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裝飛行:極限運動承載飛翔夢想

2020-06-09     航利航空教育

原標題:翼裝飛行:極限運動承載飛翔夢想

航空維修專業者,每天和你分享不一樣的飛機新鮮事!

5月12日,一名女翼裝飛行員在天門山飛行過程中因偏離計劃路線導致失聯,然而傘終究沒有被打開…… 這起事故讓外界對翼裝飛行這項極限運動充滿了猜測和疑問。成為翼裝飛行員需要哪些條件?它的高風險性主要體現在哪裡?又該如何規避這些風險?

翼裝飛行發展史

翼裝飛行被稱為「最危險極限運動」,翼裝飛行員需要身著10千克的特製服裝和裝備,從高處一躍而下, 把自己的身體當作飛機的支架,在飛行的過程中用肢體來掌握滑翔的方向,除了用重力勢能轉化為升力,在飛行過程中,沒有任何其他的動力來源,所以從跳躍滑翔到最後到達臨界高度的開傘,中間容不得任何差錯。20世紀90年代初,翼裝飛行剛剛誕生時,死亡率達到30%。

翼裝飛行發源於歐洲,發展於美國。最早嘗試翼裝飛行的是法國人Franz Reichelt,1912年2月4日, 這位33歲的巴黎裁縫師,做成了類似翼裝的降落裝備,並從艾菲爾鐵塔跳下而意外身亡。1930~1961年之間, 據統計,75名翼裝飛行的先驅者有72人死於翼裝飛行。過高的死亡率也讓美國跳傘協會禁止跳傘活動中使用飛行翼裝。直到1987年,德國跳傘運動員Christoph Aarns在對翼裝的研究中取得巨大突破,提高了飛行穩定性,美國跳傘協會才取消禁止翼裝飛行的禁令。

隨著翼裝飛行技術和設備的成熟,翼裝飛行也進入了商業化時代。1999年, 鳥人翼裝公司(Birdman) 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翼裝製造公司。其設計的Classic翼裝是第一款為普通跳傘運動員提供的翼裝。

早前翼裝飛行的愛好者都在國外聚集,而國內並沒有這項運動,直到美國翼裝飛行員傑布·克里斯的出現。2011年9月24日,傑布·克里斯成功挑戰人類飛行極限,以220千米/時的飛行速度,穿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張家界天門洞。他的這一跳,將翼裝飛行帶入了中國。

2018年被稱作國內翼裝飛行發展的元年。2017年底,中國人於音完成翼裝飛越喜馬拉雅山的挑戰,2017年9月,在張家界天門山舉辦的翼裝飛行世錦賽上,張樹鵬在移動穿靶項目獲得亞軍,創造了亞洲人在此項賽事中的最佳成績。

中國「翼裝俠」張樹鵬。

翼裝飛行的高風險

翼裝飛行是指跳傘運動員身著翼裝,從高樓、高塔、懸崖、大橋、飛機、熱氣球等目標上跳下,進行無動力飛行並且在規定高度打開降落傘返回地面的運動。

翼裝飛行這項運動是從跳傘運動逐漸演變來的,其原理類似,本質上都是利用空氣氣流和氣壓差,產生一定升力,從而帶動滑行。不同的是, 降落傘是懸浮於頭頂,需要飛行者拉動傘繩來操控,而翼裝則將飛行者本身變成了一個飛行器。飛行的時候所有空中的動作,都可以通過調整身體姿態來完成,包括加速、減速、轉彎等。現在最好的裝備的滑翔比已經接近1:4,就是下降1米的同時可以向前滑翔4米。

翼裝飛行服,由富有韌性和張力的尼龍材料製成。翼裝最為重要的部分是衝壓式膨脹氣囊。當飛行者在空中降落時,空氣迅速進入氣囊,使得翼裝充滿氣體,進而產生浮力。飛行者憑藉浮力,在空中利用身體的移動來控制飛行的高低和方向。除此之外, 飛行者還要戴一個特製的頭盔。這個頭盔裡面設有2個GPS定位器,可以通過眼鏡右下角的小螢幕第一時間告訴飛行者的速度和滑行率。此前的翼裝裝備都比較簡易,科技含量較低。眼下最新的翼裝設計,羽翼在腳部之間及手臂下方都連結著翅膜。

根據起跳基點的不同,翼裝飛行可分為高空翼裝飛行和低空翼裝飛行。高空翼裝飛行通常是以4200米高度的飛機上起跳,飛行者身攜主傘和副傘兩個降落傘系統,最終預備著陸時,打開降落傘的高度基本上是在1000米左右。

低空翼裝飛行的起跳點則不固定,可以是懸崖、大橋、超高建築, 也可以是直升機,不過低空翼裝飛行者需攜低空飛行裝備,只使用一個降落傘,並且開傘高度也很低,低至離地150米高度。同時,由於場景的多樣與複雜,飛行航線中最有可能遇到的風險是航線偏離和突遇障礙物,因此難度和門檻要遠高於高空翼裝飛行。

翼裝飛行如何規避風險

據估計,近年來年均低空翼裝飛行次數逾1000次,每年因低空翼裝飛行、低空跳傘或相關原因身亡的愛好者約有10~20人。另據跳傘數據網站BFL統計, 從1981年至2020年1月,在低空跳傘和翼裝飛行中共有383人死亡。

在進行一次翼裝飛行前,飛行者要確保的是所攜裝備齊全、功能正常。低空翼裝飛行裝備主要包括合適的翼裝飛行服、降落傘、預裝飛行服務、頭盔、輔助設備如高度表、GPS對講機等。高空翼裝飛行在此基礎上,除增加了額外的備用傘,還配備一個高度警報器。飛行者一般將設定好的警報器放在頭盔里,一旦到了需要注意的不可控高度,警報器會鳴響,以起到提醒作用。

其次的重中之重,是遵循一套科學、嚴格的訓練體系。國際通行的翼裝飛行訓練,從高空到低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進階式過程。規範的教學體系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會跳傘,取得跳傘執照;第二階段是進行至少200次的高空跳傘,才能獲得學習高空翼裝飛行的資格;第三階段是具備足夠的高空翼裝飛行經驗,一般要求為100~500次高空翼裝飛行, 各教學機構規定次數有所不同;第四階段是低空跳傘100次,並且需要在橋上或熱氣球上練習翼裝飛行起跳動作,直到熟練掌握起跳動作時,才具有低空翼裝飛行的練習資格。

翼裝飛行不僅僅是危險性很高, 而且這項運動的成本並不低,翼裝飛行的裝備包括了降落傘、頭盔、高度表等必備的裝備,一套完整的設備大概也價格不斐。翼裝飛行仍屬小眾運動,據不完全統計,國際上進行過高空翼裝飛行的人數不超過1000人, 在中國,目前有跳傘證的不到兩千人, 其中玩翼裝飛行的不會超過50人, 是「小眾里的小眾」。

目前,國內只有北京、天津、蘇州、杭州千島湖、廣東陽江、羅定、海南博鰲等地有跳傘基地,可以開展相應活動。

來源:中國航空報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頭條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dnknHIBfGB4SiUwwQ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