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雞毛信 || 今晨,特朗普再下狠手!香港會否失去國際一線城市的地位?

2020-06-01     價值線傳媒

原標題:股市雞毛信 || 今晨,特朗普再下狠手!香港會否失去國際一線城市的地位?

來源|價值線

編輯|木一 海榮

親愛的A股投資者:

今晨,特朗普召開記者發布會,公開宣布對中國的「懲罰」措施!

1、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將制裁相關香港與大陸官員。

2、終止跟世界衛生組織(WHO)之間的關係,並指責WHO是中國的傀儡。

記者會只持續了10分鐘左右,在記者會召開進行中,美股一度急轉下跌,不過,之後美股三大股指迅速反彈,A50也跳漲翻紅,而離岸人民幣一度大漲超400點。

特朗普這次10分鐘的講話真的如市場普遍認為的那樣——沒有新意、老生常談麼?

5月的交易結束了,今年快過去了一半。問投資者個扎心的問題,你們賺錢了嗎? 都說五窮六絕七翻身,5月窮過了,希望6月是絕地反擊,而不是絕望。

請看《股市雞毛信》正文

價值線編輯部

5月30日

A

今晨,特朗普對香港動手了!

北京時間今天(5月30日)凌晨3點左右,特朗普召開記者會,公開宣布對中國的「懲罰」措施:

1、將展開程序,取消給予香港的特別待遇,其中包括其有別於中國內地的「單獨關稅區地位」和旅遊地位;還將「制裁有損香港自治」的官員;暫停被認定為有損美國國家安全的中國人入境;要求金融工作小組研究中國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的上市行為,等等。

2、宣布終止跟世界衛生組織(WHO)之間的關係,並指責WHO是中國的傀儡。

特朗普在宣布上述兩大決定之前,曾在美國當地時間一大早,在「推特」上發布了只有「CHINA」一個單詞的推文,不僅叫板中國,也暗示將有大事發生。

記者會只持續了10分鐘左右,在記者會召開中,美股一度急轉下跌,不過,之後美股三大股指隨後迅速反彈,道瓊斯工業指數急拉400點,收穫早盤失地,可謂一波三折,納斯達克指數收盤上漲1.29%,收盤點位再次刷新底部反彈以來新高。A50也跳漲翻紅,而離岸人民幣一度大漲超400點。

路透認為:美國撤銷香港的「特殊地位」,將導致超過1300家美國企業在香港的業務運行出現問題,這包括幾乎所有主要的美國金融企業。此外,美國國務院在2018年公布稱,有8.5萬名美國公民居住在香港。

華爾街日報認為:雖然美國不能直接控制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但美方之前對韓國、法國和黎巴嫩金融機構與被制裁方的交易進行過處罰,彰顯了對美元系統的廣泛影響力。美國認定香港不再擁有高度自治,標誌著中國國際金融業務受到擠壓的開始,而中國沒有對等的報復能力。

CNN認為:這一變化也將阻止大量美元流入內地,個人或企業也將更難透過HK把資金帶到境外,並迫使國際出口商重新考慮是留在香港還是搬到新加坡。此舉也將使內地公司更難以以較低的關稅出口貨品到美國。

特朗普開始講話時語氣非常嚴厲,市場原本認為特朗普可能撕毀與中國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重新加征更多關稅,但他避開了「核選擇」。隨著他的講話繼續,情況變得很清楚,所採取的行動沒有像最初擔心的那麼嚴厲。

特朗普這次10分鐘的講話真的如市場普遍認為的那樣——沒有新意、老生常談麼?價值線研究院認為並非如此。

我們歸納了一下,這次特朗普講話主要包括下面幾點內容:

1、將終止我們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關係,理由是世衛組織未能完成美國要求的改革。

2、將開啟取消特別行政區特別待遇的程序,例如作為獨立關稅區和旅遊區的特惠待遇,也會涉及引渡協議等。

3、將採取必要措施制裁直接或間接參與破壞香港自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香港官員。

4、成立金融工作小組,研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行為。

5、對有智慧財產權盜竊嫌疑的來美研究生和學者拒發籤證。

B

香港會否失去國際一線城市的地位?

之前,有經濟學者擔心,失去了美國特殊對待的香港,很可能會失去國際一線城市的地位和競爭力?變成像深圳那樣的國內領先的一線城市。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者吳靖日前分析說,如果美國最終不顧自身損失,單方面取消了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會將主要表現在貿易和金融兩方面。由於近年來經過香港的轉口貿易份額在中國對外貿易中逐漸下降,因此,一旦這一不利情況真的發生,金融方面的衝擊將大於貿易方面的損失。

長期來看,香港一直是國際資本流入中國的重要門戶。在中國內地全年所獲得的1250億美元的外地直接投資中,990億是通過香港流入,占總外商投資額的80%。由於中國內地金融體系還未完全開放,因此,香港對中國內地而言,最重要是其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

吳靖認為,如果美國真的把香港視為是中國一個國內領先的一線城市了,它可以限制某些公司來港或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並對香港的資金流入和流出實行一定管制。更長遠來看,失去美國認可的獨立關稅地位的香港,可能對跨國公司變得不再那麼具有吸引力,從而影響到它對投資和貿易的吸納,並最終在一定程度上傷及中國經濟。

那麼,取消香港特別關稅地位的影響到底都多大?

據小林宏觀報道,香港基本沒有加工業,絕大部分是轉口貿易,所以這個決定影響最大的是中國轉口香港再轉口美國的這條線。特朗普做出取消特別關稅地位的決定,對中國的影響大概是總出口金額的1%左右,對分品類的影響也是圍繞出口需求的1%波動,類似一個小型貿易戰,大約相當於2000億美元那次衝擊威力的十分之一。整體心理影響大於實質影響。

下面列一些數字,能大概估算出這個決定的影響量級。數據採樣自WITS,時間段是2018年,一些關鍵點如下:

1. 香港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轉口港),占中國出口金額的12.15%, 3030億美元;美國是19.23%,4797億美元。

2. 美國是香港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占香港出口額的8%。大體可以估算從中國出口到香港再出口到美國是12.15%*8%=0.96%。這大約1%的出口是今晨公布取消關稅地位實際的出口影響量。

3. 拿紡織服裝舉例,中國總出口量是2665億美元,中國直接出口到美國的量是459億美元(17%),中國出口到香港的量是119億美元(4.49%),香港出口到美國的量是50億美元左右。所以今天晚上如果出了利空,影響量級大概在紡織服裝總出口金額的1.8%-4.5%之間(50/2665-119/2665)。4.5%的極值是考慮全部出口香港的紡織服裝只出口美國,因為考慮到19年中美貿易戰以後有一定的國內訂單通過這種方式繞開美國關稅,所以18年的數據可能有所低估,但無論如何總的影響不會超過紡織服裝品類出口量的4.5%。

4. 拿塑料和橡膠類別舉例,中國總出口量是1028億美元,中國直接出口到美國是221億美元(21.56%),中國出口到香港43億美元(4.21%),香港出口到美國5.9億美元。所以今晨出的利空,影響量級大概在該品類出口金額的0.2%-4.21%之間。最大極值的考慮如第3條。

綜上來看,價值線研究院認為:

首先,我們要明白了的是,這次特朗普的講話並不是一個事件的結束,而更像是一個大事件的開端,就像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3月,邱吉爾發表一個「鐵幕」演說,但估計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成了「冷戰」開始的標誌,並持續了40多年。所以特朗普這次講話雖然市場短期內表現似乎解讀偏樂觀,但作為投資者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和準備,要聽其言觀其行,持續跟蹤中美的關係變化,觀察市場的真實影響,不應急於做一時的判斷。

其次,對內地也是隔山打牛,香港除了是廣為人知的金融、貿易窗口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高科技產品引進。西方很多高科技產品對華是禁止出口的,但是香港可以,所以過去很多新技術、新產品是以香港的名義去買,這也間接促進中國科技水平進步的原因之一。加上這次對人才交流的限制和之前對華為為首的科技類公司的打擊,美國試圖全面壓制中國科技發展的決心已經徹底暴露。

作為投資者,我們也應該對手中的股票作一個全面的評估,如果未來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你手中的資產和標的是否會受到衝擊?

C

5月股市盤點:

食品飲料領漲

申通地鐵成「漲幅王

過去的5月份,外圍股市多數明顯上漲,而A股卻陷入了震盪走勢。滬市基本在2800-2900區間來回拉鋸。雖說指數不鬧騰,但個股卻是熱鬧非凡,既有8天就能翻倍的申通地鐵,也有跌到面臨退市的盛運環保和*ST美都。而上市即巔峰的中國石油,卻一直走在創新低的路上……

全球股市:

俄羅斯最牛,香港最熊

從全球股市來看,俄羅斯RTS漲幅達到10.38%。德國DAX和日經225漲幅超過8%。美國三大股指漲幅超過4%。A股三大股指中,創業板指漲幅最高,為0.83%,而滬指小幅下跌0.27%。恒生指數跌幅最大,為6.83%。

行業:

食品飲料領漲

通信最差

行業方面,5月份食品飲料表現最亮眼,行業指數上漲9.88%。其次是輕工製造和休閒服務,漲幅分別為7.05%和6.74%。

相反,通信行業表現最差,5月份下跌5.87%。其次是非銀金融和建築裝飾,本月跌幅分別為4.62%和4.25%。

個股:

申通地鐵成「漲幅王」

退市銳電跌幅最大

個股方面,在剔除年內上市新股後,蹭上EDA(一種廣泛應用的晶片設計軟體)概念的申通地鐵以144.98%的漲幅,成為5月「漲幅王」。漲幅前十的其他公司,不少也是話題性十足,省廣集團可能成為抖音出海的核心代理;夢潔股份蹭上了「帶貨一姐」薇婭;江淮汽車被大眾相中了。

相反,跌幅前十公司中,處在退市整理期的退市銳電跌幅最大,為70.77%。不僅如此,其中的神霧環保保、*ST美都已經觸及面退條件(連續20天跌破面值),而盛運環保和ST天寶也可以確定將觸發麵退條件。

D

「六絕魔咒」會否靈驗

「五窮六絕七翻身」,今年A股「五窮」並未靈驗,「六絕」會有嗎?

先來看下歷史數據,Wind數據顯示,2010年-2019年十年間,A股上證指數平均跌幅為3.62%,其中5年間實現上漲。深證成指平均跌幅為3.47%,其中4年實現上漲。

2010年-2019年歷年6月主要指數走勢

從10年A股六月走勢看,往往會出現極端下跌走勢,但大多出現在2010年-2015年間,而近幾年僅有2018年出現大幅下跌走勢。

價值線研究院認為,近期要密切關注兩個重要變量!

第一個變量:中概股回流或加速!

5月29日午間,據港交所文件,網易已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與此同時,彭博社消息稱,京東也已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且通過上市聆訊。隨後,網易創始人、CEO丁磊發布致全體股東書,表示網易正準備在港二次上市。

中概股回流早已有之,目前伴隨國際市場的變化,回流似呈加速之勢。5月初,中芯國際已經宣布回歸A股,而如今,美國資本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周末特朗普講話中對中概股磨刀霍霍的味道也十分濃厚,預計未來中概股回流將進一步加速!

第二個變量:IPO加速!

「兩會」剛剛閉幕,IPO就開始加速。

本周IPO批文增加到4家,而上周才1家;而下周IPO上會家數從上周的11家增加到18家。

此外,創業板改革啟動也有了一個月,擬上市企業都在加速備戰註冊制IPO申請。上交所和深交所對潛在上市公司的資源的爭奪也將進入白熱化,速度和效率也將成為一個重要的比拼因素。投行人士表示,預計深交所6月就會開始受理創業板IPO申請材料,IPO進一步加速也是大機率的事情!

綜合以上兩點,其實就是市場的供給端將繼續增加,同時優質的供給也將增加!

這對過去的市場的影響的一個集中體現就是St板塊為首的垃圾股和殼資源標的的持續下跌,St板塊2015年以來一直是持續的下跌,並且在2017年後加速,很多股票跌的只剩下過去的零頭,仍然止不住跌勢,而今年,從高點到低點整體又跌掉了25%。

價值線研究院認為殼資源和垃圾股的暴跌還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隨著優質供給的不斷增加,市場的資金對手中股票註定將更加挑剔!

5月市場的極端分化行情,催生出「何時迎來千元科技股」和「買茅台等於買黃金」兩大口號,這代表了當下市場最賺錢的兩大方向:科技成長和A股稀缺資源(行業龍頭),口號能否成真,取決於兩個賺錢方向如何演繹。

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不光要規避垃圾股,即便是績優股和白馬股,也要做到優中擇優,優中還要擇價!畢竟很多優質的標的價格也開始變得不便宜,很多具有成長性的標的也過早透支了未來太多年的業績,比如今年和5月一直強勢的電商直播板板塊,其高速的成長性是其持續走強的主要原因,但巨大的泡沫也隨之而來,而只要有泡沫,就一定會有破滅的時候。

連結一

周末重要財經信息匯總

1、上交所:適時推出科創板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

5月29日訊,上交所就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於資本市場的建議回應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東以非公開轉讓和配售方式減持股份實施細則》已結束公開徵求意見,正根據徵求意見抓緊推進規則落地和業務方案落實。加大股權激勵制度的適應性,大幅提升科創公司對人才的吸引力;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保證市場的流動性,從而保證價格發現功能的正常實現

2、國常會:根據需要適時推出必要新舉措,穩住經濟基本盤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分工,要求狠抓政策和工作落實,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會議強調,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抓緊做好紓困和激發市場活力的規模性政策實施,該撥的錢儘快下撥、該發的債加快發行、該出的配套措施抓緊出。

3、國資委進一步明確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實踐規範

國資委印發《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工作指引》。《指引》對股權激勵計劃中的激勵方式、激勵對象範圍、權益授予數量、授予價格、時間安排、激勵收益等的內涵要義、政策規定、操作規範進行詳細闡釋。

4、康泰生物實控人天價離婚:分割逾235億元市值股份

A股史上最貴「分手費」!康泰生物公告,因解除婚姻關係並進行財產分割,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杜偉民擬將1.61億股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23.99%)分割過戶至YUAN LIPING(袁莉萍)女士名下,袁莉萍承諾不謀求公司實際控制權。

5、A股首隻主動退市股回來了,ST國重裝6月8日重新上市

ST國重裝5月29日晚公告,公司股票將於6月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重新上市交易。重新上市首日,公司股票價格不設漲跌幅限制。這意味著,A股第一隻主動退市股——ST國重裝,歷經5年涅槃,終於又回來了。

連結二

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長武超則:

下半年科技股的彈性會非常好

5月26日,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新財富白金分析師武超則參與了銀華基金主辦的「全球變局時代的投資機遇與挑戰」的直播對話,以上是價值線研究院精選的武超則最精彩觀點。

一、在供應鏈分工可能發生變化的挑戰面前關注市場本身的牽引!

中國市場最大吸引力是(它本身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我們有全球最大的消費網際網路和將來產業網際網路的需求,支撐科技增長的一個底層,就是要有人來買單。 另外一方面,我們供應鏈的完整性還可以。 從這點上來講,除了整機之外,現在的集成商和再往上游的元器件,尤其在光通信,包括消費電子產業鏈,我們也有很多可圈可點的科技型企業。 長期來看,我們也還要去思考再往上游的,比如說半導體的設備材料的自研問題。

二、未來10年一定會有大量像BAT這樣量級新科技龍頭產生,今年的投資視野應該轉向應用端

第一點,不要把估值放在看科技股的第一位,不是因為看到這個東西很便宜,所以去買它,而是看到這個東西未來可能會成長5倍、10倍,甚至有更高的增長我才去買一個成長股。 所以看未來5~10年的技術演進過程中,5G也好,包括新基建裡面的雲計算,比如說數據中心,其實是一個技術創新新周期的開始,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說未來10年一定會有大量的新科技龍頭產生,BAT這樣量級的公司。

第二點,我們看在細分的維度中,比如說以今年的相對中周期或者短維度來看,哪些板塊或者哪些細分行業可能會更有看點?從這點來看,我們的視野應該要更多的轉向應用。 因為今年大量的商用已經開始了,比如像物聯網、車聯網,包括工業物聯網細分的場景更加逐步地展開了,這可能是今年的投資重點。 另外一個方面,雲計算其實也是新基建的第二大類重點。

三、下半年科技股的彈性還是會非常好,醫藥某種程度和科技有共同點

下半年科技股的彈性還是會非常好。 因為疫情對雲計算、5G其實都是一個推動,加速了它的節奏,所以如果從彈性的角度,從恢復性來講,尤其是這種產能在全球有需求的,可能下半年三四季度彈性會非常好。 但是涉及到具體板塊還要再細分,因為有的板塊一季度漲了很多,你可能要考慮估值的問題。

醫藥和TMT的共同點:一、醫藥股也有成長屬性,這點跟TMT行業是非常像的,比如前期巨大的研發投入,如果現在沒有投入,可能就沒有未來的成長。二、有巨大的不確定性也,比如創新藥的一期二期研發下來,科技股到最後可能留下來的公司也是少數,所以這種不確定性也是相似的。三、就是未來回報潛在的巨大彈性。 比如過去10年,美股前十大市值的公司,大概70%是科技股,比如谷歌、亞馬遜、微軟,AWS業務在過去10年,每年收入增長30%左右,當然你會看到它的整個股價復合增長也是翻了10倍。

四、科技股最重要的還是看技術創新本身,「贏家通吃」在科技行業非常顯著

科技股跟消費股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技術疊代是非常快的。比如茅台,白酒的配方可能100年不會變,所以它有百年老店。 但科技股基本上是「三個月河東三個月河西」,它的技術疊代是非常快的,有時候就上錯了車,及時下車可能更重要。 因為那個時代技術可能就過去了,所以我反覆強調,看科技股最重要的還是技術創新本身。

美股過去10年的發展,最大的進步就是,科技股裂變為了無數多個小行業,而且接下來,我覺這種分化還在加劇。 因為比2015年牛市的時候,行業基本面已經有巨大的分化了,一線和二線的差距,沒有一個行業會比科技行業拉的更開,因為贏家通吃在這個行業是非常顯著的。 所以,第一點是行業和技術趨勢,第二點是行業內部產業鏈的分化,第三點我覺得還是要回到競爭結構本身,找出競爭格局或者商業模式最好的公司。

五、科技股的泡沫化還談不上,板塊的估值需要看各個細分領域

科技股到底有沒有泡沫? 行業還是得拆開看。電子和通信行業,動態的估值在40倍上下;計算機在40倍以上,傳媒動態估值大概在25倍左右,近三年的低點在2018年四季度,是一個相對估值最低的階段。 現在階段大概比那個階段總體上移了30%左右,但跟2015年泡沫化的階段相比,差距很大。2015年,基本上所有的都在80-100倍區間,另外一個維度的數據,看200億市值以上的這幾個板塊龍頭公司的動態估值,相比於過去5年的估值泡沫期,基本上大概有6折左右。 所以直觀看,泡沫化還談不上,而沒有泡沫就不會出現當時在2016年以後的那種斷崖式下跌。

反過來講,它貴不貴? 還是要看細分的板塊,泛泛的講整個科技可能意思不大。 覺得還是會分化,比如半導體板塊確實比較貴,包括今年一季度計算機裡面,像雲SARS,其實也漲了很多,所以現在估值都是看PS了,可能都不看PE了。 但是反過來看,其實還有很多很便宜的板塊,比如通信行業裡面的光通信、通信設備,大概都在30倍左右,光纖光纜大概20倍左右,其實它行業趨勢在好轉,看邊際的變化也很明顯,這個位置我覺得還是ok的。 再說傳媒行業,接下來是應用的大年。最近像遊戲類的公司,它的絕對估值也很便宜,漲完以後現在也才20多倍,何況它本身還在增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0ywbnIBiuFnsJQVEn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