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平樂》里,苗心禾有兩位知己,一位是皇后,一位是俞娘子,
苗心禾和曹丹姝兩個人一起撫養徽柔,還曾深夜促膝長談,這也是曹皇后唯一的一次留宿閨蜜閣中。
丹姝告訴苗心禾,徽柔是官家摯愛,無論怎樣,官家都會護著她,不必擔心。還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初心,不要在爭寵之中迷失了自己。
苗心禾的兒女染病時,皇后搬到儀鳳閣照顧,衣不解帶,夜不能寐,所以,兩個人是至交好友。
而另一位就是俞娘子,每每出現在儀鳳閣之中,兩個人說的都是不能道與外人聽的體己話。
皇上的梳頭夫人不知深淺地議論朝政,還勸皇帝不必聽那些大臣羅嗦,想怎樣就怎樣,結果被皇上直接趕了出去。
沒有了司飾,張妼晗推薦了許靜奴,苗心禾推薦了董秋和,都是想在皇帝身邊放一個自己人,也好時時軟語相勸,竭力爭取利益。
後來,俞娘子來到儀鳳閣,說她推薦了一位顧采兒,她和苗心禾說,不管誰能選中,只要不是張妼晗的人就好。
苗心禾極為認可,兩個人本想都在頭飾上放上富貴之物,翡翠珍珠,後來還是董秋和一語點破。
02
七夕之試,董秋和技藝高超,可是,皇上顧忌董秋和是張茂則破格提拔進尚服局的,又知道董秋和和皇后也有牽連,權衡著沒有選。
也不想選了許靜奴,明確打壓皇后和苗心禾,於是,俞娘子竟漁翁得利,她推薦的顧采兒被選為司飾。
俞娘子和苗心禾兩個人關係極好,俞娘子說,自己生不出皇子,就盼著皇儲的生母是個寬容的人,就像是苗心禾這樣。
後來,苗心禾的兒子夭折,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兩個人的關係,而且,很多事情,俞娘子都是一語中的。
苗心禾心疼張妼晗苦命,連失三女,俞娘子卻告訴禾兒,其實張妼晗那邊早就安排好了後路,推蘭苕上位,還是為自己好好籌劃吧。
苗心禾還年輕,打算著再為皇上生個皇子才是正經。
宮裡四個侍衛吃了禁藥喝了酒,發起瘋來,讓整個皇宮都以為是有人謀逆,大動干戈。
可是最後,三個被打死了,一個跑了,沒有查到謀逆的實證,反倒是牽連出坤寧殿的宮女綾兒和其中一位侍衛私通,楊懷敏還趁機拿著一包東西,想要誣陷皇后。
皇后被啪啪啪地打了臉,為了持身公正,定要打死綾兒,為此和皇帝爭得面紅耳赤,不歡而散。
大家都沒看出端倪,但是俞娘子卻瞧得清清楚楚。
近衛酗酒服藥,失了心智,入宮傷人放火驚了聖駕,怎得是最該罰的楊懷敏罪責最輕,還可以留在京中任職。
而且,楊懷敏和夏竦早有牽連,應該是夏竦早就提醒安排的。
03
儀鳳閣的侍女大呼小叫地跑進來,說議事已經結束,可是,御史台和諫院的所有言官把皇上團團圍住,逼著皇上聽他們進諫。
禾兒一聽就急了,說,這是要造反嗎。
徽柔卻猜到了,定是為了給張妼晗的伯父張堯佐升官,大失體統才會這樣。
禾兒攔著徽柔不許說,可是俞娘子卻說,張堯佐做了宣徽南院使,景靈宮使,還有節度使都是前所未有的。
宣徽南院使總領宮內諸司,殿前三班,和內侍遷補,糾和,往後我們選誰使喚,遷誰、留誰都要看張妼晗的臉色了。
那時,張妼晗才是名副其實的六宮之主。
好在朝中大臣極力勸諫,最後爭了兩年,皇上才讓步,讓張堯佐擔任此職,但是不給實權。
不得不說,俞娘子這位配角真的很聰慧,往往能在眾人一團亂麻的時候,看清楚問題的本質。
而歷史上真實的俞娘子,其實也很聰明。
俞娘子在趙禎少年時就在身旁侍候,位分不高,可卻是趙禎皇長子的生母。
只是,皇長子趙昉剛出生就夭折了,俞娘子母憑子貴終是一場空,不過,趙禎念著情義,第二年晉升俞娘子為才人、美人。
後來,俞娘子又生下一位公主,就是徽柔的妹妹,皇次女崇慶公主,趙禎也是特別喜愛,只是公主也是幼年夭折,從此俞娘子再沒有子嗣。
04
趙禎心疼俞娘子,又晉升她為婕妤、充議、昭儀,俞娘子去世後,宋英宗又追封她為德妃。
曹丹姝一生沒有寵愛,所以,沒有子嗣。俞娘子可以連生一雙兒女,而且頻頻晉升,可見當時趙禎對俞娘子也是很寵愛的。
只是可惜,趙禎的兒女大多夭折,俞娘子的皇子公主也沒能保全,卻是有些可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Dnt6nEBiuFnsJQVB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