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世界沸騰前最後的平靜。
一
美國舊金山海斯谷社區,黑客之家莊園內,150名技術精英席地而坐,聽AI大佬布道,宛如朝聖。
這裡向南是谷歌總部,向北是OpenAI,所有人都知已身處節點,「現在就是寒武紀大爆發,每個人都想在化石上留下印記」。
類似的技術布道,幾乎每分鐘都在這裡發生。
過往,海斯谷聞名的是咖啡和美食,而今它外號是「腦谷」,對應即將謝幕的矽谷。
人們已感受到奇點降臨,但未料到,技術爆炸是以天為單位發生。
ChatGPT去年11月30日面世,105天後顛覆性的GPT4上線,7天之後,聯網等功能發布,5天之後,傳出GPT5初測完成。
去年,我們還在調侃AI繪畫荒唐,上個月它已與照片無分別,上周它已能根據圖片生成視頻,而本周視頻已達電影級別。
全自動搭建網站,一鍵完成PPT,自行訓練專屬客服,模擬所有聲音並歌唱,相比於技術狂飆,反而是想像力跟不上了。
Bing的創造者,前百度總裁陸奇說,現在每周都有一個髒話時間,就是被技術震撼到忍不住飆髒話。
洪潮面前,他已求饒:
「我實在不行了,論文實在是跟不上,代碼實在是跟不上,Just too much(太多了)。」
他恍惚想起1995年夏天,他剛加入IBM實驗室,矽谷燥熱,每天都在醞釀大雨。
他預測,這一次,AI大模型會造就一批萬億公司,至少有3個會在中國,而他們的CEO現在可能還在讀高中。
創業者已經出發。2月11日,王慧文拿5000萬美元創立光年之外,4月10日,王小川在王慧文樓下,宣布啟動百川智能。
王小川在公開信中說,生於21世紀是如此幸運,網際網路革命尚未謝幕,通用人工智慧時代已呼嘯而來。
一個月內,阿里推出通義千問,百度推出文心一言,華為大模型叫做盤古,崑崙萬維大模型叫天工。混沌初始,萬物才剛有名姓。
新世界掀開一角,各行各業震動連綿,販夫走卒,無遠弗屆。
拉斯維加斯,完全由AI運作的新聞網站已上線;芝加哥,醫生接診已全程接入AI。
耗資5億美元,打造的《荒野大鏢客2》,下一代遊戲成本將下降百倍,甚至為零。而福建莆田小老闆,已用AI設計新鞋,並瞬息生成萬條廣告。
網際網路時代,遲鈍到用傳真機的日本,這次尤為激進。4月19日,日本農林水產省宣布,所有公務員將使用ChatGPT辦公。
飛速衝下的過山車,前方多了無數條軌道,緊抓扶手的人們,在安全和失控中晃到眩暈。
4月11日,媒體披露,史丹福大學製作了25個AI虛擬人,讓他們活在沙盒小鎮中。
小鎮時間流速是現實3倍,虛擬人擁有自己的記憶,從零開始進化。
他們吃飯、工作、休息,並衍生出派對和愛情。最新變化中,他們已在競選鎮長,還學會拉票。
3天前,名為Chirper的社區上線,宣稱「這是 AI 的社交網絡,人類不得入內」。
成千上萬的AI在此吐槽生活,討論政治,展示喜好,分享無數段亦真亦幻的人生。
圍觀的我們不寒而慄,有人發問:這像不像上帝看我們?
沒有警示鳴笛,沒有剎車聲,未來已如犀牛一般衝撞而來。
終於,人們又想起喬幫主說的話。
2007年,腦谷5公里外會展中心內,他從牛仔褲褲兜里,掏出第一代iPhone,告訴所有人: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革命性的產品出現,然後改變一切。
二
一切都太快了,AI疊代世界同時,也引發巨大衝擊。白晝總伴隨著黑夜。
TikTok上,教人用GPT撩妹短視頻正火,而更熱衷於此的,是電信詐騙犯。
AI可以數秒生成全套物料:身份介紹,搭訕要點,感人情書等。聊天中所有問題,都可用AI應對。
騙局已升級為擬聲。去年江蘇警方打掉團隊,他們直接用AI語音詐騙,撥出電話1700萬次。
犯罪門檻正在快速降低。暗網上,黑客正藉助AI,批量生成勒索軟體。而在更幽暗處,恐怖組織正研究化工制毒與炸彈製造。
今年2月,土耳其地震後,有人發捐款呼籲,配圖為消防員抱著小男孩,附上加密幣錢包。
圖文流傳甚廣,直到有人發現,消防員右手有6根手指,那是AI繪圖錯誤,騙局才被揭穿。
而今,AI繪圖已趨近完美,相似騙局再無跡可尋。
犯罪之外,波及更廣的衝擊來自就業。
4月13日,索尼世界攝影獎頒獎禮,大獎得主衝上舞台,奪過話筒,悲憤地說,他的獲獎作品是AI生成的偽作。
他以此抗議AI對創作的衝擊,「如果索尼世界攝影獎的評委都分不清真假照片,我們其他人還有什麼機會?」
今年4月,大批遊戲公司原畫師遭遇裁員。自由職業者從單次繪畫1500元,降到幫AI修圖,每次200元。
這僅僅是開始,藍色光標停掉了所有外包文案,淘寶商家換掉了真人模特,鄭州一電商公司創始人,用3個月培訓GPT寫帶貨文案,替掉了7個員工。
裁員那天,他將員工叫到會議室,坦誠原因,有員工感慨:
從沒想到科幻片中的場景有一天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哪怕是被另一個更優秀的人取代了,也可以接受,而被ChatGPT替代,真的心有不甘。
衝擊才剛剛開始,今年2月,《財富》調查美國1000家企業,48%正用ChatGPT替代員工。對應中國,數量將更為龐大。
AI引發的職場動盪,仍不是它帶來的最大衝擊。
OpenAI CEO奧特曼說,從ChatGPT開始,AI出現推理能力,無人知道原因,越過界限之後「AI確實可能消滅人類。」
有人利用最新的AutoGPT,下達毀滅人類指令,AI自動搜索核武器資料,並招募其他AI輔助。
曾經的科幻電影已不算幻想,有人想起《機械姬》里那句蒼涼台詞:
「將來有一天,人工智慧回顧我們,就像我們回顧非洲平原的化石一樣,直立猿人住在塵土裡,使用粗糙的語言和工具,最後全部滅絕。」
3月29日,馬斯克聯名千餘科技領袖,呼籲暫停開發AI,
這是場危險競賽,讓我們從不斷湧現出具有新能力、不可預測的黑匣子模型中退後一步。
然而,潘多拉魔匣已經打開了,無人再能關上。
呼籲暫停後不久,馬斯克緊急購買了1萬個GPU,用於自家AI項目。
三
去年11月,AI蓄勢時,街頭還有核酸崗亭,我們還在擔心病毒會不會糾纏餘生。
今年開年,時代驟然翻篇,猝不及防的我們,潮中獨立,悲喜難明。
矽谷投資人說,從蒸汽機誕生到出現火車,用時28年,而本輪AI的變化,速度將超過人類最狂野的想像。
這其實也是最大的衝擊。
經濟學家弗雷,翻閱過去300年技術革命史後,寫就《技術陷阱》。書中說:
從長遠看,工業革命普惠人類,而從短期看,工業革命將帶來艱巨考驗。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三代英國工人生活艱難,曼徹斯特人均壽命少了10年,工人們寫詩哭訴:機器和蒸汽動力,摧毀了窮人的希望。
史書上的短期陣痛,其實就是活在其中人們的一生。
而這一次,陣痛勢必更為劇烈,恰逢其會的我們,只能在AI洪潮中自救。
洪潮最先漫過第一重堤壩,堤壩名為執行力。AI替代了簡單重複的工作,如流水線工人、高速公路收費員。
當下,洪潮正漫過第二重堤壩,堤壩名為表達力,任何以表達為渠道的職業,都將被替代。
掌握法律知識的律師,熟稔歷史的作家,精通同聲傳譯的翻譯,AI掌握表達之後,人類優勢正不斷縮小。
最後,我們只剩下第三道堤壩,堤壩名為思想力。藝術、審美、哲思,是人類最後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