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閩南沿海人是幸福的,春季有無數的海魚登上我們的飯桌,這個春天我介紹了帶魚、白鯧、馬鮫魚、鮟鱇魚、海鰻、肉鯧、紅杉魚、鰳魚、飛魚、大眼鯛、巴浪魚等,其實這些還只是冰山一角,閩南人有一句俗語「一鯃二紅鯋,三鯧四馬鮫,五鮸六加臘」,這排名前六的魚,鯃筍、赤鯽、鮸魚,以及加臘魚,還未在我的文章中出現,我正籌措中,敬請期待。
今天想介紹烏鯧,這是排名老三的鯧魚,《本草綱目》里寫到∶昌,美也,以味名。鯧魚是因為味道很美,方得到「鯧」這個名字的。
但不是所有的鯧魚味道都一個樣,我寫過清蒸白鯧,因為白鯧的肉質細膩,我寫過豆豉炣肉鯧,因為肉鯧的肉質肥厚,而烏鯧的肉質比較粗,又是另一種吃法。
閩南人吃魚是有講究的,「細魚清蒸,粗魚乾煎」,你不能今天想吃清蒸的,就把一隻肉質粗糙的魚給蒸了,其結果是你吃得高興,魚卻笑你不懂行。
烏鯧是閩南人飯桌上的常客,烏鯧也是鯧魚里比較便宜的品種,便宜只能說明量多,並不代表不好吃,而能清蒸的細魚也不代表就是最好,干煎的粗魚另有一番甜美的滋味。
干煎是對一隻烏鯧最大的尊敬,因為烏鯧肉質粗糙,干煎後顯得非常的鮮香,把烏鯧腌製得咸一點,再干煎或是用軟油炸熟,咸鮮香甜,配稀粥,能幹下好幾碗。
這是我們家一直以來的吃法,小時候家貧,阿嫲都是將烏鯧腌製得鹹鹹的,阿嫲不捨得放太多的油,她細心干煎後的烏鯧味道,卻是一輩子也不能忘懷。
我今天買了幾隻烏鯧,個頭不太大,剛好起油鍋炸醋肉,於是便來道油炸烏鯧。
烏鯧、鹽、食用油。
調料就一樣,鹽!輔料就一樣,油!其餘什麼都不用,最大程度地體現一隻烏鯧的美味,真正達到原汁原味!
1、烏鯧殺凈;
烏鯧都是細鱗,可以忽略不計,烏鯧頭小肚子小,渾身都是肉,非常好處理,不用魚販代勞。
2、在魚身上抹上鹽,尤其是肚子,一定要用鹽搓去黑膜,腌制的鹽別太多,剛好入味就夠,太咸了就真的成了古早味的鹹魚脯,如今的健康生活並不提倡吃鹹魚脯哦;
蓋上保鮮膜,放冰箱腌制半天入味。
3、油溫五成熱時,下油鍋炸;
新手還是建議用平底鍋少油干煎的好,因為烏鯧油炸並不是那麼容易,烏鯧的皮受熱會爆,爆皮會濺油,所以一定要小心。
4、烏鯧的身材扁平,稍微一炸就熟透,所以時間不要太長,5分鐘足夠,時間太長了烏鯧的肉就會幹;
而油溫也不能太高,控制在五六成溫最好,如此炸出來的烏鯧,肉香而不柴,甚至比干煎還美味。
好了,一道咸鮮香甜的烏鯧起鍋裝盤。
鯧魚我們一般都喜歡白鯧,烏鯧就像是白鯧的替代品一樣存在,這鯧魚界的黑白二煞,其實是誰也代替不了誰的,無論白鯧的身份有多高貴,烏鯧也總有它自身的價值。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人間百味。
喜歡請點贊鼓勵,覺得有價值就轉發、收藏。
而無論喜歡與否都在評論區說兩句,我會更努力。
原創不易,拒絕不良自媒體盜文盜圖,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