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怕得腎病?因為腎病會給人們6大危害

2019-07-09   小復先生

腎病是一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屬內科常見病,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腎臟病兩類。據美國腎病學會統計,慢性腎病的患者約占美國人口的3.3%。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近百萬人死於各類疾病引起的腎臟病。隨著高血壓和糖尿病發病率的增高,繼發性腎病(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狼瘡腎炎等)越來越多,在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的患者中繼發性腎病已占主要部分。原發性腎病以慢性腎小球腎炎占第一位。

1、免疫球蛋白減少造成機體免疫力低下,易致感染;

慢性腎病與「感染」有這密切的關係,不管是初始的發病還是後期病情復發與加重,有些感染對慢性腎病患者的影響是致命的,腎臟病不是感染性疾病,是免疫性疾病。感冒感染會讓原來腎臟有損害的基礎上進一步加重。像腎病綜合徵或蛋白尿患者在感冒後尿蛋白明顯增加,隨後出現水腫復發或加重;感冒感染對於慢性腎衰患者也是一個極為不利的打擊,它可以使腎功能進一步下降,甚至加快進入終末期腎病。

2、金屬結合蛋白丟失可致微量元素(鐵、銅、鋅等)缺乏;

3、長期低蛋白血症可導致營養不良,小兒生長發育遲緩;

會導致水腫嚴重:腎病合徵引起的水腫是全身性水腫,大家最熟悉的是雙下肢水腫,水往低處流的道理在這裡也是適用的;還有眼瞼水腫,臉部,雙上肢水腫,這些都是我們能夠看到的;再進一步的就是腹水胸水等,比如腹水:嚴重的時候肚子會明顯撐的很大,在床上自己左側躺和右側躺,變換體位時能夠清晰感受到水的流動;再往裡面就是各個臟器的水腫了,比如肺水腫。水腫會對各個組織有不同程度的損傷,還會加重各個器官的負擔,需要及時控制。

會導致乏力,關節疼痛:若是蛋白質缺乏,身體活動所需要的熱量沒有來源,則會消耗已有的肌肉蛋白質,從而引起肌肉鬆弛、關節疼痛等症狀。

會導致飢餓感增加:有些患者可能時常感覺到飢餓,可能剛吃完飯卻覺得自己沒吃,飢餓感仍然存在。排除患有糖尿病的情況,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蛋白質攝入不足。

會導致反覆生病:蛋白質是人體內很重要的營養元素,參與人體內很多的重要工作。若是體內蛋白質豐富,患者自然也健康;若是蛋白質缺乏,相應地,免疫力也會下降,自然就會反覆感染疾病了。

會導致傷口復原慢:這是蛋白質缺乏一個很明顯的症狀,體內蛋白質缺乏導致組織和皮膚的修復速度明顯變慢,傷口難以癒合。

4、高脂血症增加血液粘稠度,促進血栓、栓塞併發症的發生,還將增加心血管系統併發症;

高血脂症對人身體的損害是隱匿的、逐漸進行性和全身性的,它帶來的問題很多,它會使血管腔變窄,長時間的之後就可能導致血管閉塞,使人體供血受到影響。病變斑塊沉積在冠狀動脈上,就引起心臟出現缺血症狀,誘發冠心病;沉積在腦部,誘發腦梗塞;沉積在下肢,會導致下肢動疼痛甚至壞死;沉積到眼睛的血管,會使眼睛栓塞,導致失明;沉積到肝臟,可以導致脂肪肝。高血脂症是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險因素。

5、血管堵塞:以腎靜脈栓塞最常見,此外還有下肢深靜脈、肺血管、腦血管、心血管等發生堵塞,任何一種血管堵塞都有致命的風險。

腎病綜合徵時,多種機制都參與到血栓形成過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凝血系統功能亢進、血小板功能異常,以及內源性抗凝物質的缺乏和纖溶系統功能減弱。通俗的來說就是:機體血液裡面有凝血(使血液凝固)和抗凝(阻止血液凝固)兩大系統,正常人中是平衡的,保持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腎病大量蛋白尿通過多種機制導致機體的凝血功能增強,抗凝系統減弱,最終導致血液容易凝固形成血栓。

6、高血壓

慢性腎炎患者高血壓發病率達百分之八十。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期,常出現嚴重的心血管併發症,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病、心包炎以及腎功能不全等。需要腎臟替代治療的病人則幾乎均有高血壓,慢性腎炎病人高血壓有其有的特徵,表現為夜間生理性血壓下降趨勢喪失,部分可分為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

以上「腎病的六大危害」,如果您感覺有幫助,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