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媽平台投稿作者——Eric媽媽
師範畢業,此前在網際網路教育公司任職品牌經理。孩子4歲半,從小開始英語啟蒙,長期致力於親子繪本閱讀為紐帶的早期啟蒙。
寫在前面
Eric一歲時我們就開始親子閱讀,到現在四歲半,整體加起來至少2000多本(不算反覆閱讀的)。
其中,英文繪本比例會高一些。畢竟已開發國家在很早以前就非常重視親子閱讀,因此有大量的優秀原創繪本作品。
到目前為止,英文繪本少說也看過上千本(不算反覆閱讀的)。下面是我在某知名繪本記錄平台自2018年8月始至今,一年多來的不完全統計數據。
由於從小沉浸在原版繪本里,Eric不僅是一個小繪本迷,現在四歲多,從親子閱讀過渡到自主閱讀還比較順利,對於國外的人文、風俗等也不陌生,還受到英文科普繪本的影響,喜歡觀察動物,探索宇宙奧秘。
其實,根據我對學齡前孩子的觀察以及與許多父母的溝通來看,低幼孩子的中文不會非常強勢,完全有可能愛上英文繪本閱讀,畢竟英文繪本好作品實在太多太多了。如果孩子不喜歡,那一定是父母的方法問題。
在親子英文閱讀4年,讀過上千本英文繪本後,我總結出三個影響孩子英文繪本閱讀興趣的關鍵因素:
1.父母的動機;
2.挑選適合的繪本;
3.讀繪本的方式。
通過身邊不少朋友的親測,我深信,只要這三點做好的父母,沒有孩子不會愛上英文繪本閱讀!
父母的動機很重要
動機,決定你的目標,指導你的行動。
你陪孩子英語親子閱讀的動機是什麼,也許你自己都未必清楚,但是孩子能夠知道。
舉個栗子:
A媽媽的動機是希望通過繪本閱讀學習英語;
B媽媽的動機是讓孩子能夠看到更大的世界。
那麼,在親子閱讀過程中,A媽媽很可能就會更關注孩子的輸出,比如關注句型,要求孩子跟讀,儘量多選分級閱讀,而不是繪本,因為很多分級閱讀號稱「輸出神器」啊!
而B媽媽呢,更關注英文繪本的內容,是否有趣有料,是否腦洞大開,是否能夠打動人心等等。
那麼,兩個孩子,哪個會覺得親子閱讀過程好玩呢?哪個孩子會更喜歡讀英文繪本呢?
結果顯而易見!
當然,你也許會說我是兩者兼顧。這個問題就像我們說一個人是理性的還是感性,並非理性的人沒有感性的一面,感性的人沒有理性的一面,一個道理!
不能說一開始的時候,我就沒有希望通過繪本來學英語的動機。
但是,很快我就發現英文繪本是一座寶藏,讓孩子真正看到更大的世界。用繪本來學英語,實在是大材小用!
因此慢慢地,對我而言,英文只是單純的載體而已,而與孩子一起去「看世界」卻是不可多得的人生體驗,這樣的過程滋潤了孩子,也豐盈了自己。
所以,你的動機影響你孩子對英文繪本閱讀的興趣。接下來,再來說說接地氣的實踐經驗。
怎樣挑適合的繪本?
很多媽媽在挑選繪本的時候,容易將其工具化。比如希望這套繪本能夠培養孩子哪方面的能力?
事實上,好繪本對孩子的影響從來都是潛移默化的,而從小被優秀繪本「喂大」的孩子,一定是受益一生的。
繪本的功能不應該成為我們挑選繪本的首要因素。在挑選了數千本繪本後,我總結了兩條重要因素:
1.「對味的」才是最好的
符合孩子「口味」的繪本,才是最好的繪本!
所謂好繪本,不是多少人讀過,或銷量上的數據,而是你的孩子是否喜歡。
像市面上大家都對情緒小怪獸系列比較推崇,我拿到繪本後也覺得還不錯。但Eric看過一遍後就不想看了,我就不勉強。
孩子的喜好會有階段性,有時候只是因為不喜歡裡面的某個畫面,或者某個人物,就不想讀這本繪本。此時無需因為大家都說好,或者覺得繪本不便宜,就強求讀給孩子聽,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有時候過一段時間,孩子的「口味」可能又變化了,自己去找出當初不愛讀的繪本。
所以,投其所好非常重要。
比如低幼的娃兒,一般互動性強、畫面色彩鮮艷的繪本,會更容易吸引孩子的關注。
Eric剛開始讀英文繪本的時候,選的是 Bizzy Bear 系列,娃兒反覆讀了不知道多少遍,最後硬是把厚紙板的書翻破了!
大一點的孩子開始了解自己的「口味」。
很多小男孩都會有一個階段特別喜歡恐龍。那麼,這時候只要你挑選對的相關題材繪本,即使他過去可能沒有親子共讀英文繪本的習慣,也可能因為喜歡這個題材,從此喜歡上讀英文繪本。
所以,尊重孩子的選擇,相信孩子的選擇,是孩子喜歡上讀英文繪本的首要因素!
2.選擇「大師」及獲獎繪本可降低試錯成本
很多人剛開始不知道怎麼挑選繪本,那麼,選擇繪本「大師」或獲獎繪本是買到好繪本的捷徑。
不敢說買「大師」或獲獎繪本就一定萬無一失,但確實是會減少很多試錯的成本。
就拿 Knuffle Bunny(古納什小兔)舉個例子。這本繪本獲得2005年度美國凱迪克獎銀獎,出自著名的作家和插畫家 Mo Willems(莫·威廉斯)之手。
「繪本作為孩子的第一座美術館」,讀繪本的過程,也是帶領孩子在進行美育引導。
首先,這本繪本在審美上不僅在線,更讓孩子看到了拼貼藝術。整本書以攝影加繪畫的形式,用照片作背景與繪畫結合,獨具新意,開拓了孩子的認知與眼界。
其次,繪本故事通過一件生活中的尋常瑣事,洞察到孩子與父母的內心世界,幽默逗趣的同時,讓孩子情感共鳴,讓大人引發深思。
很多時候,在與Eric一起讀繪本時,我也是抱著好奇心,同理心去體會,去感受,內心時而興奮,時而緊張,時而傷感,時而恬靜···
我想,這些就是好繪本帶給我們比「所謂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如何讀繪本?
挑好了繪本就相當於巧婦有了米,但是,為什麼還有很多家長說孩子不愛看英文繪本呢?
這裡我很想說的是用高壓鍋煲湯的人無法稱得上「巧婦」。「巧婦」煲湯不僅要考慮用什麼鍋來煲湯,什麼火候,什麼時間,加什麼料,都十分講究。這樣煲出來的湯,才會最美味!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愛上英文繪本閱讀,我們就要成為「巧婦」,而不能偷懶。
其實,也只要兩點就可以了:親子共讀,親子共玩!
1.親子共讀
繪本買回來不是給孩子自己讀的,而是需要親子共讀的!
市面上很多「機器人」、點讀筆、APP都可以實現輔助孩子閱讀的功能。
然而,這無法替代親子共讀。
機器是單向輸入的,而孩子需要的是雙向互動的交流,本質上說,是情感的互通。
這裡我說明下,不是完全不能用這些設備,適當使用完全沒問題,但絕對不能用此來替代親子共讀!因為這些冰冷的設備無法幫你真正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很多媽媽可能會說,我英語發音不太好,不如機器標準怎麼辦?
關於發音問題,我就說兩點:
第一,即使英美國家的父母,也一樣帶有口音的。你中文還不標準呢,怎麼不擔心讀中文繪本影響孩子?
第二,自己花點時間提升自己,科學輔以音頻、動畫片、外教等方式,完全可以解決。
2.親子共玩
接下來重點說下親子共玩。
親子閱讀的過程絕對不是嚴肅、正襟危坐的狀態。對於低幼的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認為英文繪本閱讀是一件「累人」的事,TA也一定會覺得很累;
如果你覺得是一個有趣的過程,好玩的體驗,TA也一定會覺得有意思!
簡單分享幾個我們親子英文閱讀中的玩法:
唱唱跳跳嗨起來
低幼繪本里有很多韻律節奏感非常強的兒歌繪本,比如 the wheels on the bus,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結合兒歌一起唱起來。
這類兒歌繪本,生活中也很容易應景,帶娃去做公交車時,隨時可以唱~!
Row Row Row Your Boat 這本書我們小時候讀完,還經常在睡覺前用相應的這首歌來做搖籃曲···
還有這本書 Dry Bones 書中介紹的是骨架的結構和名稱,但不僅不生硬、不恐怖,反而是相當的可愛,而且音樂超級動感!
打開這音樂,簡直不要太嗨!每次我們一言不合就唱起來,跳起來!
戲精上身演起來
跟娃兒一起讀繪本的時候,會發現每本繪本都是一齣戲啊!像這本 Go Away Mr Wolf!我們不知道演繹了多少遍!
還有 FIVE Little MONKEYS 系列,真的是不要太歡樂了!
好玩的繪本太多了!
如果時間充裕,就陪孩子一起來演繹,孩子保證每天拉著你讀繪本!
如果時間不是很多,那麼,在讀繪本的時候,也請聲情並茂地讀,而不是平鋪直敘地念,孩子會敏感地捕捉到你的情緒,從而影響他對這件事的興趣。
原創開唱編起來
有用才會有趣!
比如 Eric Carle (艾瑞·卡爾)的經典作品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繪本中不斷重複「···, what do you see? I see···looking at me.」對於孩子來說很容易掌握,因此,當我們結合生活原創起來,孩子的興趣度就非常高!
我們經常在家裡看到什麼,就說唱什麼:
Red car, Red car,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white cup looking at me.
White cup, White cup,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green ball looking at me.
Green ball, Green ball, What do you see?
I see a scary monster looking at me.
···
像這樣,我們接龍一人一句地,天馬行空地隨便說,Eric就會特別歡樂!
手工遊戲做起來
當然,手工遊戲是繪本拓展的常見方式,也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方式。
比如,我們在讀跟變色龍相關的繪本時,就會一起做變色龍的手工,或者是遊戲。
讀小雞相關的繪本時,就會做這樣小雞破殼而出的手工。
萬聖節時,一起共讀相關主題的繪本,聽兒歌,製作「怪物」,都會讓娃兒樂此不疲~!
當然,還可以結合手指畫、線畫、橡皮泥等等,根據繪本主題進行拓展玩起來!
其實還有其他很多方式,今天就先聊這麼多哈!
最 後
估計看到這裡,也許有媽媽會說:讀個繪本也搞得這麼麻煩?太難了吧。
在這裡,我想分享這句話給你,「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因為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如此富有,想必你也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