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一批90後站在了三十而立的坎上。
那其中,就有我和我老公。於是在年初,我們就立下一個flag,改善住房。
面積要換大,地鐵要離得近,周邊配套也得豐富點,最好還是個品牌開發商。
於是,年後疫情稍緩,中介才剛開門營業時,我就掛牌了唯一住房。最終賣房的價格不高不低,好在成交速度很快。
原本,手裡只有400萬首付款的我 ,置換的目標鎖定在江南岸的丹楓四季。
但你也知道,丹楓四季有多火,大機率上很難買到。而且,按照我總價700萬的預算,也只能夠得著145㎡的面積段,難度係數又加了一等。
在貨幣大放水的環境下,為了避免踏空,不得已之下我準備了planBCD……給我的焦慮兜個底。
所以,在過去一周,我和D先生踏上了看房之路,陸陸續續看了不同方位的6個樓盤。
Stop 1 . 首開金茂·國樾
怎麼說呢,第一個看國樾,是因為它能夠買得到,至少讓我內心多幾分安全感。類似「搖不到XXX,那還有這個樓盤可以隨便買」。
而且,明年就能交付,對於接下來要租房過度的我來說,還是相當有誘惑力的。
所以,即使與周邊二手房倒掛不多,我也把它作為一個plan。
去的那天是周末下午1點,天有點陰沉,售樓處里的看房人竟然也不少。
銷售介紹了一通沙盤,以及當時能直接買的148-150㎡大戶型,最多的氣力還是花費在介紹周圍的教育資源,特別是馬路對面的文瀾小學。
雖然,現在我們只是二人世界,暫時沒有學區的顧慮,但想著總是了勝於無。哪怕有天出手了,也會有點價格加成吧。
之後,銷售帶我們參觀了兩個樣板間,一個是118㎡,一個是150㎡。
說實話,我覺得國樾的精裝標準真的很對得起它的價格。SMEG、勞芬、高儀……至少堆砌的都是一線品牌,背景牆和牆紙上也沒貼「非交付標準」,竟然還配了冰箱。
看完樣板房後,D先生還是很喜歡118㎡的裝修風格的,得知128㎡的四房也是同款風格時,趕忙問銷售現在還有沒有128㎡可以直接買。
不過可惜的是,銷售告訴我們只有一套2樓的128㎡可以買。好在馬上就會加推2幢高層,有一半戶型是128㎡,但大機率會搖號。
聊得差不多離開售樓處時,不死心的D先生轉悠到了那套二樓的大概位置,看看究竟會不會被遮擋。
Stop 2 . 杭房建發·養雲靜舍
去養雲靜舍前,本來還想去看看同為現房的錦繡公館,但算了下按照現在5萬8的板塊價格,最小的139㎡也要800萬,於是果斷放棄。
養雲靜舍能給我的就是現房+成熟配套,今年年底交付,城西銀泰和5號線萍水街站都在步行很近的範圍內,自住真的超級不錯。
持同樣想法的人很多,到達售樓處時,停車位都滿了,只能違停在路邊,托保安替我們看一眼。
果然,不大的售樓處都擠滿了人,銷售也是人手一組客戶,有種亂糟糟的熱鬧。
我們隔壁一對年輕情侶,衝著現房而來,說是搬個床墊就能在裡面過年。還有個阿叔,說自己是邊上住的,來看看房子好不好,要不要換套住住。
大概是看房的人太多,銷售很快速地講解了沙盤,就直接帶我們去看了園區。
四幢胖瘦迥異的高層,疏朗地排布在小區中,深灰色的外立面基本已經OK,和周圍的房子一比,還是蠻高級的。
不過,傳說中的中式園林,目前也只有大概的雛形,人工湖還在挖。
外部條件無可挑剔,樣板房雖然沒開放,但據了解裝標配置還是不錯的。可我還是猶豫了,倒不是它體量太小,而是與我的預算起了衝突。
按照現在申花5萬4的限價,哪怕不加上現房溢價,139㎡四房也要750萬。如果退一步到129㎡的四房,空間侷促了不說,僅有的這幢房源也會被前面的小區略微遮擋,還不能看到自己小區的景觀,相當可惜。
只是,按照現在的人氣,200多套的房源肯定是很難搖的。可能這種幸福的煩惱,還輪不上我。
Stop 3 . 地鐵萬科·天空之城
從申花一路往西到未來科技城,第一個要看的就是天空之城。
一直以來,我以為天空之城和蔣村隔了條高速,會是艮北和城東新城這樣的阻隔。誰知前一刻還是河濱之城,過了一個橋洞就到了天空之城的地界。
還記得天空之城售樓處剛開放時,看房的汽車隊伍在餘杭塘路上排了好幾百米,不過這個周末停車場倒還有空位。
「叫天空之城,它是要飄麼?」D先生的疑問句,在看到售樓處時就被解答了,因為售樓處就像懸掛在空中,很飄逸。
因為是楊柳郡一家網紅餐廳的常客,所以我們對地鐵上蓋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在看到天空之城的沙盤後,就知道這大概是個放大版的楊柳郡吧。
天空之城戶型雖然跨度大,但接下去要開的風之築組團,是純粹的大戶型,也是離地鐵最近的一個組團,比較適合改善。
起步就是140㎡的高層已經在上個月賣掉,接下去是清一色的156㎡小高層和戶型更大的疊墅。我們夠得著的,當然也就是這兩幢小高層了,據說5月會加推。
「能不能挑重點講,我還要去趕5點的高鐵!」隔壁的大哥操著濃重的「溫普」,聽說是專程坐高鐵來看房的。
但這已早不是手持現金就能現場豪買的時代,畢竟上一批房源中籤率還不到10%。
有未來科技城和地鐵TOD光環的天空之城,自有它的誘人之處,但我瞟了一眼它的裝標明細後,內心還是有幾分失落的。
Stop 4 . 遠洋·西溪公館
從天空之城到西溪公館的路上,D先生一直在我邊上念叨著,沒有樣板房就沒有感覺,還是國樾舒服。
你看,一個好的樣板房有多重要,能給小白購房者一個具像的空間,而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
沒幾分鐘我們就到達了西溪公館的停車場,角角落落都已塞滿,粗略一數有近200輛車。無奈之下,我們也只能加塞到一輛車後,暫時堵住它的出路。
售樓處是當天看的幾個樓盤中,最有年代感的,也是人氣最爆的。
置業顧問向我們講解時,嗓子已帶了幾分沙啞。
雖然,坊間一直傳言的是2萬8左右的均價,但置業顧問給到我們的價格是3萬出頭,顯然是按照天空之城高層的價格去除精裝後倒推的。
偌大的沙盤前圍滿了人,光是20來種戶型圖,就能捏厚厚一刀。
粗略地看了一下,雖然設計相對舊一些,但好在得房率蠻高的。我們看中了其中一個167㎡的戶型,四房三衛各個開間尺度都不小。
而且算下來總價只要500萬上下,還可以留出一大筆錢自己裝修,甚至能再去搖一些低總價紅盤,拼拼手氣。
最重要的是,按照西溪公館500多套房源開一次盤的節奏,我要買的又是大戶型,中籤的機會還是蠻大的。
Stop 5 . 濱江東原·擁翠府
在周末之後,我又趁著工作日的中午去了市北西看了一道。
看到這裡,應該有不少人好奇為什麼我們能從城北城西,跨越到錢塘江南岸看房,其實是因為我們工作相對彈性,對區域要求並不大。
從濱江區政府附近到擁翠府,雖然紅綠燈不少,但也只開了十幾分鐘,比去濱康路一帶還要快上不少。
剛到擁翠府的售樓處,發現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再仔細一瞧才回憶起這是原來翡翠之星的售樓處。
儘管是工作日的中午,售樓處的購房者還是相當多的,大概是臨近開盤節點了(當時還沒領預售證),畢竟我最多一天接到過3個擁翠府的電話。
37500元/㎡的均價,比一條風情大道之隔的濱江區足足低了1萬。這對投資客和預算有限的濱江剛需來說,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我們的95㎡想買的人比較多點,125㎡上次開盤最後是叫到了800多號。」銷售告訴我,雖然意向客戶眾多,但如果想買大戶型,買到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但對我而言,擁翠府125㎡的戶型,在居住尺度上還是略有欠缺的。特別是在700萬的預算上,還留下了一大截。
Stop 6 . 綠城·桂語聽瀾軒
從地圖上看,桂語聽瀾軒和擁翠府是挨著的,但實際上在路網未成型的市北西,我足足兜了15分鐘,才到達桂語聽瀾軒。
不過,行駛在博奧路上,能深切感受到兩旁的居住氛圍不錯。而這條路上,外立面最靚的樓盤非桂語江南莫屬。
桂語聽瀾軒的售樓處,也就是原來桂語江南的售樓處,即將交付的桂語江南作為售樓處的背景,似乎能想像到桂語聽瀾軒未來的靚麗。
相對隔壁的擁翠府,這裡戶型較小,投資屬性更強,桂語聽瀾軒的103㎡起步的高層,還搭配了疊墅產品,改善基因也更明顯。
不過,桂語聽瀾軒因為不是雙限地,價格上可能會有所突破,按照銷售給到我們的口徑,是4萬左右。
而它的三幢高層,可能會一次性在四五月份推出,想買到只有一次機會,難度係數應該也不低。
結尾
對我來說,這六個樓盤雖是丹楓四季的後備,事實上卻也是各自板塊的紅盤。
而且,按照丹楓四季5-6月首開的節奏,其中不少樓盤的開盤節奏都早於它。
比如,擁翠府早就在前兩天領出預售證,賣完這三幢就清盤了。桂語聽瀾軒的3幢高層,4-5月份一推出也沒機會了;
如果錯過預計5月要推的天空之城156㎡,可能後面的組團就不會這麼純粹了,交付也會晚上不少;
現房交付的養雲靜舍,也是一把all in錯過不再的系列,很有可能撞期丹楓四季。
如果等丹楓四季清盤,可能這些樓盤也早已收官。
但如果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搖,一旦搖中,那究竟是買下還是放棄呢?棄選後搖號又要暫停3個月,那豈不是又錯過丹楓四季。
真是太糾結了!
當然,還有一個最壞的情況,這些樓盤一個都沒有中,那又該何去何從?繼續搖號,還是被擠壓到二手房市場呢。
在這個不確定的搖號時代,想要一套確定的房子,真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xffU3EBfwtFQPkdmmn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