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李苪(化名),今年55歲,患糖尿尿病6年,高血壓3年,今年過完年後出現了雙下肢水腫、噁心嘔吐、尿少以及全身乏力等症狀。在家人陪同下就醫檢查後,診斷為「糖尿病腎病2期」,醫生告訴家屬,患者需要進行腎臟透析治療,後期可能需要做腎移植,無論哪一項,都需要巨額的費用,這對李先生的家庭來說就像晴天霹靂!
最近幾年,糖尿病發展成為糖尿病腎病的比率正在增加。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旦腎臟受累,出現持續性蛋白尿,一旦腎臟病變常常不可逆,最終在短時間內進入終末期腎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讓整個家庭蒙上陰霾。
如何預防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呢?
兩項大型研究對嚴格血糖控制能否有效地降低微量白蛋白尿和糖尿病腎病風險的疑問給出了肯定的回答。糖化血紅蛋白(HbAlc)可以反映長期血糖控制狀況,並能預測糖尿病併發症的危險。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糖尿病患者每年進行2-4次HbAlc測試,並將HbA1c水平儘量控制在正常水平(6%以下)。
控制血壓不但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有助於保護腎臟。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升高均能加速糖尿病腎病的進程。研究顯示即使已經出現腎臟病,控制血壓也能減少血液透析與腎移植手術的風險,而且可以增加預期壽命。
所以,糖尿病腎病是導致腎衰的主要原因,患者進行及時篩查和診斷,改變平時的不良生活方式,服用藥物將血糖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你就能大大降低腎病的風險。
糖尿病一旦發展為糖尿病腎病,作為患者一定要牢記「10個務必」方可使病情穩定不惡化。
1、務必控制脂肪攝入量,糖尿病患者常有高脂血症,高血脂會加劇大血管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2、務必戒煙,與不吸煙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吸煙的糖尿病患者發生大血管病變如動脈粥樣硬化、腦卒中、心肌梗死、下肢脈管炎與足壞死的危險性大大增加。
3、務必戒酒,酒會加重糖尿病病情或引起低血糖並掩蓋低血糖症狀,使血三醯甘油和乳酸水平增高。
4、務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制,應低鹽低脂低糖飲食,生活中要勞逸結合避免勞累。
5、務必適當鍛鍊,根據身體情況每天早、中、晚各散步15-30分鐘。也可視條件開展其他健身活動。
6、務必堅持適合自己的科學的治療方法,不要道聽途說,不可人云亦云。
7、務必與主治醫生保持聯繫,有自己經常看病的醫生的電話號碼。作好各種記錄,包括飲食與藥物治療、血糖、尿糖以及其他有關檢查等。
8、務必每年至少做次全面檢查, 包括視力和眼底,在24小時尿清蛋白和神經系統體檢等。
9、務必學會放鬆自己,遇事不急、不怒,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大喜大悲。
10、務必定期複查,每月至少複診一次。日常要隨時監測尿糖,最好能夠自測血糖。特殊情況下,若患者出現發熱、腹瀉以及全身不適等,應及時就醫。經常量血壓,保持血壓在正常範圍。因為高血壓會加劇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