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你都下單了什麼?
有被網紅帶貨買了後悔的嗎?
下單如打仗,累嗎?
想起喬布斯曾說:「你的時間有限,請不要為別人而活。」而在極簡主義者們的眼中,你的精力有限,請不要為雜物而活。
相比換季打折的滯銷商品,他們更喜歡自己更需要的應季商品;
相比裝飾感十足的家居,他們更喜歡設計感更強的物品。
相比買買買,他們更熱愛整理自己所有的空間——房間、衣櫃、書桌、手提包等等。
在日式整理火遍全球的今天,國內有一位極簡生活主義踐行者,他多年來致力於推廣適合中國人的極簡生活方式,幫助更多中國家庭擺脫繁雜的事物,他就是三麥。今天,三麥將這套被10萬+粉絲推崇的極簡生活理念,帶給大家。希望你會在從中得到啟發和幫助。
初識極簡:
從日常物品斷舍離入手
——斷,阻斷想要進入自己空間的多餘物品;
——舍,捨棄家中那些原本不屬於這個空間的物品;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讓自己處在一個空閒自在的空間。
上面提到的「斷舍離」剛好對應極簡過程中的三個不同狀態。不過,如果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來看,應該是「舍離斷」才對——當你捨棄的物品達到一定數量之後,才能擺脫對物品的依賴,最終達到極簡的生活狀態。
在物慾泛濫的時期建立合理的消費習慣
物慾不是一件壞事,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花錢時——要最大程度的享受物質,而不是被物質所累。
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的高級學者Glenn Adamson曾提出物商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你感受和理解一件產品的能力,
使用人身上自然存在的「生物尺」,購買適合自己的物品,不被物品所捆綁,建立合理的消費習慣,幸福不應僅僅是從購買物品中獲取。
學習精確化極簡:
先從最小的區域開始
首先,你可以選擇開闢一片乾淨的區域,比如餐桌、床頭櫃或是經常使用的抽屜。餐桌最大也不過 3 平方米左右,床頭櫃最多也就有 3 個格子,而 1 個抽屜裡面,不會存放超過 30 件物品。
學會切斷物品的聯繫:
新物品會召喚更多物品
物品會召喚更多的物品。建議你儘量購買自己「系統」里的東西,避免為了搭配關鍵物品的使用而購入大量物品。即使你覺得自己將來每個星期都會使用一到兩次烤箱,也需要謹慎購買。人總是善變的,仔細思考一下,自己真的每個星期都會用到烤箱嗎?真的能堅持這個習慣嗎?回想你曾經購買的物品就可以了。
情緒極簡:
並非每一種情緒都應該釋放出來
生活中,並不是每一個想法都需要說出來,也並不是每一種情緒都需要釋放出來。有時候,隱藏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要比將它們釋放出來更重要。如何做到情緒極簡?
減少外界信息對自己的干擾。為自己的情緒設立防護區。遠離潛在刺激因素。保持積極的心態,直面生活帶來的磨難。白天少睡覺,晚上少瞎想。
社交極簡:極簡,是選擇性孤獨
你要學會拒絕沒有意義的酒席,學會放棄虛情假意的朋友。這是極簡的你必須要懂得的社交極簡。另外一點,關於愛人,請你一定要真誠地、謹慎地開啟一段新的關係。
時間膠囊置物法:時間會告訴你一切
在物品的取捨上可以參考一個標準:一件物品在一個時間段內是否被使用過。如果沒有,那多半是因為我們根本不需要這件物品。
你可以找到一個儲物櫃或者紙皮箱,把你不知道是否需要極簡的物品放進去,讓時間來給你答案。
如果 12 個月內,你還需要用到這個東西,就打開使用;如果 12 個月後你還絲毫沒有要用到這個物品,那就將之處理。
這個儲存時間可以根據物品的性質調整。比如,替換被褥可以是 24個月,換季衣服可以是 12 個月,其他的生活小物件可以是 6 個月,也可以是 3 個月。
極簡清單分析法:
極簡,理財也理物
我們要分享的極簡方法叫做極簡清單分析法,通過記錄的方式,弄清楚自己擁有物品的數量,然後再根據物品的情況去極簡。
先準備好紙和筆,然後選擇一個想要極簡的區域。我們以衣櫃為例,先把你所有的衣物都翻出來,然後把每一件物品都記錄到本子上,可以用簡單的分類和描述來幫助自己區分它們。分析你的物品,當你發現清單上有 6 條牛仔褲的時候,你就要思考一下,這 6 條牛仔褲是不是都會穿到。你可以利用同樣的方法去分析清單裡面其他的物品。
還想獲得更多關於極簡生活的攻略?推薦你讀讀這本書!
19日下午起,上京東限時搶購——5折封頂疊!滿200-100,數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