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閱讀,只愛玩?」語文老師來支招:3個技巧,一個都不能少

2019-11-30     讀書郎教育科技


坊間都說:不愛閱讀的孩子,將成為潛在的差生。

為什麼呢?

很多家長可能都知道,這兩年,中小學陸續使用「部編本」的語文教材。語文課程改革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今語文和語文閱讀在中考和高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

各地相繼增加語文中考總分,有些地方甚至加了30分。並且在語文考試中,對課文內容的考察也越來越深入。

就拿今年的高考語文捲來說,閱讀占比近90%,很多題目答案都沒有辦法從教材中直接獲取。如果還是像以前那樣,只知道死記硬背,而不是深度閱讀,如何能夠提高語文的鑑賞能力和解題能力呢?如果沒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和閱讀能力,很難做到融會貫通。

還沒有重視課外閱讀的孩子,將會越來越吃力!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放言:「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編輯高中語文教材的曹文軒也曾說:「新的語文教材要對教師學生有制約作用,比如文章後提供書目。這個書目不是可看可不看,你必須看,因為要與教師的語文教學和學生的評估直接掛鉤,所以你想不看都不可以。」

所以才有人戲言:得閱讀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

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會閱讀才能更好地思考,那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據有多年從教經驗的語文老師總結,這些技巧將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趕緊和小郎一起看看吧!

第一,從小培養閱讀的好習慣。

閱讀習慣最好是從小開始培養。

怎麼說呢?早些年,有個諾貝爾得獎者在一次公開場合中回答記者的問題:請問,您在哪所學校學到了最重要的東西?

這位諾獎獲得者回答說,在幼兒園。

記者又問他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

他說:在幼兒園,我學到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做錯事要道歉、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這是一生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

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早期教育很重要,很多好的習慣,從小就可以培養。

因為孩子的習慣都是一天一天累積而成。閱讀習慣更是如此。

有一個培養了5個博士,1個碩士的鄉村醫生蔡笑晚,也同樣非常重視早期教育。主持人魯豫稱他為「博士老爹」。連崔永元也向他請教培養孩子的「秘方」。

「讀書要趁早」,當他的大兒子還在襁褓中,他就開始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手指點孩子的下巴,點幾下,就說幾;拍孩子的手數數。最後孩子8個月大學會發音時就能從1念到5,一歲多就認識10以內的數字,孩子兩歲半後學簡單的加減運算;他每天早上都要放英語和日語廣播,沒想到孩子們漸漸對外語產生了興趣。 

閱讀習慣同樣如此,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小時候不培養,等到長大後再去培養,就有點困難了。如果孩子一旦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看書是會上癮的,到時候自己都會主動找書看呢!

第二、提供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

想要孩子愛上閱讀,閱讀的環境也很重要。

如果有空的話,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在那裡,每天都有很多孩子在那裡認真看書,看書的氛圍是比較濃厚的。

而且圖書館每周還會有各種各樣好玩的閱讀活動,家長可以帶孩子一起去參加,和小朋友們一起體驗閱讀的快樂。

如果是在家的話,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適合閱讀的閱讀角,適當地根據他的興趣選擇書籍。在這裡,孩子可以安安靜靜地讀自己喜歡的書,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閱讀變成一件輕鬆舒適的消遣活動。

這裡是一個屬於他的小世界。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不要總是要求孩子去閱讀,家長最好也一起閱讀。孩子的模仿能力都很強,如果知道父母也愛讀書,長期下來,耳濡目染,肯定也會跟著父母一起看書。孩子最喜歡和父母做一樣的事情了。

想像一下,每天晚上或者周末,一家人其樂融融地聚在一起,看著各自喜歡的書,那個畫面是不是很溫馨呢?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可以抽出固定的時間給孩子講故事,讓他們知道書里的世界是很神奇的。

家長千萬不要一邊看手機,一邊命令孩子:今天一定要看完那本書。這樣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大人都不願意看書,這書肯定沒啥意思。還不如玩手機玩遊戲呢!反正不看書,長大了還不是想幹嘛就幹嘛!

第三、制定閱讀三部曲計劃

世界上的書太多了,肯定是看不完的。盲目閱讀,就像漂在茫茫大海的船,走得越遠越會迷失方向。

建議家長給孩子制定一個明確的閱讀計劃:

1、關於書籍。對於給孩子看的書,除了老師要求的那部分,還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挑選一部分書籍。最好是去圖書館借書,也可以去書店買。如果和孩子一起去是最好不過。選書的過程也能讓孩子感受到閱讀是一件很有意義、很有儀式感的親子活動。

2、關於閱讀任務。家長可以根據書的類目和孩子的時間,合理去安排一些閱讀任務。比如,一本書一天看多少頁,一個周看幾本書等等。畢竟閱讀是一種課外拓展,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閱讀就像飯後甜點,不要當成主食來對待。不然孩子一下子也會撐,也會厭煩。

3、關於閱讀效果。成年人閱讀是一定要做筆記的。但是小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可以鼓勵他們將書中的故事用他們理解的話複述出來。這樣可以鍛鍊他們的概括能力、理解表達能力和記憶力,必要的時候還可以給孩子提一些問題,比如,你喜歡這個故事嗎?如果你是主人公的話,你會怎麼做呢?引導孩子去思考,而不是看過就放一邊。家長可以準備一個記錄本,記錄下來孩子進步成長的點滴。等到了一定時候,就可以教孩子做一些讀書筆記了。

4、關於獎勵。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完成多少本書,就能獲得什麼獎勵。可以定一個短期的,長期的目標獎勵。不過不要太難,時間不要太久。不然會失去鼓勵的效果。這樣的話,當孩子達到一定的目標,就能獲得相對應的獎勵。閱讀也就有動力啦!當孩子每取得一定的進步,家長都應及時總結,給與愛的讚美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她的關心。


有時候,閱讀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很多孩子只想玩,不想看書,因為他們還沒有發現閱讀的快樂。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榜樣作用很重要。建議家長在家以身作則,多陪孩子閱讀,一起在知識的海洋里享受生活的美好時光,一起發現閱讀的快樂。

閱讀不易,願家長與孩子一路同行。

相伴成長,快樂學習。

小郎願和您一起陪伴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ycwvm4BMH2_cNUguP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