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和幾個朋友去養老院做義工,看到了幾個丁克的老人,晚年各有不同,有些感慨。
人這輩子,其實都是一種選擇,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去走生命這條路。有的人生兒育女,為兒女奔波一輩子,就像我的媽媽,臨病倒之前還在看孫子,一心幫襯著兒子兒媳把日子過好,甚至還想著要是他們再生一個小孫女有多好。
而我的三姨、老姨雖然身體還好,但是也還是在重複著媽媽走過的路,為了兒孫不遺餘力。
而有的人,似乎是想開了,做一輩子的丁克。我們為給娃輔導作業雞飛狗跳的時候,人家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程,我們在收拾房間,和小娃娃鬥智斗勇的時候,人家的錢財都用於打扮和保養自己。
確實,年輕時的丁克過得好輕鬆。可是,到了晚年呢,有無子女到底有多大的差別呢,為此我採訪了幾位老人。
01
趙奶奶 70歲
趙奶奶一輩子無兒無女,其實她不懂得什麼是丁克,這些都是被動的。
趙奶奶的老伴徐伯,有些先天的毛病,小的時候沒有及時醫治,後來長大了,就治不了了。徐伯沒有生育能力,所以,一家人都覺得愧對趙奶奶,拼了命地對她好。
趙奶奶對老公感情很深,而且和婆家人相處還很愉快,就想著,沒孩子就沒有吧,這輩子都是緣分,夫妻倆知冷知熱地過日子比什麼都好。
徐伯有兩個弟弟,弟弟家困難,那時候老人還在,所以,日子都過得很緊巴。當時,公婆說,你們是老大,沒孩子負擔輕,兩個弟弟家人口多,所以,多照應些。
以後,你們老了,也可以指望侄子侄女啊。
就這樣,趙奶奶一家獨立贍養老人直到過世,又幫襯著兩個弟弟家。可是,公婆去世的時候,留下了一點錢和房子。
房子屬於第一批動遷的,當時,徐伯已經生病了,癌症早期,手術花了一些錢,術後還要化療。
趙奶奶就把公婆的家產分成了三份,自己留了一份。可是,兩個弟弟家都特別不滿,他們說,老人在世的時候,有過話,要給孫子,趙奶奶家沒有孩子,不該要這錢。
幫襯了那麼多年,可是,最後換來這番話,趙奶奶著實傷心了。既然是合理合法地繼承,憑什麼我不能要呢。
那些錢最後都給徐伯看病了,但是癌症就是這樣,最後人財兩空,誰也不知道那些錢到底是給徐伯增加了痛苦,還是延長了壽命。
這一番撕扯之後,加上徐伯父去世了,小叔子家裡都覺得趙奶奶是個外人,所以,來往越來越少了。趙奶奶年紀大了,賣了房子就來了養老院。
說實話,真的很孤單。特別羨慕人家有兒有女的,即便一樣是住養老院,但是那種家裡有人的感覺真的不一樣。
趙奶奶把自己的身後事託付給了同屋的李奶奶的女兒了,並且做了公正,留了5萬塊錢,承諾好好安葬趙奶奶。
如果當初知道是這樣,領養一個孩子也是好的呀,趙奶奶總是這樣慨嘆著。
02
李爺爺 65歲
李爺爺是堅定的丁克家族,因為自己從小是跟著爸爸和後媽長大的,沒少吃苦。那時候,李爺爺成績優異,就想著考大學,可是後媽不允許,要他回來幹活。
倒是同父異母比他小三歲的弟弟,最後讀書了。不是因為他成績好,而是後媽心疼他,不願意他幹活吃苦。
李爺爺像根草一樣地長大,滿腦子的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年輕的時候就是一群人中的另類。
也因為這樣,李爺爺不怕輸,想幹什麼幹什麼,反正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從農村到市裡,最後給自己掙下了一份家當。
年紀大了,真的覺得孤單了,不想一個人待著,所以,賣了房子,收拾所有的東西來了養老院。可是,年輕的時候靠著一腔孤勇地走了那麼多年,什麼都不怕,老了病了,就慫了,總想有人噓寒問暖,關心自己一點。
李爺爺和弟弟的孩子簽了一個協議,逢年過節要接他回家,每半個月要來看望,以後病重或是身故之後,該如何處理。
這些都做了公正,若是侄子做得很好,那麼自己的一百萬就給侄子了。
房子買了170萬,李爺爺留下70萬做為自己的養老費用,如果最後沒花了,也就一併送給侄子了。
李爺爺年紀不算大,可是身體不好,也許是早些年,自己一個人,作息不規律,飲食也多半是將就。說實話,也想找個老伴,這一輩子都是一個人,有些遺憾也有些委屈。只是身體弱,感覺自己未必能長壽,若是再婚,只是徒增麻煩。
況且,如果有了老伴,自然要為她安頓餘生。只是自己的錢,若是少了,怕是就沒人肯料理他的後事了。
再婚的老伴,自己都要指望別人,也未必有能照顧她,若是走在李爺爺前面,又是一場傷悲,還是算了吧。
03
陳阿姨 56歲
陳阿姨在養老院是年紀輕的,若不是身體不好,無人照顧,她也不願意來養老院。
陳阿姨年輕時很漂亮,家裡條件也好,但是一往情深地愛上了一個窮小子,兩個人都是大學畢業,不只是靠吃米活著的人,總想有點不一樣的追求。
陳阿姨和老公決定做丁克,那些年過得特別快樂,走了大半個中國,說走就走,真的是很暢快。老公比陳阿姨大六歲,陳阿姨快到50歲的時候,老公的想法突然變了,怎麼都想要個孩子,可是那時陳阿姨不能生了。
愛了一輩子的老公居然出軌了,找了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對方一下子生了一對雙胞胎,還是龍鳳胎。
陳阿姨的老公就變成了前夫,離婚後火速和那個女人結婚,每天溜娃好不快活。
陳阿姨這口氣咽不下,心裡抑鬱難平。
兩個人沒有多少積蓄,沒孩子就沒有那麼大的動力賺錢,而且她和老公的薪水都很高,所以總覺得後顧無憂。可是離婚了,財產都給陳阿姨也沒有多少,前夫的月薪是不可分割的。
感覺一輩子都被人誆了一樣,陳阿姨一氣之下,身體就更不好了,自己不願意請保姆在家住,所以就來養老院了。
如果以後身體好了,還是會搬出養老院,想過點有溫度的生活。
04
可能是因為我自己有孩子,而且養育兒子小易的過程中讓我體會到了莫大的幸福,所以,我總覺得,生兒育女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
樊登說過,人是群居動物,就算是你一個人出去旅行,可是到了一個地方,你還是要放下行李,出去找人聊聊天。
年紀越大,越希望自己有一個穩定的家庭,可以用盡全力去愛,也可以踏踏實實地接受身邊人的關愛。
就算是有一天自己病倒了,也知道有人會傷悲,有人會盡最大的努力挽留我的生命或是減輕痛苦,這是一種有依靠的感覺,我貪戀著這種感覺。
但是,人生沒有哪一種是標配,你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過這一生,無論順逆都可以接受,都能讓人心生歡愉,那麼,就是最好的活法。
2020,祝你幸福。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寧靜,爆文作者,公眾號:遇見寧靜(ID:yjnj006),10歲男孩媽媽,一手執筆,落字有聲,一手帶娃,詩意生活。
寧靜原創,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TgQmm8BbDmBVZuPDi9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