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這部新上映的電影,刺中的都是當父母的心

2019-07-28     毛媽Carol講繪本故事

寫在前面:

在《銀河補習班》出來我就立刻約上朋友去看了,結果她全程在旁邊抹眼淚而我很冷靜。出來一討論才發現,我倆關注的點完全不一樣。

我以為這部電影是在講,如何將一個倒數的孩子輔導上年紀前十。

但是,我朋友告訴我她看的是,馬飛和馬皓文之間父子情。


在翻了一個電影公眾號下面對這部電影的觀影留言後,我決定再去刷一遍這部電影。


(圖源:公眾號sir電影)

這次,我也哭了。


01 世上沒有笨小孩,特別是你的小孩

兒子馬飛是一個「缺根筋」的孩子。

在影片開始圍繞馬飛的言論就是笨、無可救藥,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上初中,所有的老師,包括媽媽馨予也很理所當然地跟馬皓文說「馬飛那麼笨,你就不要來打擾他了。」

連馬飛自己也信了,自暴自棄地跟爸爸說,我這麼笨怎麼可能也考年級前十。

初中的教導主任甚至評價馬飛為「變不成鑽石的煤炭」。

北師大附屬小學的數學老師孫路弘在《媽媽教的數學》里分享了自己背九九乘法表的故事:

怎麼背都背不下來,老師點名批評了幾次,回到家以為會被媽媽說。結果媽媽展示了一種通過數手指去背的方法。試了幾次後,一下子就把乘法表背了下來,也再沒有忘記過。

(圖為:8*4=32)

背不下九九乘法表的孩子笨嗎,笨,這麼簡單都記不住肯定笨。

可是就是一個在小學連九九乘法表都背不下來的孩子,長大後成為了名校的數學老師。

當我們在罵孩子笨,學不會,跟不上進度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是方法的不合適呢?

馬飛笨不笨,馬皓文告訴他,別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證明教育方法的正確性或優越性是沒有意義的,幫助孩子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大部分兒童都會被這種帶有貶低意味的評價深深傷害,還有一部分兒童會通過主動貶低自己能力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影片中馬飛選擇逃課、上課看閒書、屢次被學校點名批評的原因。

消極的語言剝奪了他們對未來自己的希望,讓他們從現實中退縮,從生活消極無用的方面尋求補償。

馬皓文相信馬飛能夠考到年級前十,絕對不是無腦吹。在《畢生發展心理學》中提到,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成就和自尊是相輔相成的。

父母對孩子的高期望,能給孩子帶來高自尊,自尊心會驅使著孩子去取得更高的成就。

就像我很喜歡的詩人維吉爾說的「我能,是因為我相信。」


02「箭靶子都找不到,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馬飛在爸爸的引導下,學習終於上了正軌,成為了博喻學校里能衝擊全省狀元的唯一人選。可是在這時候他選擇追逐自己的夢想去報考飛行學校。

在以前他們的一次交流當中,馬皓文曾經問過馬飛以後想要幹嘛。馬飛複述了他媽對他的期望:要麼去上清華北大,要麼去賣燒餅。

馬皓文問了馬飛,清華北大只是過程,你最終要到哪裡?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一個做生意的家庭給了好幾百萬孩子出去留學,結果孩子海歸10年不工作。一怒之下,父親把孩子的家砸了,孩子也跑去父親家裡鬧。

我們把一切優質的資源給到孩子面前,讓他們努力考上一所一所的好大學,希望他們有一個光明的前景。

但是,我們有沒有認真地想過光明的前景代表什麼?是衣食無憂的生活?是能過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自在?還是能夠追逐自己夢想的資本?

馬皓文教給馬飛獨立思考,因為他想要知道馬飛知道自己想從事什麼職業,想要怎麼樣的未來。

馬皓文告訴馬飛要學會想辦法,因為學會解決問題才是孩子獨立的第一步,不會萬事依賴父母。

很多父母都在雞娃和佛系之間搖擺不定,其實就是連我們也沒想好,我們到底想要孩子的未來有什麼。

這也是我們焦慮情緒的來源,只有你想清楚想要給孩子怎麼樣的未來,你才會知道要給孩子怎麼的教育。


03 孩子的最高評價是「爸爸媽媽我想像你們一樣」

在電影里,馬皓文面對別人的指責、面對經濟的壓力、面對多方的質疑,即便崩到了極點。

馬皓文也只是一直重複「不認輸,不認輸。」


在第二天早上,馬皓文洗臉的時候,看到馬飛寫下的紙條「爸爸:像你一樣,永遠不認輸」。堅強的馬皓文終於撐不住用毛巾掩著臉,無聲地哭了。

後來,馬飛在太空中遇到事故,假如不去修復受損之處,不僅無法與地面聯繫,甚至連返回地面時會爆炸身亡的危險。

在另外一位隊員已經放棄的時候,馬飛在外出服氧氣含量極少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去嘗試,最後才得以成功返回。

我們總說孩子會被壞學生帶壞,所以他們要跟好的學生玩。

父母們都會忽略了自己的力量,他們會覺得只要找到好的老師,去到好的氛圍和環境,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忘記了自己作為父母與孩子間天然的紐帶。

其實,父母才是對孩子最具影響力的人,想要一個愛看書的孩子,父母先愛看書;想要一個自律的孩子,父母先以身作則;想要孩子有禮貌懂禮儀,父母先做個榜樣。

廣西狀元楊晨煜的媽媽在說自己的育兒心得時就說到:「你自己也要自律,而不是丟個孩子在那拿個手機就ok了。」

孩子是最公正的評判員,當你做好時,你會發現他們也在悄悄變好。


04 把愛說給孩子聽

我們會為了各種孩子不能慣、孩子不能驕縱、誇他他就驕傲的原因,不去表達自己去孩子的認同。

馬皓文絲毫沒有掩飾過這一點,他無時無刻都在向孩子表達著自己對兒子的滿意、讚賞、期待、關心和在乎。

電影中馬飛的繼父孟叔也是,在得知馬飛會被退學的時候,還跟媽媽馨予說「好消息就是,學費可以全退。」

但是在知道馬飛一番努力,仍然被退學後,他拿了一串鞭炮去迎接馬飛的退學,還跟上前阻止的保安打成一團。他告訴馬飛,你在我心裡就是最棒的,這間學校不要你還不稀罕了,其他學校隨便挑。

我們都說父母的愛就像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只有一點點,下面還藏著一大截。

其實,如果我們肯多告訴孩子一點,給孩子帶來的是莫大的力量和支持。

我們在乎著孩子,愛著孩子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反而是孩子最想要炫耀的東西。

結 語

在電影里,小高老師問馬皓文「你這樣對馬飛真的有用嗎?」

馬皓文沉默了一下,回答說「只有時間知道。」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就像是一份答卷,上面只有一道開放性的題目,沒有可供選項,也沒有標準答案。

至於我們做得怎麼樣,我想孩子對我們的愛就是最公正的打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NvrO2wB8g2yegNDzal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