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報告,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約1.58億,占比達11.9%;預計2050年,我國65歲及以上的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屆時老年人口數將達到高峰。辛勞一生,老人們晚年都有"延年益壽"的夙願,然而一些不良商家卻將罪惡之手伸向了他們。
來自江蘇的陸阿婆,為了長壽20年來,買保健品花費了112萬元。儘管退休工資一個月有8000-9000元,但每個月除了留下幾百塊生活費,其餘的錢都用來買保健品了。湖南懷化一老人平時省吃儉用,在保健品身上居然"大手筆"花了40萬,甚至把火葬費都花光了。……
陸阿婆家中的保健品堆積成山
類似案例不計其數,可能不少人會疑問,花這麼多錢,老人們買到的都是些什麼"續命藥"?
1. 花式虛假宣傳,老人最易中槍
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中,75.8%的人被一種及以上慢性病困擾。不容樂觀的老年人健康狀況導致他們迫切尋求健康長壽的方法,調查顯示,65%的老年人都曾求助於保健品。不少企業正是利用了老人此類心理,進行大肆虛假宣傳。
權健事情過去已有一段時間,奇葩宣傳仍令人印象深刻:衛生巾男女兩用,女性可以用來治療婦科疾病,男性則能用以治療前列腺疾病;1068元的鞋墊,可以用來治療雞眼,放腋窩處還能治療心臟病突發;1596元一套的抗衰老長壽套餐,原理竟是補氣血。營銷說辭之奇葩,堪比"神話"。其他虛假宣傳也都大同小異,尤其一些傳統中藥材如靈芝孢子粉、雪蓮等,現代科學沒有充分證實其功效,卻對肝腎造成額外負擔。而幹細胞等"高科技"則瞄準了有錢人,60萬一針年輕20歲的宣傳不絕於耳,而事實上在國內沒有一項幹細胞技術獲批。
當虛假宣傳,遇上鑑別能力不強的老人時,不良商家的陰謀便得逞了。
2. 抗衰老科技蓬勃發展
與國內"虛假宣傳"不同,抗衰老在科學界已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西方已經把抗衰老作為一個醫學分支,1993年就成立了美國抗衰老醫學科學院,有2.6萬多個會員遍布於120個國家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包括最為知名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有50個實驗室研究靶向衰老)和哈佛醫學院衰老機制研究中心Paul F. Glenn。
科學的發展也帶了壽命的延長,二戰以來的和平年代,抗生素、疫苗和現代醫學的發展,人類平均壽命已經延長了將近1倍。而二甲雙孤、Senolytics、NMN等已進入臨床的"延壽技術",將有望使壽命進一步延長。
3. 復旦科研團隊為扭轉亂象,首家"抗衰老"科普平台誕生
國外"抗衰老"技術蓬勃發展,而國內"虛假宣傳"仍大行其道,亟需去偽存真。在這一背景下,"時光派"應運而生。團隊創始人畢業於復旦大學,團隊主要成員來自於復旦藥學院的研究生和華科遺傳學博士。
"時光派"負責人稱,目前平台一方面是闢謠虛假的"延壽"技術和物質,一方面追蹤最前沿和最科學的抗衰老技術。今年一篇"人類首次逆轉生理年齡2.5歲"的文章再朋友圈瘋傳,不明真相的讀者躍躍欲試。殊不知其採用的主要採用的是"生長激素",這可能讓壽命縮短,對此,時光派及時進行了闢謠,
對前沿的抗衰老技術,"時光派"會及時的跟蹤和分析。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在臨床實驗網站clinicaltrials上剛披露一項"旨在逆轉人類衰老20年的臨床試驗",時光派就立刻進行了跟蹤分析。基因療法雖過於激進,但也代表了未來的方向,現在還應持謹慎觀望態度。
時光派的Lynn博士也與該臨床負責人取得了聯繫,就相關問題進行了交流,並期待研究結果。Lynn博士表示,時光派一方面追蹤並解讀國際最前沿的抗衰老科研成果,並與國外部分頂尖科研機構取得聯繫,是國內讀者了解前沿抗衰老科研成果的直接窗口;另一方面,也是幫助讀者鑑定市面上各式抗衰老方法是否有科學依據的重要平台。
"時光派"堅持高質量深度的抗衰老科普,目前主要以公眾號為陣地,網站和APP仍在規劃中。硬核科普雖然不易理解,但也深受讀者信任,"時光派"相關推文經常會收到讀者打賞。"時光派"的抗衰老科普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在剛結束的"中國抗衰老促進會"的年會中,時光派被增選為理事單位。
光大證券分析隨著老齡化的加劇,我國養老產業潛在市場空間達到5110億元。按照2050年的老人數量高峰計算的話,我國至少在未來的30年內都將處於"長壽紅利"之中,而"抗衰老"也有望成為千億行業。
在紛繁的"抗衰老"概念中,去偽存真更為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mhgfG8BMH2_cNUg6G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