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巷不僅是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每天要經過的地方,也是一種文化。從它的開建到名字的命名再到一代代居民的參與,曾經冷冰冰的街巷道路就有了感情,甚至成為了遠離家鄉後最思念的那個地方。
這樣的老街老巷,各個區縣都有,也都充滿了故事。今天開始,我們先從中心城區張店說起,說一說這個城市裡那些老街巷的名稱故事……
」
斜馬路
東南、西北走向,東南起於西一路、西北斜至西二路,瀝青路面,長515米,寬5-6米。該路為張店古老街道之一,形成於民國初年,因走向不規則而得名斜馬路。1964年修成混凝上路面。1977年整頓城區街巷名稱時,更名為紅旗街。1982年地名普查時,恢復原名斜馬路。
早時,此路駐有天和堂中藥店、張店區變壓器廠、工具機維修站、市紡織品批發站、老張店工商聯四合院、張店釀造廠等單位。
從20世紀初期,隨著膠濟鐵路的開通和張店火車站的設立,流動人口的增加,車站附近離業街區的日漸繁榮,而變成一片居民區。且衍生出了一個小商販集聚、經營日常生活用品和瓜果蔬菜的市場,這就是老張店人所說的「西市場」。
興學街
位於車站街道東北部,新村西路和杏園西路之間,東西走向,東起金晶大道,西至柳泉路。長約1027米,寬約12米,瀝青路面,與西一路、西二路、柳泉路、金晶大道等相交。道路兩側有張店賓館、興學街小學、張店區人裝部等單位,通35路,95路,121路,127路公交車。
新中國成立前命名為興學街,因路南有張店商會、萬字會集資興辦的一所學校而得名。1958年拓寬並向西延伸。1977年整頓城區街巷名時,更名為紅旗三路。1982年地名普查時,恢復原名興學街。
(當年的興學街小學)
興學街以興學為名,不光有小學,還有一所成立於1956年的院校——淄博商業學校,曾經位於興學街58號,2002年和其他幾個學校合併,成立了淄博職業學院。淄博商校曾培養出一批優秀的人才,為淄博商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原淄博商校)
工盛街
位於車站街道中部、勝利橋南側,膠濟鐵路和昌國路之間,東西走向,東起鐵三村68號樓,西至該村41號樓,系鐵路職工宿舍區的街巷。長約150米,寬約4米,瀝青路面,與張南路相交。
建成於1950年前後,命為工盛街。因工業繁榮昌盛之意而得名。
安樂街
位於車站街道中部,新村東路和昌國東路之間,東西走向,東起金晶大道,西至西二路。長約420米,寬約5.66米,瀝青路面,與西二路、金晶大道等相交,通251路公交車。
光緒三十年(1904)膠濟鐵路建成通車,火車站以北定居經商者較多,逐步形成街巷。民國中期,命名為安樂街。因街內有兩家小劇院而得名。新中國成立後,重加整修,鋪瀝青路面。1977年整頓城區街巷名稱時,更名為紅旗二路。1982年地名普查時,恢原名安樂街。
(安樂街百度街景地圖)
新華街
位於湖田街道西部,金晶大道和東一路之間,南北走向,為貫通城市南北的次幹道。南起洪溝路,北至新村東路。長約630米,寬約8米,瀝青路面,與洪溝路、新村東路等主幹道相交。
在新華街西側,自南而北,先後排列著青年劇院,紅旗飯店,新華商城,淄博藥材器械批發站,最北端曾經是張店區供銷社機關。
該路形成於1952年前後,按序數得名四馬路。1977年整頓城區街巷名稱時,更名為新華街。因鄰新華藥廠而得名。
(原新華藥廠,現已拆除)
青年街
位於湖田街道西部,洪溝路和昌東路之間的淄博五中、新華醫療器械廠南側,東西走向,西起金晶大道,東至東二路,長約874米,寬約5米,瀝青路面。
民國年間名曰維新街,新中國成立後改稱青年路。1977年整頓城區街巷名稱時,更名為向陽二路。1982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杏園青年街,簡稱青年街。
健康街
位於柳泉路和西二路之間,南北走向,為貫通城市南北的次幹道。南起興學街,北至美食街。長約1400米,寬約6米,瀝青路面,與興學街、新村西路、美食街等主幹道相交。道路兩側多為沿街商鋪。
該路1972年建成南段,北段1975-1980年逐漸向北延伸擴建而成,曾名小西二路。1982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健康街。因路西有張店區中醫院(原張店公社醫院),取幸福、健康之意而得名。
商場東街
位於新村東路與共青團東路之間,東西走向,為貫通城市東西的主幹道。東起澇淄河,西至金晶大道。長約2100米,寬約14米,瀝青路面,與東一路、東二路、寶灃路等主幹道相交,道路兩側有華潤萬象匯、利群購物廣場等單位,通138路、150路等公交車。
該路新中國成立前是濟南至青島的張店過境路。1948年,張店市政府曾命名為金嶺路,新中國成立後路北修有廣場,市民亦稱為廣場路。1977年整頓城區街巷名稱時,定名為向陽五路。1982年地名普查時,因該路東首是農貿市場且位於中心路東側而更名為商場東路。1985年,西端建有工業局貿易市場,後拆除。1995年3月,更名為商場東街。
商場西街
位於新村西路與共青團西路之間,東西走向,為貫通城市東西的主幹道。東起柳泉路,西至世紀路。長約1400米,寬約14米,瀝青路面,與南西四路、南西五路、南西六路等主幹道相交,道路兩側有公園街道辦事處、魯中家具城、西六路小學、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淄博校區)等,通139路222路等公交車。
該路是舊時張店的東西大街。新中國成立後仍稱東西大街。1976年對東段(今美食街段)整修,1977年整頓城區街巷名稱時,定名為紅旗五路。1981年向西延伸至西七路,1982年地名普查時,因該路位於中心路以西而更名為商場西路。1995年3月,更名為商場西街。
這些街道名稱的來歷你明白了嗎?
你還想知道哪些路名的來歷?
或者你還知道這些路名背後哪些故事?
歡迎留言哦!
文 王志軍 趙呂鵬 欒艾東
來自張店區政協編撰《張店城市記憶》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此致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CpAWwBmyVoG_1Z500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