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年」鐘聲敲響之際,回望下2019年那些令人記憶深刻的項目。
我們梳理出了這一年裡的十個樓盤,有的以美學制勝,有的以功能勝出。它們的共同點是,又把杭州這座城市的「產品力」向前推進了一小步。
·外立面·
外立面的進步是最為肉眼可見的。人們路過這些項目身邊,千言萬語不過一句由衷讚嘆「這房子真好看」。
當然這背後,是設計思路的一再更新。
﹡杭州大家丨重新定義窗框﹡
今年年初第一次開盤以來,這個單價近5W/㎡,大量房源總價超過700W的項目,一共經歷了三次開盤,三次都搖號,9月份最後一批售罄清盤,銷售期不過三個季度。
我們更應該關注,或者說現在更多能看到的,是杭州大家的外立面一截一截向上生長。每上升一層,就會多看到一段精心刻畫的立面——
杭州大家窗框細節圖
數個寬窄不一的平面與曲面,交織刻畫出窗框的「金邊」;修長而豎向排列的鋁板,為整個建築增加了挺拔向上的美感。前者出於低調而複雜的儀式感,後者出於對鋁板材料特性的定義和尊重。
﹡仁恆濱江園丨木紋鋁板﹡
在產品主義至上的杭州,作為金字塔尖的「頂豪」,仁恆濱江園背負了非常沉重的期待感,甚至還有責任感——仁恆初進杭州時,就憑著前灣國際社區在一片空白的蕭山科技城站穩腳跟,到了豪宅林立的南星橋,會怎麼推動住宅產業的進步?
仁恆濱江園木紋鋁板細節
仁恆出了一招細節:木紋鋁板。立面依舊是大規模的鋁板,依舊極其注重整體的美觀,但它的窗框鋁板,換成了木紋。在材質的穩定性之上,最大程度削減了金屬所帶來的冰冷質感,而是表現出一種溫暖的木質體驗。
看過木紋鋁板的溫潤之後,你可以細細品味這個項目:中庭、泳池和整體園區理念……但那一框溫潤的木紋,一定是第一個讓人記住的。
﹡古翠隱秀丨大師與住宅﹡
杭州的建築不乏大師之作,從良渚博物院,到剛剛定下方案的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很多名字我們都不陌生,大衛·奇普菲爾德、磯崎新、赫爾佐格和德梅隆……但是它們,都在公共建築里。
上一回大師出現在住宅領域,是新古典建築的鼻祖羅伯特·斯特恩設計的萬科·大都會79號,已經矗立在未來的城市封面江河匯流區。
古翠隱秀是又一個,SCDA的創始人曾仕干先生負責了外立面的設計,所以我們能看到它已經露出來的外立面——居然遠遠美過了效果圖;也能想像它建成後,極為亮眼的場面。
古翠隱秀外立面實景
·中式合院·
不管是否願意承認,中式合院已經成為開發商「比拼」能力的一把標尺,各家企業各顯神通。2019年的中式產品,有這些小變化。
﹡九章賦丨明晃晃的中式﹡
九章賦的中式讓人有些驚訝,它的建築本身是非常明亮的,用了大面積的落地玻璃,再加上和高層共同擁有東原的「童夢同享」,和以往中式的靜謐相比,增加的不僅僅是明度,還有活力。
當然了,整個園區對傳統中式的形制、禮序等等,同樣有很精細的講究。入口稱為「車馬院」,園區本身設置了多個小型的公園,每處門頭也都有各自的說法。
它為中式的打造提供的思路是,怎麼把現代生活的便利與活力,同中式的儀式感合二為一。
·宜和江南丨龍鱗黑瓦·
江南壹號院的中式合院,是在申花的宜和園和閒林的網詩園之後,融創再一次在杭州捧出的中式產品。融創叫它「中式當代」,在去除了許多紛繁複雜的元素之後,抽出了中式的「靈魂」。
其實只需要記住一點:它的「龍鱗黑瓦」,又叫「菱形黑瓦」。如果說九章賦把中式變得更「明亮」,那麼宜和江南就藉由菱形瓦,把中式的沉重感削弱了不少。
站在窗口看,會讓人體會到中式「輕盈」起來的妙處。
宜和江南的龍鱗黑瓦
·生活方式·
很多樓盤的廣告,都會把「生活方式」掛在嘴邊,當然很大一部分,都只是漂亮的說辭。
但是2019年,一些房企真正開啟了「生活方式」的全新探索。
﹡天空之城丨TOD﹡
要完全理解這個「立體城市」一般的項目,需要花費不少時間。「蓋上」和「蓋下」的功能區分,地鐵口到家門口的動線打造,各項公共空間的分布,都顯示出這個134萬方的大盤,有著非常複雜的結構。
天空之城模型
商業街、幼兒園、晴雨空間還有住宅本身,如果實在記不住這些,只需要搞清楚一點,在這樣的項目里,幾乎可以不淋一滴雨,實現公共運輸出入;還可以不用離開它,就完成生活的一系列需求;也會把你行走在路上的心理距離,變得更短。
盤如其名,這就是一座屬於業主的城市。這樣的複雜程度,它也許是第一座,但接下來,會有更多。
﹡陶然里丨FOREVER YOUNG﹡
這個項目的最大關鍵詞,是「混齡」,是「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它試圖描繪這樣一副生活圖景,幼兒、年輕人和銀髮族,共同生活在一個社區,甚至一套房子的上下層。
將來的我們,都可以擁有「百歲人生」,60歲只是個數字,更是另一類精彩人生的起點。我們需要同城頤養,需要三代之間互相傳遞的活力,更需要100個陶然里。
銀髮族不會因為「上了年紀」而失去愛與創新的能力,年輕人可以與父母來往更親密,小朋友們更會讓園區充滿歡聲笑語。
這當然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為了做到,陶然里從頭武裝到腳,軟硬體齊上。商業街、幼兒園、頤養中心、360°服務,藍城幾年探索下來的經驗,都在陶然里,集了大成。
畢竟對於這樣的房子,賣出去不是結束,住下來才是開始。
﹡森與海丨大盤﹡
很多年前「良渚文化村」還只是一座邊郊的靜謐之地,正如當下的森與海。現在的良渚文化村度過了自己的二十周歲生日,已經成為中籤率個位數的追夢之地,森與海也接過了搖號的接力棒。
當它還是「美濃小鎮」的時候,並不那麼知名,但現在的時代不一樣了。隨著城市骨架一步又一步地延伸,最大的交通「天塹」也即將被填平;更重要的,作為一個5000畝,可以容納約4萬人的「小鎮」,它把大盤的想像力,又帶回了杭州樓市——畢竟這個市場,連100畝以上的樓盤,都已經不常見了。
大盤要有什麼?系統的規劃,豐富的配套,無敵的山水和能充分留住人的城市感。有些融創·森與海已經有了,有些還在努力補充,但按照融創的規劃,將來,都會有。
·新晉「豪宅開發商」·
說起「豪宅開發商」,杭州本土的綠城、濱江,「上海駕到」的仁恆,都會一下子跳進我們的腦海里,但在2019年,「豪宅開發商」名單里,又多了兩位新成員,做出了不同於以往的作品。
﹡黃龍雲起丨「翻身」之作﹡
中海在杭州豪宅市場並沒證明過自己,這是這家建造過無數世界級地標的頭部房企的一場「意外」。現在的中海,在努力填補這個「意外」。
所以有了黃龍雲起。先是拿下了文教區核心的「寶地」,隨後做出了一個以後不拆的示範區,無論是外部顏值還是內部細節都體現出了用心,又把它對於戶型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即使在「降配成風」的當下市場,黃龍雲起也在努力維護,甚至增加內部裝修的配置。
老文教區改善群體的「回歸之路」,從此被打開。雖然對它最後成型的面貌,目前還無從判斷,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能忽視一個頭部房企願意用心並動用它的優質資源,做好一個項目的可能性。
﹡鳳起錢潮丨「押寶」杭州﹡
安徽置地·鳳起錢潮的開發商,在杭州的知曉程度沒那麼高,但它卻幾乎把「大半身家」都押在了杭州。鳳起錢潮是「杭州地價第四貴」,樓麵價就達到4.3W/㎡,這只是其一,還有安徽置地拿下的翠苑、之江等地塊,都總價不菲。
在極其嚴格的限價下,許多項目「放過了自己」,利潤優先考慮。江河匯流區里的鳳起錢潮,沒有。
既然已經重倉杭州,只能以產品為最大的立足點。所以我們在項目里,看到了厚重的石材外立面和大面積玻璃組合的嘗試,看到了儀式感十足的單元大堂和電梯廳,看到了與眾不同的客廳「拱形」吊頂,也看到了這家開發商在配置和美學上的各項殫精竭慮。
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我們挑出了這十個樓盤,都有產品力上的「小進步」,有些已經售罄,有些征程初啟。
2020年,會怎樣?不管如何,2020年總是站在2019年的基礎之上。
「產品主義」的杭州,產品自己能說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zKrXW8BMH2_cNUgvGX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