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花豹公民」,偶爾吃吃人

2020-08-02   國家地理中文網

原標題:印度的「花豹公民」,偶爾吃吃人

「在 印度大都市孟買市中心,

桑賈伊·甘地(Sanjay Gandhi)國家公園裡,

我們坐在公園邊緣的小路一側,

等待著花豹出現。」

這裡,

是人與花豹共同生存的地方。

等到整座城市沉睡,

花豹便會溜進大街小巷,

捕食獵物。

雖然很少見,

但它們也會吃人。

在紅外相機的閃光燈和孟買城區的燈光照耀下,一頭花豹在印度桑賈伊·甘地(Sanjay Gandhi)國家公園邊緣悄悄走過。

一個周日夜晚,

一個兩歲的小男孩Sai Mandlik

被花豹拖走了

——這已經是久納爾地區(Junnar)

兩周內發生的第三起花豹吃人事件。

花豹必須要學著與人類共同生存,

人類也一樣。

(※久納爾Junnar,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Pune縣的一個城鎮)

本圖攝影:FRANS LANTING,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撰文:RICHARD CONNIFF

攝影:STEVE WINTER

本圖攝影:Beverly Joubert

在印度,

人們對於花豹的容忍度普遍偏高

因此,

這裡是擁擠世界裡真正的 生存測試場

而且可能還是一個典範。

在孟買桑賈伊·甘地國家公園及周圍

生活著大約35頭花豹。

環伺四周的

人口密度為紐約兩倍的城市。

沒有因人類的存在而卻步——

花豹反而在這裡興旺繁盛起來。

南非薩比森保護區(Sabi Sand Reserve)里的一頭母花豹把獵物拖到樹上,妥善保護。雖然體型不大,但花豹能獵殺比自己大幾倍的動物。

當地人對於花豹

始終保持一種 複雜心態

一方面,

人們 欣賞、崇尚花豹;

另一方面,

人們也 畏懼它們,

花豹可能會吃家畜、傷人

——甚至將一位60歲的老太太肢解。

而有一些人

射殺、誘捕、毒害、弔死花豹,

甚至把煤油潑在困住的花豹身上,

扔一根火柴,

平靜地拍攝花豹在火焰中扭動身體,

看它們慢慢死去。

這裡的人和豹在對待對方的時候,

都展現出極兇殘的一面。

孟買居民散步的小路上常有花豹出沒。

然而,

花豹已經與我們形影難離

——它們別無選擇。

人類不斷擴張

蠶食著花豹的棲息地。

在許多地方,

花豹僅存的生存空間

都與人類毗鄰。

2012年7月,印度西孟加拉邦的森林守衛們正在慌忙應對花豹襲人事件。這頭大貓攻擊了6人之後才被制服。

圖源:AFP/GETTY IMAGES

人類對花豹的恐懼,

雖然源於花豹傷人事件,

但其實在印度,

死於文明社會的人數

比死於荒野的人數多得多。

花豹殺人事件屢見報端,

部分原因在於這類事件恰恰並不常見,

也在於它能 觸動人類靈魂深處原始的東西

在明亮的燈光下聚集成群,有助於增加居民們天黑後在戶外活動的安全感。

在鄉村地區,

當花豹襲擊事件發生時,

它們往往像可怕的海浪一樣

成群結隊而來。

這不僅令人疑惑:

即便是在 孟買這樣的大城市

花豹都能與人類和平共處。

為什麼反而在 鄉村地區

卻多發突然而猛烈的襲擊事件呢?

印度北部的科比特(Corbett)國家公園裡,野生動物部門的官員發現這頭花豹被誘捕陷阱困住。印度全國有703個保護區和13億人口,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在所難免。

研究者們發現:

鄉村的人們曾經在花豹襲人之後,

集中捕捉並集體放生到其他地方。

而在重新安置這些花豹之後,

該地區的花豹襲人事件 增加了325%

而其中致命案件的比例則 翻了一番

南非薩比森狩獵保護區(Sabi Sand game reserve)與村莊、放牧牲畜的田地之間有一道圍牆。一頭六七個月大的小花豹正沿著圍牆走著。

因此,

針對周圍居民的講座

也開始宣傳更加宏觀的觀點:

在附近看到花豹並不構成「衝突」。

當地的花豹並非「迷途動物」或「入侵者」

——它們是當地居民。

花豹並非我們想的那樣嗜血。

某種程度上講,它們挺通情理的。

研究人員解釋道。

南非希德堡(Cederberg)荒原的一台紅外相機拍到了這頭好望角小花豹沉穩的凝視。儘管這裡生活的花豹種群並非單獨的亞種,但在山地生活的它們的體型比熱帶草原上的同類要小一些。

然而,

這種觀點並不那麼容易被人接受。

居民們依然畏懼花豹;

林業部門的巡邏員們迫於各方的壓力,

還是會布置陷阱,

給人們營造出已經採取措施、

已經安全的假象;

被當作替罪羊的「問題」花豹

依然會被關進「救援」機構。

信仰基督教的祖魯人在南非德班附近舉行的一場儀式。這類儀式對昂貴豹皮的需求驅使著偷獵行為。環保組織Panthera推動使用人造毛皮,幫助保護野生貓科動物。

人與花豹的關係,

是一個混亂而又困難的問題。

研究人員說,

這是一段共享空間的歷史」,

甚至稱之為 「同吃共住」

而在這不可避免的尷尬相處過程中,

花豹與人類都會竭力避免衝突。

由於獵物眾多,加上幾乎不存在競爭者,斯里蘭卡雅拉(Yala)國家公園裡的花豹數量眾多。隨著旅遊者發展,許多人們湧來觀看這種日夜遊盪的動物。

找到人與花豹和諧共生的辦法,

不知道還需要多久。

可能慢慢地,

印度人與花豹共生的經驗,

不再是「超凡脫俗的例外」,

而更像是——

為人類不久後的生活方式所做的鋪墊。

在一座俯瞰孟買城的山丘上,一個人造的水坑吸引了桑賈伊·甘地國家公園裡的一頭花豹。

購買美國《國家地理》中文版

《華夏地理》8月新刊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