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孤獨」嗎?|或許我們都誤解「孤獨」了

2019-11-27     聆雲心理

聽到「孤獨」兩個字,你會想起什麼?

一個人?害怕?恐懼?很多人覺得孤獨=獨處,但其實你在人群中也會感到孤獨,根據定義:

「孤獨是一種你「無法得到周圍人的真正理解,並且你無法與之產生有意義關聯的感受。」

孤立可能是產生孤獨的一個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由 BBC 執行的 「孤獨實驗」在線調查,可能會推翻你對孤獨的既定印象!這份調查由英國三所大學的學者與英國惠康博物館共同設計,最後參與調查的人來自世界各國、總計有 5.5 萬名的樣本數。

誤解一:

老人比較孤獨?並沒有!

根據 BBC 的調查,不同年齡層的孤獨感落差大,不過感受最強烈的是介於 16 至 24 歲的人,有 40%的人說經常、總是感到孤獨。

BBC 指出有可能是年輕人比較願意承認孤獨,年長者則會想要刻意表現得獨立,但被問到在人生哪個階段感到孤獨時,年長者回憶起來也幾乎都回答是青壯年時期。

或許是因為年輕本身雖然自由自在,但也充滿各式各樣的過渡期,例如離家、上大學、找工作,這個階段也還在摸索自己、找尋定位。年輕的時候也尚未習慣孤獨的感覺,或是還沒有找到應對的方法。

誤解二:

孤獨的人社交技能不差,而且更有同理心

經常感到孤獨的人,在感受他人情緒上跟一般人差不多,但神經敏感的程度不同,所以他們其實不是不懂社交,而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社交場合帶來的焦慮。

而在同理心的程度上,BBC 的調查包括了兩種同理心。

一種是對生理疼痛,例如別人不小心被門夾到了手;另一種是社會疼痛例如被霸凌、沒被邀請參加派對。

調查結果顯示,無論孤獨感多強,人們對生理疼痛的同理心並沒有差別。不過時常感到孤獨的人整體對社會疼痛的同理心更強,可能是因為他們有體會過被排除在外的感覺,所以更能同理類似處境的人。

誤解三:

冬天比較孤獨?

講到孤獨你會想到什麼季節?應該大多數人都會回答冬天!但 BBC 詢問人們在一年和一天之中何時最孤獨,超過三分之二的都說冬天並不比其他季節嚴重,例如夏天,如果人人都去度假了,你就可能感到被遺落了。所以我們一年四季,都該注意自己或關心一下別人是不是感到孤獨了呢?

誤解四:

孤獨感有害嗎?

我們比較熟悉的說法是孤獨感有可能增加抑鬱的風險,這點已獲得證實,但 BBC 的調查結果顯示有 41%的人認為孤獨有積極作用。

神經學家 John Cacioppo 是研究孤獨的專家,他也認為孤獨是人類進化的產物,雖然不愉快但可能有功用:「人類通過團隊合作才存活下來,如果感到遭到了團隊的排斥,孤獨感可能會驅使他們與人聯繫,找尋新朋友或重拾舊情誼。」

不過還是要注意,長時間的孤獨已經被證實對健康有害,要時時注意自己的狀態,若發現你是因為孤獨而不快樂,John Cacioppo 用3個步驟教大家如何減輕孤獨感:

1. 辨識(recognize)——辨識出那些孤獨的信號,不要拒絕/否認這樣的感受;

2. 理解(understand)——理解這樣的感受對你的大腦、身體、行為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3. 回應(respond)——回應這個感受,例如理解朋友重質不重量,就算你的知己只有一位,都已經足夠讓你不會覺得孤單。

孤獨沒那麼可怕,你應該好好認識它

不要忽略上述 3 步驟中一開始的「辨識」,這其實是最難的步驟,因為我們總是不太願意承認正在感到孤獨,畢竟孤獨已經被污名化了,總是與失敗者、邊緣人划上等號,即便這樣的感覺其實比我們想像的還更常出現。

「永遠不知道孤獨為何物的人其實很危險。」加州大學創造力心理學專家 Gregory Feist 這樣說。

「如果沒有偶爾獨處的經歷,就不可能內省、認識自我、並完全放鬆。另外,性格內向者的朋友較少,但友誼卻更為牢固,從而帶來更大的幸福感。」

與其勉強自己四處參加無聊的聚會,讓自己在人群中孤獨,還不如和少數幾個朋友建立深厚的友誼,並且學會享受獨處/孤獨的時光。


-end-

這裡是聆雲心理

我們不僅分享貼近生活與工作的心理學知識

還提供專業的在線心理諮詢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Rtftm4BMH2_cNUgz7u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