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宋仁宗10多個子女連續夭折,並不僅是基因不良、人心險惡

2020-04-30     遇見寧靜

01


宋仁宗有18個兒女,其中3個皇子,可是最後活下來的只有4個公主,4個公主,只有徽柔是仁宗在世時就長大了,其他3個,仁宗離開時還是孩童。


只是有些奇怪,仁宗正當壯年的時候,妃嬪生的孩子,一個接一個地夭折,弱不禁風,反倒是50歲以後生的公主活下來了,而仁宗那時神經質、抑鬱症,為了生齣兒子來,補藥一通亂吃。


為什麼這時生的孩子反而活下來呢,陰差陽錯?


《清平樂》里,其實對這件事一直在隱隱約約地暗示著。


仁宗趙禎15歲就開始立中宮,納妃嬪了,後宮裡常伴左右的也有十多個妃子。只是那時,太后劉娥尚在,她把皇帝看中的女人許給了自己前夫的兒子。


硬讓仁宗娶了節度使的女兒郭氏為皇后,郭氏是一個沒有腦子的人,只知道每天看著仁宗,其他的妃嬪若是想靠近,皇后就要上去肉搏。


這種情況下,想要生齣兒女,其實就要看郭氏一個人了,只是一個人樹敵太多,宮廷之中沒有人喜歡她,而且都知道皇帝厭惡至極,所以,明里暗裡,不知道什麼人動了手腳,郭氏從未懷孕。


郭氏善妒,又有太后撐腰,動不動就去太后那裡哭訴,做出的事來讓人哭笑不得,可即便是這樣,劉太后還是力保她的中宮之位。


這些是因為郭氏一門在朝中的地位,更是因為,劉太后並非皇帝生母,若是仁宗娶回一位精明能幹的皇后,帝後同心同德,那麼,劉太后的日子就不知道怎麼過了。


02


劉太后去世之後,趙禎就廢了郭氏,以無出為由降位凈妃,不到兩年,竟然不聲不吭地死了,去世時才22歲。


趙禎是見一個愛一個,想按自己的想法娶一個情投意合的人做皇后,當時剛好陳熙春進宮,又有太妃百般撮合,可是趙禎沒有讓她侍寢。


只是說,熙春做皇后,大臣們能同意嗎,試試吧。


其實,劉太后去世,趙禎剛剛親政,根基並不穩,拋出這件事也不過是想試試。大臣們果然一致反對,趙禎也沒有太堅持,給熙春的父親升了官,就送她出宮了。


只是,以熙春的出身,皮貨商的父親捐官脫了商籍,靠著和宮裡的女人不一樣的成長經歷,讓趙禎感到新奇,試圖飛上枝頭做鳳凰。


趙禎也並不是真愛,否則,後宮那麼多娘子,真的也不多這一位,何必非要爭皇后之位呢。


在大臣的一致推薦下,立曹丹姝為後。曹丹姝家世顯赫,祖父曹彬是北宋第一良將,大伯和四伯都是戍邊將軍,四伯被追贈為「武穆」。


曹彬是跟著宋太祖一起打江山的人,多少河山都是曹彬拋頭顱、灑熱血換回來的。而曹丹姝的父輩是給大宋守江山的人,鎮守一方,功名赫赫。


曹丹姝成為皇后,背後是北宋的功臣集團的支持,而這些,都是趙禎沒辦法任性改變的。

可是,趙禎給了曹丹姝中宮之位,卻不給她寵愛,婚後幾年都不圓房,更不可能有孩子了。


這樣的事,在《甄嬛傳》里也有,年羹堯征戰四方,殺敵立功,年世蘭被雍正寵愛,所有人都知道,華妃寵冠六宮。


可是,雍正和太后卻一起研究,賜給華妃歡宜香,說是恩寵,只有她獨有。可偏偏是這歡宜香,讓華妃無法懷孕。


年羹堯曾經在民間遍訪名醫,送到宮廷里為華妃診治,可是都被太后、皇帝擋了回去。華妃到死的時候,才知道算計她最多最慘的竟然是皇帝。


03


家裡是功臣,在炒作頗有實力,一句話也是要震動三山五嶽的,若是真的生出皇子來,那豈不是要成為太子,以後逼宮也未可知。


趙禎不可能讓曹丹姝懷孕生子,得知丹姝的侄子曹評喜歡上徽柔,他都大發雷霆。知道秋和和丹姝可能有關聯,都不肯用秋和做梳頭夫人,更何況是子嗣這麼大的事。


後宮裡,俞娘子有一個女兒,朱才人生了一個兒子。可是,女兒從未出境,朱才人的兒子,也只是在張妼晗和賈婆婆的對話中被一筆帶過,染了風寒不到兩天就歿了。


一個透明人一般的朱才人,無權無勢,怎麼可能護得皇子平平安安地長大?


仁宗28歲時,苗心禾懷孕了,當時朝堂為之波動,多少人送禮上門,嚇得苗家不知如何是好。苗心禾夢裡都是他們爭搶皇子的場面,嚇得不得了。


苗心禾能保住孩子,是因為,當時郭皇后已經去世,曹皇后是不能行差半步的,否則定會被廢,寵妃還未上線。


苗心禾從小和趙禎一起長大,情分非同尋常,更是劉太后身邊的侍女,所以,苗心禾才會風平冷靜地生下了徽柔。


後來,張妼晗上線,一個15歲的小姑娘,勇敢任性,愛得死去活來,不惜一切代價。


可是,張妼晗懷孕之後,被嚇得不得了,總覺得有人要害她的孩子,也是借這個機會,賈婆婆回宮了,侍候在張妼晗身邊。


03


張妼晗本是一個舞娘,是賈婆婆、楊懷敏、夏竦處心積慮才送到趙禎的身邊,賈婆婆還因此獲罪,丟了教習的職位被趕出宮,楊懷敏作為內侍也一再公開站隊,甚至是與皇后為敵。


難道真的把張妼晗推到皇帝身邊,就功成身退了嗎?


張妼晗孕期疑神疑鬼,賈婆婆才順利回到了宮中。只是,張妼晗沒有腦子,只想著自己守著趙禎,任性妄為,給身邊人爭取好處時也很情緒化。

而且,和楊懷敏的相好蘭苕仇深似海,所以,蘭苕和楊懷敏也沒有那麼忠於張妼晗。對於夏竦而言,賈婆婆都是可以被替換的,更何況是張妼晗。


牽在手裡的風箏,總要時不時地拉一拉,才能讓她知道風箏線在哪裡,方向在哪裡。


妼晗的大女兒是蘭苕暗中害死的,二女兒是大家合謀,蘭苕找出孩子構樹花粉過敏的致命缺點,賈婆婆藉機出宮,蘭苕和王拱辰夫人同時目睹孩子身亡,也算是有了清白的證人。


兩個小宮女,侍奉小公主,本來都是要推到湖裡淹死的,跑出去一個純屬意外。


張妼晗放話出去,只要有人能找到那個小宮女,查清女兒死因,她一定竭盡全力幫他們爭取富貴,可即便是這樣,一年多,竟然還是找不到這個10歲的小宮女。


04


張妼晗的第三個孩子,懷孕的時候,二女兒夭折,三女兒在肚子裡就不健康,生下來不用蘭苕動手,孩子自己就掛了。


張妼晗恨極了中宮和儀鳳閣,以為自己三個孩子都折在他們手裡,如何肯善罷甘休。


徽柔和弟弟在草叢裡玩,被一種蟲子咬了,脖子後面鼓起好大的包,身邊的婆婆看見了竟然沒說。


發現他們兩個生病,曹丹姝和苗心禾竟然都沒有深究,連婆婆的粗心都未曾責問。最興來可是皇上唯一的兒子,被寄予厚望,是以後要即位的儲君,怎麼會如此怠慢?


太醫竭力醫治,皇子還是夭折了。


徽柔雖然長大了,但只是一個沒有腦子的公主,連趙禎把她許配給李瑋,提升章獻太后的門楣,都被徽柔搞砸了。


李家沒有受益,卻因此被貶,趙禎心裡愧疚萬分。後來不顧徽柔的生死,應給李家送回去了,李家對這個公主也沒客氣,沒幾年,就苛待而死。


​也許,趙禎的孩子都很難長大,不只是因為他基因上有缺陷,更是因為,趙禎推崇仁治,從不苛責宮人,對張妼晗等寵妃更是無原則地呵護,所以,才會有許多暗流涌動,導致十多個兒女都夭折了。


可悲、可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Cl30XEBiuFnsJQVNS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