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86.4%,同比增長15個百分點,讓百姓「告官能見官」。

破產重整幫企業轉型升級

去年救了20個企業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我市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審結各類涉企案件142624件,標的1268億元。審結涉物權、股權等財產權案件3578件,增強企業家財富安全感。

在重大金融風險防範化解上,審結金融借款、票據、保險等金融糾紛及民間借貸案件38247件,標的500餘億元。同時,對222名職業放貸人利息收入補征個人所得稅2400餘萬元,民間借貸案件同比下降31.8%。

成立杭州破產法庭,提升專業化審判能力。全市共審結破產案件184件,釋放土地資源4000餘畝,出清房產143萬平方米,盤活帳面資產180餘億元。運用破產重整,幫扶有市場前景的涉困企業轉型升級,20個企業重獲新生。對產能落後、資不抵債的企業,依法進行破產清算,164家企業有序退出市場。

失信懲處力度加大

2.5萬人次被拘留

在保障民生方面,審結撫養、贍養、婚姻等家事案件 19203件。依法審理首例勞動者「地域歧視」案,開展涉欠薪案件專項行動,追回勞動報酬2135.8萬元。依法審結房屋買賣、租賃等涉不動產案件5391件,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訴訟服務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應用「網上訴訟平台」「移動微法院」等,引導當事人在線完成各類訴訟15.6萬次。並在全國率先上線涉眾案件案款發放平台,推進在線鑑定平台試點,為當事人節省時間、經濟成本。

圍繞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我市加強了環境資源審判。審結亂砍濫伐、污染水源等破壞環境犯罪案件50件88人。

對於失信懲處,杭州進一步加大力度。罰款2.3萬件次、拘留2.5萬人次;以拒執罪追究45件55人刑責。

杭州檢察院「成績單」

過去一年,全市檢察工作也在穩中求進中取得了新的成效。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市檢察院連續出台加強疫情防控、維護困境兒童權益等系列規定,推出「檢企碼」微信小程序,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同時從嚴從快辦理涉疫刑事案件,共依法提前介入143人,批捕44人,提起公訴32人,依法提起全國首例保護公共衛生安全領域民事公益訴訟,向銷售「假口罩」者,開出82萬餘元的懲罰性賠償「罰單」。

476人涉及P2P

網絡借貸平台被起訴

去年,我市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共起訴涉黑犯罪302人,涉惡犯罪609人,案件涉及交通事故索償、物流管理、民間借貸等多個領域。起訴黑惡勢力「保護傘」犯罪10人。

就如報告所說,檢察工作不是單純地就案辦案,而要考慮辦案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決不允許辦了一個案件,垮掉一家企業。去年全年,杭州共依法起訴涉企犯罪1173人,對涉及企業家犯罪,不批捕20人,不起訴23人。

要打的當然要嚴打!比如在金融風險防控上,共起訴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犯罪835人,其中涉及P2P 網絡借貸平台的有476人。起訴涉網際網路犯罪2623人,較前一年增長59%。

針對數字經濟,市檢察院還特別加強了網絡犯罪研究「一中心一基地」建設,江干區檢察院建立全省首家圖像證據實驗室,餘杭區檢察院在「阿里巴巴」設立電商檢察聯絡室。讓檢察辦案跟上大數據的時代潮流。

加強刑事訴訟活動監督

追捕、追訴漏犯251人

弘揚正氣,震懾犯罪,報告說,檢察工作要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在刑事訴訟方面,全市共批捕8682人,起訴 16284人。對不構成犯罪或者證據不足的,不批捕1249人,不起訴237人。比如身陷傳銷窩點的盛某某,為逃脫而傷人;遭遇鬥毆身中數刀的侯某某,為保命而反擊,市檢察院依法認定兩人屬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義也從來不會向違法讓步。通過加強對刑事訴訟活動的監督,追捕、追訴漏犯251人,提起刑事抗訴34件。

在民事訴訟方面,共辦結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件1344件,主要涉及民間借貸債務糾紛、民營企業股權糾紛、智慧財產權糾紛等領域。並與公安、法院合力懲治虛假訴訟,共受理各類虛假訴訟線索883件,依法辦理虛假訴訟監督案件614件。

另外,我市還積極推動未成年人全面司法保護,全年依法起訴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87人;對未成年人犯罪,不批捕90人,不起訴227人,並搭建「檢察監督線索舉報」支付寶小程序,開通侵害未成年人線索舉報通道,讓受害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落到實處。

每日商報記者:葛玲燕

值班編輯:史卓旎

下載每日商報APP客戶端「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