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聽到這樣的對話:
「我好像感冒了……」
「吃點維生素C吧……」
「我長了口腔潰瘍……」
「吃點維生素C吧……」
「我嘴唇裂了……」
「吃點維生素C吧……」
你也許不知道它還能防癌抗癌
如何攝取維生素C更能發揮積極的功效呢?
來聽一聽
河南省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科一病區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高啟龍博士
怎麼說
維生素C原來有這麼多用處
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廣泛存在於水果、蔬菜中。維生素C具有重要的生物學作用,包括抗氧化作用,改善鐵、鈣、葉酸的利用,促進類固醇代謝,清除自由基等。
足夠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製造膠原蛋白。膠原蛋白不僅可以幫助傷口癒合,也可以給身體許多部位,比如肌腱、韌帶、骨骼、牙齒和血管,提供結構支撐。抗氧化劑可以幫助穩定體內那些傷害DNA、細胞膜及細胞的自由基,從而幫助預防因細胞損傷而引起的慢性病甚至癌症。同時,抗氧化劑可以幫助身體的免疫系統預防炎症。
長期維生素C缺乏引起的營養缺乏病稱壞血病,臨床上典型的表現為牙齦腫脹、出血,皮膚淤點、淤斑,以及全身廣泛出血為特徵。
維生素C的生理作用:
1 抗氧化作用
如促進鐵的吸收、還原葉酸為有生物活性的四氫葉酸、防治巨幼細胞性貧血、抵禦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氧化、清除自由基、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防止及延緩維生素A、E的氧化等。
2 提高機體免疫力
維生素C目前最主要的作用為提高機體免疫力。維生素C能夠促進T細胞和NK 細胞的增殖,並影響其細胞功能。機制包括:白細胞的吞噬功能依賴於血漿維生素C的水平;維生素C能通過抗氧化作用促進抗體形成。許多研究證明,維生素C可以阻斷致癌物N-亞硝基化合物合成,預防癌症。
3 羥化作用
維生素C參與機體多種重要物質代謝過程;參與膠原蛋白合成;參與促進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等等。
4 解毒作用
體內補充大劑量維生素C對某些毒物如重金屬離子鋅、鉛、汞、鎢、鎘、苯、細菌毒素、砷及某些藥物具有解毒作用。
維生素C與慢性病:
1 維生素C與心血管疾病
維生素C能降低血壓,它的缺乏會導致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新的研究顯示,血液中從水果和蔬菜中攝入的維生素C含量高與心血管疾病以及早逝風險降低有關。
2 維生素C與中風
其實80%的中風屬於缺血性中風,並且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現象息息相關。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可以預防中風的理論已經得到了肯定。
3 維生素C與高血壓
高血壓已被公認為是引起許多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經過一些專門分析血漿維生素C水平的研究發現,血漿維生素C的水平通常與血壓成反比。
4 維生素C與老人痴呆症
一些觀察性研究發現,其實血漿維生素C水平與認知功能障礙相關,維生素C可以降低患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
5 維生素C與白內障
晶狀體中維生素C的缺乏會加劇白內障的病情。一些研究發現,提高膳食及血液中維生素C含量可以幫助降低白內障形成的風險。
6 維生素C與痛風
痛風是由於血液中含有過高的尿酸而引起,增加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的攝入也可以預防以及治療痛風。
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維生素C攝入量與多種癌症的死亡率呈負相關,高維生素C攝入量可降低胃癌、食管癌、肺癌、宮頸癌、胰腺癌等發病風險。
1 一些觀察性研究發現,提高維生素C的攝取量可以降低患胃癌的風險。通過實驗證明,維生素C確實可以阻斷致癌物N-亞硝基化合物合成,從而降低胃癌風險。
2 對於結腸癌,因為從膳食中攝取足量的維生素C的同時,還會攝入大量纖維素,可以適度地降低患結腸癌的風險。2015年底,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高劑量的維生素C可以殺滅常見致癌突變的結腸癌細胞。
3 通過臨床試驗證實, 800-1000倍的維生素C可以改變鐵代謝,誘導活性氧的產生,致使癌細胞內特異性DNA損傷引起細胞死亡,達到有效治療癌症的作用。
4 實驗還證實,維生素C可以調節造血幹細胞功能和影響白血病的形成,促進細胞的凋亡,控制血液腫瘤發生和逆轉白血病。維生素C幫助維持造血幹細胞的持續正常分化,一旦缺乏,將減少各種血細胞數量,引起造血功能下降,全身輸氧和免疫機能受損,將增加血液癌變幾率。
5 維生素C與部分化療藥有協同作用,如三氧化二砷、吉西他濱、茶多酚等。維生素C的氧化形式DHA可降低多柔比星、甲氨蝶呤和順鉑等對白血病和淋巴瘤細胞30%-70%的細胞毒效應。
餐桌上的維C高手
人體內不能合成維生素C,所以食物是它最好的來源,而且僅靠食物中的攝取量就能滿足我們每天的需求。
在蔬菜中,綠葉蔬菜、辣椒、苦瓜、豆角、菠菜、土豆、大白菜、韭菜、西紅柿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水果中,冬棗、草莓、柑橘、山楂、檸檬、獼猴桃、沙棘和刺梨等維生素C含量較多。另外,在動物的內臟中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C。但果蔬中的維生素C在久貯、鹼性、過咸或高溫的環境都易被破壞,所以,果蔬生吃最好。
哪些食物是維生素C的隱形大戶?蘋果、檸檬並非最優選擇。每100克中,蘋果維生素C含量僅為4毫克,桃為7毫克。檸檬的含量為22毫克,但其口感較酸,往往只用幾片來泡水喝,這樣能攝入維生素C的量就很有限。甜椒、酸棗、鮮棗(冬棗)等都是隱藏的維生素C大戶。尤其是鮮棗,口感脆嫩、味道甘甜,在常見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遙遙領先。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每天應攝入100毫克維生素C;想達到預防慢性病的效果,推薦攝入200毫克。多項營養流行病學研究表明,一定的血漿維生素C水平有益於預防冠心病、中風、癌症以及不同原因的死亡。人體每日攝入200mg維生素C,血漿維生素C濃度接近飽和,達到70umol/L。
高啟龍博士提到,現在很多人生活習慣不規律,常吃一些速食快餐,長期如此可能會出現維生素C缺乏的症狀。如何有效補充維生素C?多吃蔬菜水果當然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果蔬中的維生素C不穩定,在烹飪界有很多天敵,遇到鹼、熱、光、氧等很大一部分被破壞,所剩無幾了。維生素C片劑應在避光陰涼處保存,以防止變質失效。
維生素C剋星一覽:
1號剋星:水
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的維生素,處於水溶液狀態時,更易流失。清洗蔬菜時,維生素C會從切口隨水流失;焯燙蔬菜時,會溶解於水中造成損失等。
2號剋星:鹼
維生素C在酸性環境下穩定,而遇到鹼性容易被破壞。不只小蘇打,我們日常烹調用的自來水通常也是鹼性的,這些「鹼」都會影響食物中的維生素C。
3號剋星:熱
維生素C很怕熱,在焯、蒸、炒、煎、炸等烹調方式下,蔬菜中的維生素C都會有所損失。高溫長時間加熱,維生素C損失更多。
4號剋星:光線
研究發現,食品暴露於光照下維生素C會損失。烹調原料儲存時或烹調後要儘量避免日光照射,放入冰箱內冷藏保存效果更好。
5號剋星:鹽
烹飪時加入食鹽,會導致蔬菜中維生素C被部分破壞;且加鹽越多,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越大。鹽形成的高滲溶液使細胞中的維生素C析出,進而發生氧化。
6號剋星:氧氣
維生素C接觸到氧氣會發生氧化反應。許多蔬果一旦切開暴露在空氣中,維生素C立刻會被被氧化。
怎樣烹飪才能留住本該被你吃掉的維生素C?
1 流水沖洗
烹調蔬菜時先洗後切,儘量用流水快速沖洗,不要在水中長時間浸泡,切後馬上烹調,焯燙時儘量保持蔬菜完整。
2 嘗試生吃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能生吃的儘量生吃,比如水果、洋蔥、生菜等。但腸胃功能不太好,就要避免生吃。
3 急火快炒
相對於蒸和燙漂,油炒對菜心、生菜和芥菜的維生素C保留率最高。急火快炒能夠縮短菜肴成熟時間,從而降低營養素的損失。另外蔥、姜、蒜有很強的抗氧化性,有利於延緩並減少維生素C的破壞。
4 適量加醋
烹調菜肴時適當加點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還可以防止維生素C遭到破壞,如炒土豆絲或豆芽時最好加點醋。
5 晚點放鹽
加鹽時間不同,影響也不一樣,先加鹽會使維生素C滲出量增多,損失更大。最好菜快出鍋時再加鹽,對保存維生素C有益。
不同人群需求量也有差異
如果抗壞血酸長期缺乏,會引起壞血病的發生。早期表現為疲勞、倦怠、牙齦出血、傷口癒合緩慢等,嚴重時可出現內臟出血而危及生命。成年人中壞血病較少見,但限制飲食或長期又不吃果蔬者,常會導致維生素C缺乏病。
這些原因也會導致維生素C缺乏:
1 攝入不足
食物中缺乏新鮮蔬菜、水果,或在食物加工過程中處理不當使維生素C破壞等情況導致維生素C供應不足。
2 需求量增加
新陳代謝率增高時,維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感染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嚴重創傷等維生素C需要量增加,若食物所供應的維生素C不能滿足機體的特殊需求,則可導致維生素C缺乏。
3 吸收障礙
慢性消化功能紊亂,長期腹瀉、嚴重外傷患者等可致吸收減少。
4 藥物影晌
某些藥物對維生素C的代謝有一定的影響,如雌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四環素、降鈣素、阿司匹林等可影響機體維生素C的代謝,從而導致維生素C缺乏。另外,酗酒、偏食者也容易發生維生素C缺乏。
人體雖不能合成維生素C,但機體攝取外源性維生素C後,在體內能保持一定量的儲存,故即使完全缺乏維生素C供應,亦需經歷一段時間才出現維生素C缺乏的症狀。我國成人維生素C的可耐受最高劑量為2000毫克/天。
維生素C補充製劑也有服用禁忌:
1 腎功能較差的人不宜多服維生素C。若長期超劑量服用維生素C有可能引起胃酸過多、胃液反流,甚至導致泌尿系統結石。
2 大量服用維生素C後不可突然停藥,否則會引起戒斷反應,使症狀加重或復發。建議長期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的患者,在停藥時宜逐步減量至停藥。
3 維生素C不宜與異煙肼、氨茶鹼、鏈黴素、青黴素及磺胺類藥物合用。否則,會使上述藥物療效降低或失效。
4 維生素C對維生素A有破壞作用。尤其是大量服用維生素C時,會促進體內維生素A和葉酸的排泄。
維生素C的毒性很小,但過量服用仍能產生一些副作用。過去認為長期服用維生素C可以通過尿液排出體外,但近幾年發現大量服用本品有毒副作用,且並不少見。過量服用可引起腹瀉、皮疹、胃液反流,有時尚可見泌尿繫結石、尿內草酸鹽與尿酸鹽排出增多、深靜脈血栓形成、血管內溶血或凝血等,有時可導致白細胞吞噬能力降低。每日用量超過5g時,可導致溶血,重者可致命。
我們不可誤解為維生素C服用是多多益善的,切記不能服用過量。維生素類藥物主要用於防治維生素缺乏症以及某些疾病的輔助治療,對於不缺乏維生素的患者,服用維生素並無意義。所以,除了作為輔助治療外,維生素C補充劑不宜長期服用。
每天能保證充足的蔬菜水果才是最好的,單一補充某種維生素並不能把營養價值發揮到最大。最後,高啟龍博士提醒您,防癌是一項「系統工程」,仍然要建立在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之上,合理膳食、均衡營養、保證食物的多樣化,堅持運動,才能有助於防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RHESm8BMH2_cNUg7H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