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的「膠囊旅館」到中國的「管道房」,一個人的生活也很精緻

2020-01-10     整理生活

老話說,一個人過得好不好,看Ta住的房子就知道。


現今社會,在持續攀升的經濟消費和房價壓力下,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一線城市裡,很多單身貴族不是買不起房子,就是租不起房子,即使租來了單人間,也普遍過得很「不堪」。


日本的「膠囊旅館」


在人口迅速膨脹、居住空間不足的背景下,為了一個人也能過得好,在日本早期就推出了「膠囊旅館」,也稱為"膠囊公寓"、"太空艙酒店"、"格仔旅館"等,是日本極具特色的、充分體現了日本資源節約與空間創意的便捷式旅館。


圖源:林萍在日本

膠囊旅館」的最初設計者是建築家黑川紀章。1979年,新日本觀光株式會社在大阪梅田開辦了首家膠囊旅館——中銀膠囊塔

圖源:林萍在日本

它的外觀造型獨特又酷炫

圖源:林萍在日本


每個房間都是一樣的格局


圖源:林萍在日本

可以依個人需求改變裝潢


圖源:林萍在日本


有的房間整潔清爽


圖源:林萍在日本


有的房間凌亂有個性


但那時候的膠囊旅館,給人的印象更多是擁擠的房間、只能短暫休息過一夜的地方。


現在40年過去了,如今的膠囊旅館已經遍布世界各地,並且進化到你無法想像的地步。


圖源:一起設計


更加貼心的服務,各種層出不窮的設計,讓膠囊旅館成為了人們旅行中時尚、舒適又周到的選擇。

中國的「管道房」


在中國香港,繼「棺材房」、「籠屋」之後,也推出了另一種新式住房——「管道房」。


圖源:有品生活

這種房子就類似於日本的「膠囊公寓」,和傳統的樓房或公寓有很大的差別。


圖源:有品生活


房子的外觀就像是一塊放大型的水泥管,因此被稱為「管道房」。


而一個完整的「管道房」,由兩段高強度混凝土管道拼裝而成。一段是起居空間,另一段是衛浴空間


圖源:有品生活


拼裝完成後,就變成了一個低成本的微型公寓。它的直徑有2.5米,內部空間9.29平米,大小跟「管道」差不多。


圖源:有品生活

雖說這面積並不大,但是內部空間的利用率非常高,從起居到辦公家電一樣不落,可以說是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很適合獨居的年輕人。


圖源:有品生活


打開「管道房」起居空間的玻璃門,就進入到一個可以容納1-2人的小客廳。


圖源:有品生活

一個身材普通範圍內的成年人,在裡面站立時也不必低頭,還能自由伸展雙臂呢。


圖源:有品生活

房內的沙發床和電腦桌都可以摺疊收放,每到晚上,直接展開沙發床下的木板就可以睡覺了。


圖源:有品生活

床頭有冰箱空調微波爐,平時居家可以烹飪一些簡單的速凍食品。


圖源:有品生活

還有小小的簡易衣架,方便掛置一些常穿的當季衣物。


圖源:有品生活

而洗浴空間裡,配置了馬桶淋浴裝置,滿足日常生活需求。


圖源:有品生活

據設計者說,這種房子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像貨櫃一樣,隨機組合擺放

圖源:有品生活

圖源:有品生活


如放在天橋底下


圖源:有品生活

卡在高樓大廈的夾縫之間


一個人的生活也不將就


不管是日本的「膠囊公寓」,還是中國香港的「管道房」,即使家裡的空間再小,一個人也不要將就湊合地過日子



假如下班回家後一看,沙發上堆滿了衣服,襪子、鞋子散落一地,餐桌上亂放著外賣盒、零食袋……如此凌亂不堪,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讓人的心情變得無比煩躁,甚至想逃離。


圖源:慈懷微課堂


其實,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過得很好。選擇將就的,還是精緻的人生,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想要改變混亂的生活狀態,讓生活過得精緻一點,不妨學一下收納整理,還可以適當利用一些工具來規劃和節省空間


回家一入門,隨手在門背後掛上包包、絲巾等物件,才恍然發現,原來被隱藏的空間已經被利用起來了。


走進客廳或臥室,那些沒地方放的衣物、毛絨公仔等,完全可以區分收納在整理箱裡,合上蓋子,防塵收納才更放心。

屋子中間擺放一張實木茶几,它充當了各種角色:茶几、書桌、餐桌……



一條實木的凳子,平常充當床頭櫃,擺上一瓶鮮花就是最好的裝飾。


一張簡單且沒有靠背的,卻非常溫馨,下班回來在上面躺幾分鐘,想著吃什麼晚餐,真愜意!


然後來到廚房,打開櫥櫃,手動一轉,就能從收納盤上迅速找到調味料,烹飪時也會得心應手。


即使是一個人生活,也要好好吃飯,儀式感就從每日的三餐開始!

美味的食物、完美的擺盤效果,仿佛讓生活也變得有滋有味

如此看來,一個人也可以過得不將就,並能慢慢享受到井井有條、不忙不亂、整潔舒適精緻生活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0so28B8wMrh2Li79ss.html