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的功能就是為了可以排泄代謝產物及調節水、酸鹼平衡以及電解質等,分泌多種活性物質,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以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一旦腎臟出現問題,就會對身體的正常運轉造成嚴重的影響。
而對於慢性腎炎患者來說,日常生活中不合理的飲食常常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對腎功能造成進一步的損害。腎炎患者應了解哪些食物不利於腎臟疾病的康復,同時應少吃為宜。
慢性腎炎患者,若「拒絕」這6種食物,後半輩子不用擔心透析!
1、鉀離子含量高的食物
患有腎炎並且伴有肌酐高的患者千萬不能吃帶有鉀離子的食物,例如香菇、花菜、菠菜、竹筍、橘子、蕃茄、胡蘿蔔、番瓜、芥菜、桃子、蕃石榴以及枇杷等,這些都是含有鉀離子的,還有就是儘量不要生吃蔬菜。
2、高鹽食物
水腫與血容量以及鈉鹽的關係非常大。每1克鹽可帶進110毫升左右的水,腎炎患者如食過量的食鹽,而排尿功能又受損,常加重浮腫症狀,並使血容量增大,易造成心力衰竭,故必須限制食鹽,給予低鹽飲食。每天鹽的攝入量應控制在2-4克以下,以防浮腫加重和血容量增加,發生意外。
3、含嘌呤高及含氮高的食物
為了減輕腎臟的負擔,應限制含嘌呤高及含氮高的食物,如菠菜、芹菜、沙丁魚、豆製品、肉湯、雞湯以及魚湯等。因為在腎功能不全時,這些食物的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對腎功能有負面影響。
4、辛辣發物及強烈調味品
辛辣發物如大蒜、狗肉以及牛肉等,強烈調味品如胡椒、辣椒、芥末以及咖喱等都對腎功能不利,儘量不要吃。味精如果多吃的話,很容易會口渴多飲,在限制飲水量時,也應少用。
5、限制體液量
慢性腎炎患者有高血壓及浮腫時,要限制液體的攝入。每天的攝入量應控制在1200-1500毫升,其中包括飲料及菜肴中的含水量。如果浮腫嚴重,則進水量更要嚴格控制。在排尿正常的情況下,則可適當放寬。
6、高脂食物
慢性腎炎患者有高血壓和貧血的症狀,動物脂肪對高血壓跟貧血是不利因素。由於脂肪能加重動脈硬化和抑製造血功能,故慢性腎炎患者不宜過多食用。但慢性腎炎如沒有脂肪攝入,機體會變得更加虛弱,故在日常生活中可改用植物油,每天60克左右。
大家對於腎炎應該吃什麼是不是都知道了,慢性腎炎患者要特別注意日常的飲食,不能吃的千萬別吃,假如吃了的話可能後果是很嚴重的,所以,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了。
健康小貼士:
輕度水腫腎炎可不做特殊治療,只需要限制鹽分攝入以及多休息即可,若有明顯水腫需使用藥物治療。急性期間多注意休息,等到水腫症狀消退以及血壓下降與尿異常減輕後再保持適度運動。適當的粗糧,含有的植物纖維不僅能抑制食慾,而且其中所含的鎂能減輕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